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提问力》:化解催婚的4个实用模型

《提问力》:化解催婚的4个实用模型

作者: 普氏木木君 | 来源:发表于2019-02-09 21:52 被阅读40次

    大年三十,刚过而立之年的小朋友ViVi发微信问我:“姐,我快被我爸妈逼疯了,说什么话都能拐到‘你什么时候结婚’上,怎么恭敬孝顺地怼回去?”“网上不是有攻略么?”“试过了,他们可能也看过攻略了,所以才油盐不进,无限循环。”“哈哈,我表示也没招呀,祝你好运。”

    正月初二,我接到了ViVi的电话,一接通,传来的却不是她的声音,而是她母亲气冲冲的连环三问:“盼来盼去,怎么还是一个人回来过年的呀?放假都好几天了,她也不肯去相亲,怎么就不能替我们老两口考虑一下呀?作为她的姐姐,作为她的好朋友,在找对象这件事上,你是有责任的,怎么你也不着急呀?”巴拉巴拉,吓得我赶紧转移话题:“好的,阿姨,这不猪年到了么,‘猪’事如意,她这棵好白菜,一定会被拱了的。”阿姨竟然被逗笑了。

    这种段子小办法是日常实践着的,有的时候管用,有的时候却不管用。要是阿姨再执着一点,完全不理会我,还是连珠炮地发问,那我就是讲个单口相声也不适用了,得另外想辙。好在有很多人喜欢研究琢磨,从实践中归纳出一个又一个模型、公式,比如有牛人归纳出麻将入门速记公式:AA+n×BCD+m×EEE(n≧0,m≧0)。

    《提问力》的三位作者赵周、李真、丘恩华都是学习专家,针对“提问”这个主题,结合拆书实践,按提问的应用场景分成“人生窘境”“个人成长”“攻克难题”三个部分,罗列出一系列提问模型。但我认为这些模型其实没必要按场景进行划分,一是受限,二是归类未必准确,三是不利于组合穿插应用。所以,以下内容抛开书本的分类,直接选取我觉得比较适合化解催婚尴尬这个场景的4个模型并分述之。

    模型1:开放式问题线模型

    玛丽莲·阿特金森在《被赋能的高效对话》中提出了“开放式问题线模型”(见图1),呈现了提出开放式问题的参考坐标,快速完成从封闭的、过去导向的负向思维转变为开放的、未来导向的正向思维。朝坐标轴的左侧想,脑子里大多是消极负面糟糕的信息;朝坐标轴的右侧想,脑子里大多是积极正面美好的信息。

    图1 开放式问题线模型

    举例来说,当脑子里出现“已经30岁了,为什么还是单身狗?好失败啊!”的声音时,要马上意识到这是在朝坐标轴的左侧走,赶紧打住,思路调转180°,从1分开放度的“有哪些方法能找到对象呢?”→2分开放度的“可能的方法有熟人介绍、到万松书院相亲、参加单身社团、上《非诚勿扰》……” →3分开放度的“目前阶段,最好的方法是哪一个?”→4分开放度的“现下我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并马上去做?”→5分开放度的“如果过程中有变化,我该如何调整并继续朝着结束单身的目标前进?”→6~10分开放度的“我可以持续开展哪些最有效的行动,最大化提高我的交友能力,找到心仪的另一半,共建一个幸福的家?”

    如此看来,这个模型可以通俗地记为“向左走?不!向右走”模型。

    模型2:选择地图和ABCC选择法

    无独有偶,梅若李·亚当斯在《改变提问,改变人生》一书中提出了“选择地图”。这和“向左走?向右走?”类似,具体做法是:当事情发生时,可能有两条路可选——一条路上的人相对消极,问的问题更像是评判或抱怨,比如“他为什么这么对我?我怎么这么失败?为什么这么笨?”等;另一条路上的人特别积极,问的问题专注于收获,比如“我想要什么?我能学到什么?我有哪些可能的对策?”等。

    如果你能意识到自己已经起了“怼爹怼娘怼亲戚”的怨怼情绪,却无能为力换到另一条路上,那么,可以试着用该书提出的ABCC选择法,把自己从评判状态拉出来。操作步骤是:第一步,A(察觉),问自己是不是在评判“父母催婚催得太急了”。第二步,B(停下抱怨,深呼吸),让自己平稳一下情绪,然后自问“是不是应该更客观地看待这件事儿?”。第三步,C(好奇),以好奇的心态问问自己“到底发生了什么?”,梳理现状信息,换成更客观的想法,“客观情况是我已经30岁了,身边的同龄人大多已经结婚生娃了,而我不是在公司上班,就是宅在家里,结果认识的异性数量一年下来没有增量。”第四步,C(选择),问自己“今后怎么办?我可以做点什么来改变现状?我的选择是什么?是不是可以多花点时间扩大交友圈?”,然后根据选择采取行动。

    模型3:XYZ法则

    这个工具厉害了,心理学和管理学的专家都喜欢用,因为可以化解多种冲突。催婚怎么发展成吵翻天的?大多是沟通不畅,你来我往话赶话,继而产生了语言暴力,懊恼了甚至可能会动手。事后冷静下来想一想,双方都后悔不迭。

    XYZ作为一个工具,大卫·A·惠顿和金·S·卡梅伦在《管理技能开发》一书中提出了公式:当你做X时,导致了结果Y,而我的感觉是Z。

    在遭遇催婚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描述给你带来问题的具体行为X,“爸妈,关于找对象的事,你们今天催了我3遍。”

    (2)列出X行为导致的详细的、可见的后果Y,“导致我们家原本父母慈子女孝的欢乐祥和气氛变得有点紧张,还手滑摔坏了1只杯子1个碗。”

    (3)描述你对问题结果的感受Z,“我真是又气又急又心疼。”

    好,打住,说到这里就可以了,毕竟爹妈心疼着你的心疼。

    模型4:四象限与四个基本问题模型

    著名培训师、教练技术专家玛丽莲·阿特金森在《被赋能的高效对话》中,概括了支持项目开展的四个投入度(Engaging)问题(见图2),分别为:

    图2 四象限模型

    问题1:你想要什么?(“你未来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在爱情方面,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问题2:你如何得到?(“我可以尝试的方法有哪些?abcd,至少选一个。”)

    问题3:你如何加深承诺?(“我把每周一次参加朋友聚会的计划和200元承诺金发给姐姐,如果没做到,就作为红包发掉。”)书中还给出了I.A.M公式:Intention + Attention= Masterful Manifestation(意愿+注意力=精通的示现)。

    问题4:你如何知道自己已经得到了?(“遇到我心目中的那个他,两情相悦。”)


    书里还列了关于提问的若干模型,该书犹如索引,通过各个模型将读者带到各自的来处。以下列出书单,如需自取:

    《决策与判断》

    《被赋能的高效对话》

    《提问的力量》

    《学问》

    《管理技能开发》

    《欣赏式探询》

    《改变提问,改变人生》

    《潜力量:GROW教练模型帮你激发潜能》

    《问题背后的问题》

    《复盘》

    《麦肯锡问题分析与解决》

    《丰田生产方式》

    《思考的技术》

    《归属感》

    当然,模型只是工具,要用得顺手并养成习惯,依然需要4个字——刻意练习

    以上为今日所思。

    祝您晚安~~~


    如果喜欢一起读书做笔记,请您联系我,微信/qq/邮箱:40915020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提问力》:化解催婚的4个实用模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biz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