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成年人与未成年人有什么区别?
近年来,高中流行起成人礼。有的仅作高考百日誓师大会的陪衬,有的则非常隆重:多在高三的青年节,统一让学生穿正装,戴“成人帽”,过“成人门”,其间领导讲话,学生发言、签名,家长为同学们颁发成人证书,简直忙得不亦乐乎。有的还复起古来,穿汉服进行传统的冠礼和笄礼。更有甚者,很多学校都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一元素纳入成人礼,或当礼物赠送给学生,或让学生手持宪法宣誓。这让人不得不惊叹其想象力。
无论以怎样的方式举行成人礼,都无可厚非,因为其初衷是好的。关键是,在参与成人礼的过程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在本质上,成人礼是一种礼仪,与婚礼、葬礼一样,都有一系列严肃的仪式,其目的主要是见证和纪念,而不是娱乐。成人礼见证和纪念的是一个人的成年,即满18岁。成人礼贵在“成人”二字,而不能让那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喧宾夺主。也就是说,在参与成人礼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应该反问:对自己而言,成年究竟意味着什么?怎样做才无愧于“成年人”这一称呼?事实上,这是每个人都必须亲自思考的重大人生问题,当然,它本身也是一个极好的写作题目。如果不促成内心的觉醒,任何外在的仪式都无甚益处。尽管它要有足够的礼节,却要避免繁文缛节。
在笔者看来,成人最重要的标志是心智成熟,这就意味着告别幼稚,学会承受,拥有理性,勇于担当,独立自主,自由选择而自己负责,尤其是要负起应负的责任来,同时创造价值,服务社会,为国家的进步和社会的改善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汉语大词典》中,“成人”还有“成器,成材”的含义,常言道,“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这句话既可以指成年后就不自在了,自在的是未成年人。也可以指“人要有所成就,就不能贪图安逸;贪图安逸,就不能有所成就。”这启示我们,成年后要努力使自己有所成就。
笔者认为,最好的成人礼恐怕还不是与成百上千的同学一起进行的,而是在自己18岁生日当天进行的。我们不妨设立“成人假”,让学生在18岁生日这天放假专门过“成人节”。不一定要有很多人,但一定得有自己的父母。要知道,这一天过后,父母就可以尽情地做子女的朋友了。当然,父母最好精心为即将成人的儿女准备礼物,尤其是那些有着象征意义的实物,使这一天更有纪念的意义。须知古代的成人礼,男就有“冠”,女则有“笄”。
学校中统一的成人礼好处是容易营造良好的氛围,便于见证和纪念。但弊端也显而易见,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那一天都满18岁。更重要的是,在那样热闹的场合中,这种礼仪很容易形式化,并且学生难以有内省的空间,甚至会有失掉独立思考的危险。勒庞在其《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一书中有句话就是这样的警告,“一个群体中的个人,不过是众多沙粒中的一颗,可以被风吹到无论什么地方。”
如今,人们普遍要求捍卫宪法尊严、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宪法成为政治体制改革的共识,甚至还诞生了国家宪法日。在这种情况下,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成人礼联系起来就意义非凡。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文才一万六千多字,但高中时代就读完的恐怕没有几个。“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从中读到这些掷地有声的语句,你一定会受益匪浅。
借着“成人”的契机,人们正好可以好好研读分析这部国家的根本法,增强法律意识,更好地享权利尽义务,做更称职的公民。
注:文中配图源自互联网,谨此致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