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在2018的最后一天订了一款车,福特家族的锐界。当他在2019年的第一天向我们宣布这个喜讯时,大家第一反应是觉得惊奇,当然随后而来的是为朋友感到高兴。
关先生调侃他自己发了年终奖后,计划的是买一部什么样手机,而朋友却是不声不响的买了一部车,这就是区别。
朋友两口子都不是草率的人,虽然我知道他们有买车的打算,但他们也一直在持观望的状态。所以我才更惊讶怎么突然就能如此的杀伐果断,是他们家的骐达真的已经到了退居二线的地步?还是朋友今年的年终奖实在让他底气十足?毕竟是接近三十万的消耗品,又不是菜市场的萝卜白菜。
晚上吃饭从朋友的口中得知,他们本来真的只是抱着看一看的心态去的,逛了好几个4S店,价格都不太满意。而每次在谈论价格的时候,4S店的销售员都会询问他们是否安心买车,他们的回答则是价钱合适就买,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直到最后到的那个4S店,在谈论价格时,销售员真诚的请求他们给个“准话”,如果向上级申请同意了他们的要求,他们能否订下这款车。
所以,在我看来,销售员这句“给个准话”在整个买车事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当然,价钱合适也很重要。其实在朋友咨询了那么多家4S店后,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心理预判。在他的心里是有一个价格底线的,一旦价格达到了这个底线,他的心理防御就已经开始松动了。而如果对方的态度够诚恳,够热情,会让朋友觉得很舒心,他的这道心理防御会慢慢的打开缺口。而当双方在彼此建立起了一定的信任度,相交甚欢时,对方再真诚的抛出一个他能给出的最低线,并希望你也同样真诚。这就如同赶鸭子上架一般,可买可不买的你,喜滋滋的就上架啦。
这是个很不错的营销手段,当然,这对朋友来说也并不是什么坏事。不过是帮他们迅速下定决心,提前花钱了而已。
我觉得这很有意思,抛开销售员是不是必须有当月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来说,我认为他这次销售成功的第一个条件就在于,他是真的把朋友当成了一个必要的客户在看待,所以他够卖力。而前几个4S店的销售员在感觉到朋友可买可不买,模棱两可的态度后,努力的程度是不够的。
第二个销售成功条件一定是交谈当中的态度真诚,即使心里并不真诚,但一定也要表现得真诚,当你表现出来的真诚足以打动对方时,你自己也会不知不觉被打动,从而变成真正的真诚。这样双方就会建立一种信任感,一旦信任感建立成功,沟通会变得非常容易。在消费者的眼里,一件市面上并十分不稀缺,价格却也不低的物品,选择购买的地点无非几个原因:质量过关,购买方便,服务优质。所以一个诚恳的服务是相当重要的。
第三个条件还是在沟通技巧上,搞营销的人必须要知道最能打动人的一个策略,是让对方感受到你是站在他的角度上在看问题。也就是说要让对方看到你是急客户所急,想客户所想。最后,销售小哥用的并不是多么创新的做法,不过和无数销售人员一样,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做不到的事,拼命努力的为客户向上级领导争取。
第四,销售小哥前面已经做了那么多事,竭尽全力的为了你的利益而争取,作为一个受了益的客户你是不是也该拿出诚意表个态。搞得你不买都有点不好意思,于是,这件事情水到渠成。当然,所有的前提是你是能够消费这件物品的。
这样的营销手段并不是多么高深的策略,其实很多时候可以运用在我们的工作中。比如在客户对我们的工作规则和政策不满或不解时,我们的工作人员首先站在他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赢得对方的好感,再耐心的给他解释,在这个和谐社会,能够理解的人还是很多的。实在难以沟通的,就帮他向上级反映,让他看到你的积极,他的内心也是接受的。再不济,领导亲自出面解释,让对方感到自己的被重视,效果都是不错的。
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很多事,但很多事并不是偶然发生的,很多的现象我们除了发现它的有趣外,还可以分析它的本质,最终变成自己可以运用的东西,只要你有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