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朋朋精选简友广场读书
《博尔赫斯与我: 一场邂逅》作者: [美]杰伊·帕里尼(Jay

《博尔赫斯与我: 一场邂逅》作者: [美]杰伊·帕里尼(Jay

作者: 刘书朋 | 来源:发表于2023-02-28 07:40 被阅读0次

。。今日书朋推荐 || 编号:[1540]

。。原作名: Borges and Me: An Encounter

。。ISBN: 9787544793049

。。内容简介。。

苏格兰,1971年。

杰伊·帕里尼尚未走上作家的道路,他还在读文学博士,为论文、爱情、父母的期待、将来的职业而苦恼着。此时,他接到一个任务:照顾一位“来访的拉美作家”。而这位作家正是博尔赫斯——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双目失明,依靠一根象牙柄手杖探路。

于是,应这位远道而来的大师的要求,22岁的帕里尼开上他的旧车,载着72岁、滔滔不绝的博尔赫斯,奔游在苏格兰高地的旷野风光中,开始一场充满波折与奇想的公路旅行。

以这位小学徒为眼,博尔赫斯“看见”壮美的山川与湖泊,他不停地朗诵着头脑中的文学百科全书,也谈论文学之外的家庭与婚姻。他有时固执得让帕里尼恼火,偶尔也流露脆弱,最终,在一代巨匠投下的夺目光辉中,年轻的帕里尼对自己的人生做出了新的判断。

。。作者简介。。

杰伊·帕里尼(Jay Parini),1948年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975年于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其后任教于米德尔伯里学院至今,担任英语及创意写作教授。

帕里尼被誉为“一流的诗人、深受尊敬的批评家、杰出的小说家、传记文学的革新先锋”。他是一位高产作家,有 诗集《减的艺术》等六部,小说《最后一站》《本雅明的交叉点》等八部,批评文集《诗歌为何重要》《应许之地:改变美国的十三本书》等,以及作家传记《约翰·斯坦贝克传》《罗伯特·弗罗斯特传》《唯一的时光:威廉·福克纳传》等。帕里尼还是《牛津美国文学百科全书》《哥伦比亚美国诗歌史》《诺顿美国自传文学手册》的主编,也是《新英格兰评论》的创办者之一。

帕里尼的作品已被译成30多种语言。目前,他与家人居住在佛蒙特州。

译者 | 普照

文学译者,译有《波拉尼奥:最后的访谈》、《兰尼:星星、植物与只言片语》(即出)。

。。短评。。

#

有了与博尔赫斯的相遇,有了这样一段人生的旅程,作者人生变得不再一样。而这一段时间不长的旅程,必然对于他的人生有着非凡的意义。那么我们呢?我们能够从这样的智者对话之中感受到什么呢?那就来来阅读这一本《博尔赫斯与我》,来感受一场与思想的邂逅吧。

#

读的时候就猜想作者应该写过电影剧本,后记果然说起初是给电影制片人准备材料,这个故事真的是拍一部好电影的好底子,大概会是《闻香识女人》那个级别的优秀吧。读完这本书,第一时间去下单了一套博尔赫斯全集,先满足一下好故事留下的冲动。

#

“小说式的回忆录”这一属性让《博尔赫斯与我》这本书描述的一切显得更加真实。一口气读完。

#

博尔赫斯轻蔑地说:“没人能教你任何东西。这是最高真理。我们自己教自己。我这一生都生活在书中,在图书馆里。我记得生命中的每一座图书馆,就像我记得我的情人们,她们的气味,她们皮肤的触感,她们的味道,甚至笼罩在她们身周空气中的亮光或黑暗。是的,对我来说,每一座图书馆都像一位女子,属色欲、属黑暗的生物,充溢着气味、触感和味道。” 图书馆是属色欲的吗?如果是,那我就是卡萨诺瓦本人。

引自第144页

#

正如麦克尤恩说的那般——“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当我翻开了这本书,读完第一页,就知道麦克尤恩为何这么说,这本书的可读性非常高,会吸引人一直读下去。

与其说这是一本文学书,倒不如说这是一本纪实性质的回忆录。

这本书吸引我的原因在于书名中的博尔赫斯,但是前9节其实都是在讲“我”,一直到了第10节,才缓缓提到“博尔赫斯进城了”。

然后就开始了博尔赫斯现场实地开设文学课

“说到奔腾的巨浪,该说水上的白马。很暗不够具体。那暗是什么颜色的?寻找隐喻,还有图像。我想看你所看到的。描述即揭示!能生出图像的单词。或许就像看电影那样。移动的图片!”

