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对缝的年代

对缝的年代

作者: pario | 来源:发表于2023-04-10 05:11 被阅读0次

(404)

从上海带回来的烟卖得还不错,但是服装卖得不怎么样,不知是我们的眼光超前,还是烟海的流行趋势滞后。

  总之,大部分服装都送人了。后来隔了没多久,我又跟着海泉的组,坐火车去了两趟上海,期中一次是陪晨哥去的。

  还是住在那个弄堂的霞飞旅店里,还在阿娟菜馆吃饭,轻车熟路了,感觉也不错,老板人也好,价钱也不贵。

  晨哥也是第一次去上海,我成了向导,跟全国人民第一次去上海一样,依例带着晨哥先去了外滩和南京路。

  后来听阿娟菜馆老板娘推荐说,淮海路商圈比南京路要时尚,东西要高档,又听她说,上海人都是逛淮海路,外地人才去逛南京路。

  所以,我和晨哥又去了淮海路逛了一圈,体验了一下。

  淮海路的店铺确实要比南京路的时尚许多。我和晨哥还在淮海路上一人买了一件短呢子大衣,都是墨绿色的。

  毛呢大衣在那个年代很时尚的,回来烟海后,穿了几年都没发现有多少穿的,于是乎,我们在烟海齐领了几年风骚。

  那时间,就开始流行西服领带了。记得那会,最时尚的就是一种灰色斜纹西服套装。

  一套黄军装,一套蓝军装的年代过去了,前面一排铜纽扣,后边开气,脖子上一条白围巾的陈真服也流行过去了。

  当然,美东和唐晓红那种紫红色的大喇叭裤也已经变成了过去时。

  时代在进步,流行趋势越来越快。美东的爆炸头也不流行了,现在是流行长中分,长偏分。

  我的头发也留起来了,长中分头,头发齐肩,也是长发飘飘,感觉还是挺帅气,挺风度翩翩的。

  通过卖外烟赚了一些钱,也有钱自己置办一些服装行头了,去发廊吹个自己喜欢的发型。

  去了海员俱乐部后,认识的朋友越来越多,接触到社会上的事越来越多,那会儿就进入了全民经商的年代。

  现在交个朋友,是比较难的事情。毕竟大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智商也都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准。大家的防备心理都很强。

  而以前八零年代末,九零年代初那会儿交个朋友感觉非常容易,大家都很愿意掏心窝子,以诚相待。换现在很多人的话可能就是彪。

  我在海员俱乐部当临时工那段时间,因为离火车站近,很多旅客等车的时间长,就来我们录像厅看录像。

  看到我有外烟,不少外地朋友买,有时缺货,会先找我预订,所以有时候我也会提着密码箱,坐着火车到处送货,也是爱动弹,喜欢去其他城市,到处逛逛。

  去除路费,还会有些剩余利润,还赚着行万里路,长了见识。

  大部分时间是在省内几个临近城市转着圈跑跑。有时也会跑得远点,那会儿年轻,我也愿意到处跑,一点也不累。

  录像厅是三个人,所以我出去送货时,还有两个人也能忙的过来,帮我打个掩护,反正我也是临时工,对我要求也不是太严格。

  那是个全民做生意,对缝的年代。每个人手里都有一个小本,上面记着“盘圆”多少钱,“螺纹钢”多少钱一吨,现有多少吨,哪里提货。

  “聚氯乙烯”多钱一吨,哪里提货。日本佳美车多钱一辆,本田车多钱,哪里提货。

  有时俩人问来问去,翻开小本本一看都是同一批货源,其实这货源还不知道有没有。

  感觉有点像今年疫情初期卖口罩那批人,昨天我朋友圈还看见他到处咨询货源,第二天就成有货源的卖家了,上万只的卖,定金多少,哪天提货。看样也是对缝。

  那是个刚刚开始经商的年代,很多人都在梦想着自己一夜暴富,成为万元户。朋友们几乎都成了生意人,人人一个小电话本,上面记录着所有自己知道的信息和电话。

  我也有这么一个小电话本,也有事没事提着一个小密码箱,坐上火车,天南地北地访友,推销那些其实都是肥皂泡泡的供货信息。

  记得有一次是去青岛回来,是个槐树花正在盛开的春天,坐的那趟经典的绿皮车不知现在还有没有了,几乎每站都停。没出青岛,先大港、沧口的停了好几站。好在那个年代是慢生活的年代。

  车厢里遇到一男两女年轻人,看岁数应该比我大。男的一身灰色斜纹西装,那时是最流行的款式,后来我也做了一套。一位女士一身大红色西装,另一位一身浅蓝色西装。

  那是个刚从中山装走向西装的年代,与改革开放的步伐是相称的。

  年龄相仿,旅途不远,但车轮不紧不慢地咣当,显得尤为漫长,于是进入互聊打发时间模式。

  听对方口音像烟海的,我就问他烟海哪的?小伙告诉我是大连的。我心里话,明明是烟海的,怎么变大连的了?

