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家乡美丽的照片一帧帧闪现在眼前:乡村之间宽阔的柏油马路、田地之间纵横交错的灌溉管道、村落里一座座漂亮的小别墅、家家户户日益丰盛的餐桌……
可是这些对我们乡村来说,已成为多年前的老照片了,能提现出家乡变化的巨大吗?
转而想写家乡人,为临西县语文教育默默付出的全国特级教师陈宝贵、为临西文学事业持续发展呕心沥血的梁振波、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写作出专辑的耿志洁……
他们的奉献不说家喻户晓,起码相关领域里的人们,已是耳熟能详,口口相颂。
这时候爱人说,你是平凡大地上的一棵小草,为什么总要描述星空的辉煌?关注一下身边的伙伴,不好吗?
于是,她们,走进了我的视野,来到我的笔下。
(一)三妮
三妮,是我的邻居。家里排行老三,三妮是她的大号,以至于我们忘记了她的大名。
三妮姐妹四个,没有兄弟,按农村习俗,一般有个留在家里的闺女,招上门女婿。四姐妹中三妮就是留在家里的那个。
留在家里的三妮,先是照顾奶奶。婶婶和母亲的身体不好,三妮不声不响地接过了照顾奶奶的担子。奶奶的一日三餐,吃喝拉撒,缝缝补补,拆拆洗洗,都是她。
奶奶高寿,三妮一照顾就是十几年,从自己也从十几岁的花季少女变成了成熟稳重的媳妇。
后来,奶奶没了,母亲又瘫痪在床,从七十五到八十五,三妮一伺候就是十年。
每次吃饭,她都像哄孩子一样,不厌其烦地对母亲说着:张嘴、咽……边说边自己边张嘴、下咽。久而久之,端起碗来,不自觉地做起张嘴下咽的动作来。
三妮怕母亲长褥疮,买了气垫床,听说哪里有良药,就奔哪里。
久病成医,后来三妮有了一套调理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的中医方子,她先在自己家人身上试验,血压高,血管淤堵问题都得到了一定改善。
于是,身边邻居有脑出血后遗症的,她就送药给人家,竟然都有不同效果的好转。
现在,她又琢磨出改善感冒、咳嗽的中药配方,家里有小病小灾的,几乎不用跑医院了。
(二)那朵云
云是我的亲小姑儿。我们村里的一枝花,善良漂亮,就像歌里唱的,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不,叫小云。
红颜薄命,这四个字不幸落到云的头上。
二十岁出嫁,婆家有个瘫痪小叔,婆婆常年服药,生活尚能自理,可是不能做活。幸而爱人和公公身体挺好,勤劳能干,三人一起劳作撑起这个家。
黄鼠狼单掐病鸭子,也许说的又是云。
没几年,小叔去世,婆婆身体日况欲下,更糟糕的是,她爱人出现的癫痫的症状。有一天,竟从工地的脚手架上发病,摔了下来。
于是,三个劳力变两个,而且多了一个寻医看病的人。
癫痫这个病,治得好吗?除非有奇迹。
云偏偏不信这个邪,倾尽家产,东奔西走,带着爱人到处求医。
结果可想而知,白白荡尽家财。
后来,婆婆去世。云三十八岁的时候,爱人也撒手人寰。
三个孩子,两个姑娘,一个儿子。大的八岁,小的三岁。
孩子爷爷外出务工,云在家里种地带孩子,打理自己的小理发店。
七八年过去,孩子大了。家里没有吃药看病的病人,大姑娘也学了理发手艺,能帮忙打理店了,苦日子渐渐过去,好日子肉眼可见地到来。
没想到一场更大的灾难,让云彻底倾家荡产,而且,多年自律的好名声,荡然无存。
一个跑直销的江湖骗子,搅乱了云的生活。
那个中年男人的花言巧语,善解人意,温柔体贴,俘获了云。云迷失在温柔乡里。
云开始了跑直销,卖产品,泡脚桶泡脚药,还有什么微循清。她倾尽积蓄,给那个男人买了车,垫付本钱,无条件信任地让那个男人收货款。
两年过去,家底折腾干净了,那男人带钱一走了之。
面对这致命的打击,云把自己关了起来。不和我们交流,不和我们见面,只给我们留言:不用担心,让我自己呆一段时间。
这孩子自己给自己疗伤,把自己藏起来悄悄舔舐伤口。
后来,大女儿出嫁,云关了门市,带上二妮儿子远走他乡,开始了打工之路。
其实,这中间还有许多的曲折,纸短磨难多,笔秃难描述。
令我们欣慰的是,云没有沉沦,她继续坚强,走在健康的人生路上。
愿我们的云早日飘回故乡。
(三)小芬
小芬,一家个人农资店的女老板。
写之前,和小芬沟通,想了解一下,写写她这些年的成长经历,创业故事。
小芬拒绝了我。
“我是穷苦人家出身,我的成长经历都能写一本小说了!
创业谈不上 ,开始的时候是为了养家糊口,现在是职业也是爱好!
若以后老了有时间的话可能会写一下回忆录,现在不说也罢,也没时间说这些!
谢谢李老师的好意!”
这是芬的回复。
她拒绝写她的故事。
她说的对,写出来都是一本小说了。
其实谁的不是呢?三妮、云,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本书,一部电视剧。
“相比小时候的生活可以说是苦尽甘来了。
知足者常乐,当下这点儿成就来之不易,且行且珍惜吧!
咱们这个年龄段的人赶上好时候了!我们没啥本事,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做好我们自己,就是为国做贡献了!”
这是芬给我的留言。
何止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赶上好时候了,我们全国人民都赶上好时候了。
三妮一家,在新农合政策扶持下,没有因病制贫,故而有心情在照顾家人的情况下研究草药,学习中医,传承中医文化。
云边与命运抗争边学习理发技术,开办自己的理发店,不至于让一家生计陷入绝境,虽然遭遇意外,命运多舛,现在开放的大环境,让她们一家有外出务工就业的机会,只要有战胜命运的勇气,可以重头再来。
小芬孤苦出身,自己在农资方面打拼出一片天空,双胞胎女儿双双考入国家重点大学,验证了知识改变命运的真理。
坚韧善良的底层女性在通过自己的生存方式诠释着什么叫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她们,像一朵朵倔强的玫瑰,在社会发展的浪潮中勇往直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