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所面临的真实世界
做互联网的同学都知道一个概念,流量。流量就是每天访问你的页面的用户数,基于流量,我们能大致算出一个页面的产出。比如电商就是:
营收 = 流量 × 转化率 × 客单价 × 复购率
电商、广告、游戏、金融都可以用这个公式来概括。互联网上的生意基本上都是这样,不同于以往在线下发生的交易,因为手机屏幕成了人们交互的主要方式,所以只要有人们关注的地方,就有交易的价值。
于是,你会看到作为互联网上的应用都在千方百计地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然后将这些注意力变现。阿里通过双11大促来让大家登录淘宝天猫,从而实现订单的成交;抖音通过全屏幕让大家沉浸在视频流的浏览里,给广告导流;微博通过各种爆炸性信息来吸引大家登陆,给淘宝导流;甚至微信现在都要通过公众号的改版让大家能够看到吸引力。每个应用都在做着买入低价流量,卖出高价流量的事。
因为所有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最大就是国民总时间:
国民总时间 = 中国人民的数量 × 24小时
而互联网上应用的供给则是无限的,人们都看到了这里的机会而冲进来,做一个APP、做一个小程序,慢慢地分配到每个应用的时间就会变少。于是,商家们挖空心思,利用各种人性的弱点,刺激着大家的点击。
朋友圈里那些刷屏的信息大部分来源于人们爱炫的天性,一夜之间涌入淘宝买东西抓住的是消费者们贪小便宜的心理,而那些标题党的标题则来源于人们天生的好奇心。
看破这一点,能让我们更清楚地明白自己注意力的重要性。我们的注意力要不然就变成了别人的财富,要不然就会变成自己的生产力。因为你在某个领域集中了多少时间,就会有怎么样的产出。
2 集中注意力,先做好一件事
注意力的专注对于处于资源匮乏阶段,尤为重要。首先,有限的精力和资源,并不能做好所有的事,其次,唯有把注意力集中起来做好一件事,才能为以后的胜利大下基础。饭要一口一口吃,仗要一场一场打,积小胜为大胜。一次只做一件事,当能把一件是做到最好,这时候我们才会有余力能去做好别的事,而如果一件事都没做好,却去指望能把别的事情完成,这是很难的。
在《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里,作者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关键问题。
我做了哪件最重要的事,才让生活变得更简单或是让其他的事都不再必要了?
这件事,就是那件最应该投入精力去完成的事。要找到这件重要的事并不容易,它一定是既宏观又具体。大局观会帮助你找到正确的方向,而焦点则能指引你采取正确的行动。
找准了关键问题,才有可能获得好的结果。在这个过程总,你其实是在规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思考如何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取得最大的进步。
3 适当时候,构建多元化的竞争力
等到能够把一件事真正做到专家级别了,这时候,我们可以腾出时间来考虑构建其他维度的竞争力。在一个维度上,能把事情做到最好,依然是容易被取代的,因为稀缺性并没有那么高;其次,世界本身就是多维的,我们需要的是能够解决问题的人,而不只是在某个领域突出的人。
以产品经理这个岗位为例,如果你能做好需求分析、产品方案的设计和产品迭代,那你已经是一个很好的产品了,但这还远远不够,因为产品只是商业中的一环。如何获取用户,如何铺渠道,如何打品牌,甚至如何做生意的拓展,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要做一个出色的产品,你还需要学习运营和商业,需要能在这些维度立起来,才能有更高的价值。
我们再举“得到”创业的例子。我们知道罗辑思维是从知识的自媒体开始做起的,罗振宇有出色的知识栏目产出能力,然而这其实远远不够;对于知识内容的包装出售和商业能力在自媒体做了3年之后成为了重要的短板,因此他补齐了这方面的能力之后,才有了后面得到上的很多名师课程,很非常好的销量。
世界本身就是多维的,需要我们有多维度的能力,在多维的角度去竞争,才有更强的竞争能力。
因此,在一个注意力被不断收割的世界里,我们首先要做到守住自己的注意力,将主要精力集中在那件最重要的事情上,再培养自己的多维竞争力,这样才能摆脱被收割的命运,让自己越来越值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