小说进入现代以来,叙述方式发生了很大了改变,不再是讲述故事的telling,just作者退场的“客观”式 showing。博尔赫斯这段话就是文学观念更迭最有力的旁证。

分享书中我最喜欢的一段话:

“没人能教你任何东西,这是最高真理,我们自己教自己。我这一生都生活在书中,在图书馆里。我记得我生命中的每一座图书馆。就像我记得我的情人们,她们的气味,她们皮肤的触感,她们的味道,甚至笼罩在她们身周空气中的亮光或黑暗。是的,对我来说,每一座图书馆都像一位女子,属色欲、属黑暗的生物,充溢着气味、触感和味道。”

如果说,以前对博尔赫斯的印象是抽象的、模糊的,那么读到这段话,确实发现博尔赫斯是个真正有趣的人!一位曾经担任国家图书馆的作家居然会这样描述图书馆,一点不神圣但是有趣且迷人,既反对精神导师又充满迷人的人类欲望,勇敢且真挚的坦率。

#

没人能教你任何东西。这是最高真理。我们自己教自己。我这一生都生活在书中,在图书馆里。我记得生命中的每一座图书馆。

战争中绝无荣耀,唯有耻辱。

所谓现实生活,常常是人所不能主导的生活。

无论如何,我坚持要去苏格兰。不然就得去越南。至少,你在苏格兰是安全的,我母亲不情愿地说,尽管苏格兰姑娘名声不好,男人还公然穿裙子。

谨慎地生活,只面对生活的基本事实,看看能否学到生活要教给我的,以免在临死时,才发现自己从未真正活过。

我的房东是年长的罗斯小姐,一个身材矮小的女人,长着紫色的鹰钩鼻,披着一头灰发;她穿厚厚的羊毛裙,能挡雨,也许还能防弹。

你喜欢健力士黑啤吗?有淡点儿的吗?他脸上闪过一丝不赞成的神情。他的情感词汇表里没有淡点儿。

你一旦生气,别人就赢了。

水手归家,自海上,猎人从山中返家。

奇迪厄克·蒂奇伯恩《挽歌》:我的青春韶华不过是愁苦的霜冻,我的欢乐飨宴不过是盘中的苦痛,我的谷物庄稼不过是一地的稗穗,我的一切美好不过是徒劳的奢望。白昼已逝,我却仍未见到太阳;虽然活着,我的生命已告结束。

相信,正是生命的秘密,它指深深地抱住。

出发吧。现在?唯有现在。拖延是最大的罪过。我们该做个计划吗?我不在意这个。我们必须冒险一试。

#

“世界上只有一个故事:英雄之旅。它有很多形式。”他端详着自己的啤酒,仿佛杯底有什么重要的东西。“你现在在旅途的某处,在起始阶段的某处。”

#

战争中绝无荣耀,唯有耻辱——我想象力匮乏,无法阻止人们堕入深渊的行为,我为此感到耻辱。

#

他经常这样说话,带着印象主义式的要点罗列、世界周游和丰富联想:一种狂野的、不连贯的风格。他似乎在绕着一根看不见的杆子追逐自己的尾巴,我想知道这种说话方式是不是和他的失明有关,就好像那些看不见的人比我们其他人拥有更丰富的感觉,能做出大胆的精神跳跃,有时会折返本原,以此澄清和强调先前的论点。

引自第100页

作者总是在冒险与日常生活之间摇摆不定,在追求喜欢的女孩和胆怯之间摇摆不定。对诗歌的热爱对他来说倒是最为重要的,只要有机会他就迈出一步,再迈出一步。这让他拥有了更丰富的感觉,面对博尔赫斯——对他来说还很陌生——他感到的是认识新朋友的微妙的快乐,因为取消了敬畏所制造的巨大距离,让他的观察比我们这些敬畏大师的人更尖锐,也更亲切。

。。关注朋朋 遇见好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博尔赫斯与我: 一场邂逅》作者: [美]杰伊·帕里尼(Jay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bja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