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量感”与学生数学素养发展的关系研究
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第十一小学 蒋铭国
摘要:2022版新课标明确指出“量感”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一。量感涉及对长度、面积、体积等的直观感知,是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建立清晰的数学概念和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对学生数学素养发展极其重要。本文通过《1米有多长》的课例,展示了量感培养的具体实施方法,包括观察、体验、测量和合作等活动,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量感和数学素养。此外,通过比较苹果和橘子大小的实例,说明了量感培养如何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文章最后提出了加强量感教学、引导观察与操作、加强评价与反馈等建议,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水平,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量感、数学素养、数学思维能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数学教育不再仅仅局限于数学知识的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其中,“量感”作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一,对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旨在探讨小学数学“量感”与学生数学素养发展的关系,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量感的概念与内涵
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在小学数学中,量感主要涉及长度、面积、体积、时间、质量、货币等方面的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是通过视觉、触觉等感官对物体的规模、程度、速度等方面的感觉获得的。量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素养,它有助于学生建立清晰的数学概念,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二、数学素养的概念与内涵
数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在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方面的素养水平。它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素质,不仅在数学学科中起到重要作用,也在其他学科和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三个方面。
三、量感与数学素养发展的关系
(一)量感是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量感作为数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培养学生的量感,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更加敏感地察觉到数量、大小、长短等数学属性,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水平。
例如在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组织的全国第19届基地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活动中,江西景德镇基地执教课例为《1米有多长》,在这一课例中,量感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详细探讨这一课例中量感培养的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通过观察、体验和测量活动,引导学生初步建立对1米长度的直观感知。通过对1米长度的直观感知,学生能够初步建立对长度的量感。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米尺、测量身边物体的长度等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对1米长度的直观印象。教师可以利用米尺、皮尺等工具,让学生观察并认识这些测量工具上的刻度,理解“1米=100厘米”的概念。接着,教师可以设计“比一比”的活动,让学生利用皮尺感受1米的长度,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将抽象的1米长度与具体的身体感知相结合,深化对1米长度的理解。
其次,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1米长度的量感。教师设计“寻找身体上的两把‘米尺’”的活动,让学生探索自己身体上的长度与1米之间的关系,比如伸展双臂的长度、跨步的长度等。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1米的长度,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发现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测量活动,如测量教室的长度、宽度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1米长度的理解和应用。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学生能够进一步加深对长度的量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如课桌、窗户、黑板等,让学生感受到长度的相对性。
最后,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进一步促进量感的发展。在小组合作测量活动中,学生可以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分享测量方法和结果,讨论如何更准确地测量长度。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量感水平,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通过实际测量活动,学生能够提升对长度的量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测量活动,如测量教室的长度、宽度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长度的理解和感知。
综上所述,《1米有多长》这一课例通过观察、体验、测量和合作等多种方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量感。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长度单位的基本知识和测量方法,还能够形成对物体长度的直观感知和判断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水平。
(二)量感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
量感的培养不仅是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量感的培养需要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等操作,这些操作极大地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例如,在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时,学生需要运用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来判断哪个物体更大或更小。这种思维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数学概念,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一堂小学数学课上,教师带来了一篮苹果和一篮橘子,要求学生比较这两种水果的大小。为了培养学生的量感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设计以下环节。
环节一:观察阶段
学生首先需要对两种水果进行仔细观察。他们可能会注意到苹果的形状通常是圆形的,而橘子则更接近球形。他们还会注意到每种水果的大小、颜色、表皮的纹理等特征。这一观察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还为他们后续的比较和分析打下了基础。
环节二:比较阶段
接下来,学生需要对苹果和橘子的大小进行比较。他们可能会选择两个大小相近的水果,通过直接观察或者使用工具(如尺子、天平)来进行比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来判断哪个水果更大或更小。例如,他们可能会比较两个水果的直径或者重量,从而得出结论。
环节三:分析阶段
在比较完成后,学生需要对结果进行分析。他们可能会思考为什么某个水果会比另一个大或小,这可能与水果的品种、生长环境、成熟度等因素有关。这种分析过程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大小概念的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环节四:应用阶段
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例如,他们可以思考在购买水果时如何根据大小来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或者在制作水果沙拉时如何根据水果的大小来搭配出更美观的作品。这种应用过程不仅巩固了学生对大小概念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量感的培养不仅帮助学生形成了清晰的数学概念,还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比较、分析等操作促进了他们数学思维的发展。这种发展不仅体现在数学学科上,还能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量感提升数学应用能力
量感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还能显著提高他们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运用量感来解决各种问题,如购物时的价格比较、烹饪时的食材配比、规划行程的时间计算等。
购物时的价格比较就是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也是量感培养的极佳例子。
假设一个学生周末和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在挑选商品时,学生发现两种不同的品牌都有他喜欢的果汁,但价格不同。第一种品牌的果汁每瓶售价5元,容量为500毫升;而第二种品牌的果汁每瓶售价6元,容量为600毫升。
在选择购物过程中就充分体现了量感的应用。首先是观察与比较:学生首先会注意到两种果汁的价格和容量信息,这是量感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的第一步。
接着是计算与判断:接下来,学生需要运用数学知识来计算每瓶果汁的单位价格。通过计算,他发现第一种果汁每毫升的价格是0.01元(5元 ÷ 500毫升),而第二种果汁每毫升的价格是0.01元(6元 ÷ 600毫升)。虽然两种果汁的单价相同,但第二种果汁的容量更大。最后是决策与行动:基于上述计算,学生可能会建议妈妈购买第二种品牌的果汁,因为它提供了更多的果汁量而价格相同。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观察力和计算能力,还学会了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购物决策中。这种能力的提升不仅限于购物场景,还可以扩展到其他需要运用量感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中,如烹饪、旅行规划等。
这个例子清晰地展示了量感在提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方面的作用。通过培养学生的量感,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结论与建议
小学数学“量感”与学生数学素养发展密切相关。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水平,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量感。具体建议如下:
(一)加强量感教学
教师应注重量感教学的设计和实施,通过直观演示、实物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数学概念,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应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量感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引导学生观察与操作
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发现可测量的属性,并鼓励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测量。这种观察与操作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建立清晰的表象,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三)加强评价与反馈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量感学习的评价和反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指导。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水平,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量感是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课标明确指出的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一,对学生数学素养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关于长度、面积、体积等相关单位还是质量、时间、货币等量感相关概念教学时,教学设计务必加强观察、体验、测量和合作等活动的安排与组织,同时加强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价与反馈,通过一系列活动与实践有效提升学生的量感和数学素养。作为教师,必须坚守课堂,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立德树人的使命与初心,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在数学及其他领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 教育部.
【2】张华. 小学数学教学中量感培养的策略研究——以《1米有多长》为例[J].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版), 2023, (05).
【3】王晓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量感培养研究[D]. 河北师范大学, 2021.
【4】刘芳. 小学数学教学中量感培养的实践探索[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 (0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