  听口音是带了点普通话,那也不能带点普通味就成大连的了。那年代东北的朋友过来的少,还不知东北话也是有普通话的成份。

  闲聊中,知道小伙和一身红的女士是新婚夫妇,是去青岛旅行结婚,蓝色西装的是表妹,跟着当灯泡的。

  知道我是烟海的,就打听船票好买不?当然不好买啊,那年代大连烟海航线只有一艘“天鹅”轮还稍大点,稍新点。其它天山,天池,都老了,船也不大,更别提工农兵号了。

  相当难买,我跟那哥们说了情况,其实他也知道买船票很困难开始担心,新媳妇就唉声叹气的,说想家了。

  作用是明显的,充分激发了我的助人为乐之心。我跟他说别担心,有我啊,我那会在海员俱乐部,就在码头对面。隐约有些朋友可以尝试一下。

  那哥们一听,很开心,当场互留地址,让我有时间去大连玩。那年代只能留地址,没电话、没手机、没QQ、没微信。想联系简单得很,要么写信,要么亲访。

  车到烟海,我陪他们一行三人到了海员俱乐部,那时海员俱乐部那个大厅,也是当地牛逼场所。有个古老的大台球案子,很正宗的斯诺克。有沙发、有酒吧、有报纸、有杂志。对了,还有架钢琴。

  我让他们休息会,我去找朋友帮他们买票。记得是俱乐部的同事帮助找的码头客运站的关系,好不容易给解决了三张票,真给面子,真让我露脸。

  拿到票后,他们三人开心异常,出来也有些日子了,归心似箭。到了家门口的对岸,如果回不了家,是挺着急上火。

  这下好了,三人都连连谢我。我装着小菜一碟,很轻松的样子。说下次买票再来找我,说完,自己都吓一跳。

  船票是晚上的,那会儿是下午三四点钟,还有一段时间咋办?我不能让客人自己溜达,怎么也得显出地主之谊吧?但刚出差回来,囊中羞涩,没法请吃饭。

  咋办呢?想了想找个不花钱的办法吧,海员俱乐部往南不远就是本地的旅游胜地“小蓬莱”,坐落在玉皇顶公园内。“小蓬莱”要门票,公园不要门票。

  我说就陪你们逛逛大城市的名胜古迹吧,就去了玉皇顶公园,记得还一起照了相,建议他们从外面免费观赏了一下小蓬莱。

  客人们很高兴,又多玩了一个城市,又多玩了一个景点,还留影纪念了。完美。

  晚饭,我就不请了,我还没回家呢。那年代,热心肠不?自己出差回来不赶紧回家,帮人买完票,陪着游览完毕,再回家。

  现在回想起来,都挺敬佩我自己,在心里给自己一个赞。

  大连那个哥们儿是真心邀请我去玩,开始我也没在意,还不知道哪年有机会能飘洋过海去看你。

  原想就此别过,谁知后来真有机会去了大连,而且拿着地址还真的找到了那哥们儿,而大连哥们儿的接待更是令我热泪横流。

相关文章

  • “洗缝”年代

    文/静书 现在的孩子可能连拿针的机会都没有了,衣服更多不是穿坏而是不想穿而淘汰的所以需要缝补的情况就更少了。 洗衣...

  • 年代记忆:“手缝”的童年

    作者:任争气(醉美古都) 有些记忆就像一根软刺,深深地扎在我们的记忆里,触碰一次疼一次,却无力拔出来。 早上临出门...

  • 渐行渐远的手艺(一)

    缝被子:90年代以前我们都很少有人用被罩,基本都是一里一面的手缝被子。

  • 山缝对阳光的依恋

    这山峰也是长得奇,好端端的中间有一条缝,从顶到根部被斧头直劈开了,就像老伯刚劈开的木柴,一斧子下去裂了缝...

  • 2018-01-08

    我适合公关,对缝的工作

  • 瓷砖对缝需要技术

    我家新房装修下一道工序进入瓷砖铺贴环节,看了若干家装修中瓷砖的铺贴方法,发现最基本的整砖要露,碎砖遮挡都...

  • 那些劝人不要做美缝的,他们到底遭遇了什么!

    同样做美缝,对于美缝的评价却有两个极端反差,有人对美缝没有什么好感,劝说大家千万不要做美缝。有人却说:房屋装修一定...

  • 美缝施工验收标准是什么?请收下这份验收流程清单

    多数找美缝团队做瓷砖美缝的业主都会有这样的疑问,美缝师傅做完美缝,但是自己对这方面又不太懂,怎么才能知道他做得好不...

  • 工匠达人告诉你勾缝剂和美缝剂的巨大区别

    家装泥工很重要,瓷砖铺贴完成之后,通常要进行填缝,填缝就要使用填缝剂,而填缝剂一般有勾缝剂和美缝剂。 下面就对大家...

  • 使用劣质美缝剂的危害

    使用劣质美缝剂的危害 由于消费者对美缝市场和美缝产品没有专业的了解,一些美缝施工队伍与终端业主在不明不白的情况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缝的年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btb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