过去的老北京,除了王孙贵胄,绝大多数人家是无法在家里面洗澡的,要想讲究卫生,就得上公共浴池。包括在改革开放前夕,在北京城里,进澡堂子舒服一下就如同现在的进桑拿洗浴中心一样,是享受也是一种大众交流方式。当年的清华池正好在繁华的八面槽,始建于1905年,前身是“小沧浪澡堂”,几经易主,渐渐发展成老北京的老字号“清华池”。
(资料片)当年的清华池正好在繁华的八面槽,始建于1905年,前身是“小沧浪澡堂”,后几经易主,渐渐发展成为北京城家喻户晓的老字号“清华池”。
(资料片)老北京有句老话儿:“出了茶馆进澡堂子”。过去的生活节奏慢,每逢礼拜天,不少的老少爷们儿或者大姑娘媳妇儿,三五邀约在一起,先喝喝茶听听书,然后直奔澡堂子。这是那个时代时髦的一种消遣方式。那里面可以下棋,聊天,理发......甚至还可以住宿。
(资料片)过去大多数人家家里地方小,如果有亲戚朋友来访需要留宿,通常住进胡同旁边的清华池,便宜,泡澡后休息用的躺椅,我记事的时候是每天傍晚到第二天清晨只收两毛八分钱,但是早晨七点前,必须起床走人,人家要做清洁,准备白天开门营业。当然,后来是一路看涨。
、改革开放以后,众多的澡堂子因为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纷纷关张歇业,唯有清华池屹立不倒,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个老字号里著名的修脚和治疗脚病的手艺。这是众多的老北京人心里最痴迷的念想,谁家的老人脚疼,第一反应是先去清华池找师傅瞧瞧。
每年,国外的亲朋好友来京,我都会带他们到清华池来体验一番,中国的文化,不仅美景美食,还包括这些数不清的独特的体验。
每一次,看着他们第一次体验“中国式的按摩”时的那种兴奋和不同于国人的异常激烈的反应时,我都有种很强烈的责任感,我们大中国有多少这种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人们珍视并加以保护啊!我们现在不敢奢望发扬光大,仅仅是保护就需要做多少工作才能让年轻人了解并且接受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