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很多想法想去实施,总觉得时间很少,大部分事情总是停留在想的层面,认为等到将手头的一两件事情做完再去实施其他。
可是手头的事情不仅没有完成,很多时间反而在你的蹉跎中消耗了。明天这个词永远太晚了,不如当下就去实施吧。
没有一个计划真的不太好。做东做西,每天没有定量分析,让我不知道自己的时间究竟去了哪里。做计划和时见追踪还是很有必要的。
整块的时间和碎片化的时间都要利用起来啊,现在想来长远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与每日计划应该成为我的做事的一个原则。
活了这么长时间,我也终于知道,书法,英语,读书,写作,体育健身这些我都喜欢,在它们面前我总是难以取舍,貌似常识告诉我你只能专注于一两件事情。
可是这五件事情都是有意义的啊,为什么我要割舍掉其中一些。巴菲特不是也让司机划掉15件事情,留下5件事情作为一生的奋斗目标吗?
所以,我的五件事情就是这些了,重要的是我需要每天去做啊。
可是我一直在把自己搅在时间不够的漩涡中。
貌似每天只能完成两件事情。当然除了日常起居。
突然觉得,人要有压力机制,所以我要做的就是给自己设定强制选项。
就是强迫自己完成,学生时代我受学校教育与管制,面对的是每一次考试后的成绩排名,面对的是考不好后老师、父母的拷问,面对的是升学压力。
等到成为一名社会人士后,没有了这些有形的压力,会发现原来来自外力的作用会比自己来监督自己效果更好。也或许正是因为长时间的外界压力,自我管理能力逐渐趋弱。
那就设定一个强制机制。如果完成不了会有惩罚如果完成了会有奖励,让自己每天在有一点恐慌中度过。
这就涉及到严格的作息,当然你也承受疲乏厌倦、困苦等一些身心上的折磨。或许会在某一天你会遇到极点。这个极点给你带来的心里反馈是:我不想做了,我想放弃了,我现在很痛苦,实在提不起精神来,就想休息,睡觉,吃东西。
如果你向它们妥协了,那就错过了一次涅槃的机会。这是真的,但凡每一次你能削弱它们,下一次它们出现后,你就会一些应对的方法,你就更容易打败它们,因为你更加耐受。
压力机制是什么?那就花点钱报名考证书。我喜欢的每一个项目都有对应的证书可以考,所以都挑选出来考一考。
花了钱,有了时间限制就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约束自己,每天向目标靠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