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有感,若有侵权,深感抱歉,请告知

你月薪三千是在混吃等死
你年薪百万更得战战兢兢
你月薪三万不够孩子的一个暑假
你无才无貌好像根本配不上那个合适她
同龄人正在不断的努力把你超越
时代好像也不愿意等一等你
还有一直往前移动的起跑线
飘来飘去的北上广
买不起的学区房
秃发凉凉的“老人党”
我们每天都被按在地上摩擦
就问问你自己,脸疼不疼,心慌不慌
其实我们可以不焦虑!

这是一个活着的人都知道焦虑的时代,如果你告诉别人你不焦虑,你们可以想象一下他们对你的看法,或者是他们对你的新想法,且不说是好还是坏。
以前的人们是焦虑自己的不足之处,想到自己没有完善的地方而感到愧疚或者难以原谅自己的错误,从而努力的完善自己,为自己查漏补缺。

而现在却被各大社交网络查漏补刀,他们让你目光要看向前方,又让你注意身旁。前方有能甩自己好几条街的小鲜肉,各种高科技的新产品,还有自己马上要走的下坡路,前方也有要买的房子和嗷嗷待哺的娃和没了理想的半生挣扎。

再看看身边,坐在CBD和自己一样的同龄人却在创造奇迹,都说好了都是垮掉的一代,好像只有自己在拖后腿,社交媒体在自己捏出的生活场景里,对成功下了“正确的定义”,随之而来的便是把个别成功的经验升级为普遍真理,让所有人都向先进代表看齐,或者是在你周围不断的唠叨着衰老和责任这个永恒的话题,让你的焦虑情绪深入骨髓,让你认识到,哦,我就应该是一个焦虑的人。
无数人向着社交媒体指挥棒指着的方向努力奔跑,这是因为他们利用了人们的本能――对未来的无知和恐惧

我们虽然有着自己的一套生活经验,但他的正确性还没有经过历史的检验,在这个时候,社交媒体以一副阅尽千帆的姿态,警告你已经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偏离了航线,如果不快点回来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人们很容易就会大乱方寸,而且在互联网的环境下,我们也能很轻易的围观一下别人的生活状态,虽然可能是加了美颜和滤镜的样子,但是,这种“我不如人”的危机感,一样实实在在的摆在我们面前,这时候社交媒体顺势夸大差距,加重后果,像这样猛戳痛点的文章就应运而生,而且生下来便是一副网红爆款的模样。

于是,靠流量变现的人不断的渲染焦虑,制造焦虑的气氛,而商人们便挖掘盈利点,然后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出售“解决之道”比如五周读懂、二十五天速成、一个月告别……

至于成效,出于可持续发展的考虑,人们的焦虑感总是日日新,又日新,再日新,毕竟所有的标志答案和及格线优秀线都是他们定的。


更重要的是,当你跟风似的陷入焦虑之中,你也同时完全迷失了真正的自己,很多社交媒体把单一的成功观错误的价值观强加给所有人,比如:
你不爱钱就等于你不努力
你想平定安逸就说明你碌碌无为
在这种观念的绑架下,小确幸的感觉被冲淡,阶段性的成果不值一提,成功的方向由别人指定,而你,只需要一鼓作气马不停蹄的赶路。️
其实,我们活着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你 可以是长江黄河 , 也可以是林间小溪、山间细水,你可以选择奔流到海不复回,也可以选择水滴蒸发化作白云,因为,人生重要的不只是终点,还有送运的落花,沿途的风景。

《说来惭愧我的助理月薪才五万》、《在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真正爱你的人 都会为你花钱》、《中年男子的保温杯》、《对不起,爸妈给不了你800万的学区房》、《月薪3万也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
我们确实要努力,但不要蒙着眼睛努力,不要被假象焦虑而困扰,不用整天抱怨
其实
生活明朗,万物可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