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科学造就的大胃王冠军:科学不仅是知识,还是思维

科学造就的大胃王冠军:科学不仅是知识,还是思维

作者: 负反馈电池 | 来源:发表于2019-02-27 12:44 被阅读0次

01 世界上吃的最多的男人

看一下图片上的这个人,你猜他能吃多少东西?

给个提示,他身高175公分,体重75公斤。

哒哒,答案是,他可以在12分钟内吃掉了50个热狗!

他叫小林尊,是日本有名的“大胃王”,他的这50个热狗的记录是在2001年纽约“内森国际吃热狗大赛”大赛中取得的。

“内森国际吃热狗大赛”号称世界“大胃王”比赛中的总决赛。这个比赛已在纽约康尼岛举办了约40年,每年由ESPN(美国体育频道)直播,可以吸引100多万观众。

他的这个记录有多惊人呢?

2000年,小林尊参加比赛的前一年,世界冠军在12分钟内吃掉了25又1/4个热狗,而2001年,小林尊吃掉50个,将记录整整提高一倍。

这是一个令人绝望的记录,之后他连续五年获得大赛冠军,直到6年后,才被打败。

考虑到他的身高、体重和体型,要拿到这种赛事的冠军真的非常惊人。

这一张图是小林尊的参赛图片,可以看到他体型很瘦,而他的对手大都是身材魁梧的胖子。

是什么造就了这么能吃的瘦子呢?

02 瘦弱的“大胃王”

小林尊来自日本三重县,2000年,他在大学研读经济学。

平常跟女友住在一起,因为比较穷,交不起电费,常在公寓里点蜡烛度日。这天,他和女友已经交不起房租了。

女友听说有个比赛,胜者能获得5000美元的奖金。于是她私下寄了张卡片为小林尊报名参赛:那是个竞争“大胃王”的电视节目。

与普通人相比,小林尊确实胃口很好。他身高中等,体重偏弱,但小时候,他常常一个人吃完他跟两个姐姐的所有食物。

但在“大胃王”比赛中赢得冠军仍然看似不可能,看着女友恳求的眼光,小林尊决定一试。

他修过经济学博弈论,他觉得唯一的机会,是从策略上打败对手。

大赛分为四个环节:煮马铃薯、海鲜大碗、蒙古烤羊肉和面条,只有每个环节里都吃的快的人才能晋级。

小林尊事先研究了之前的比赛,发现大多数参赛者在前几轮里吃得太猛,以至于即便晋级,也很难在决赛上有出色的表现。

他的策略是节省能量和胃容量,每轮只吃足够让他晋级的分量,然后到决赛一鸣惊人。

这不是深奥的道理,但幸好大部分参加比赛的对手都是靠蛮力进食,很少有人深刻的思考。他一路杀进决赛,在决赛中,他狼吞虎咽,赢得了5000美元,改善了跟女友的生活。

尝过业余比赛成功的滋味后,小林尊迫不及待地想要加入专业行列,他把目光锁定在世界水平最高和奖金最多的大胃王比赛上:内森国际吃热狗大赛

这个比赛规则很简单:限时12分钟,吃下最多热狗的人获胜。不过比赛中,如果选手把已放进嘴里的热狗吐了出来,会被取消参赛资格。

参赛者可以自备调味料,也可以带饮料,不限品种。在小林尊参加这个比赛之前,世界纪录是令人震惊的12分钟26个热狗。

03 科学训练让他吃的最多

结果我们知道了,他横扫对手,吃下了惊人的50个,把记录提高整整一倍,而且之后五届,他都是冠军。

他到底是怎么吃下这么多东西的?

秘诀是科学。

不是我们传统认知里的科学技术,比如把他改造成变异体或机器人,或者让他吃药等。

科学,不仅包含知识,还包含思维和方法。比如,我们做试验,控制变量对比就是一种科学思维;或者正确的认识问题,试验-反馈-改进,也是科学。

作为一名经济学的研究生,小林尊成功运用科学思维和训练方法,让自己吃成世界冠军。

他首先细致观看前几届比赛,发现康尼岛大赛的大多数参赛者都是用相同的方法—或者根本称不上方法—就是一个普通人在后院烧烤时吃热狗的快进版:拿起来,塞进嘴里,从头嚼到尾,再喝口水送下去。

他们把吃热狗比赛当成是一种吃饭。

小林尊不这么想,他完全把竞争性进食跟日常吃饭对立开来,把它看作一项体育运动,虽然很少有人承认吃东西是体育运动,但实质上,它就是一种运动。

计时、开动、打败他人,这还是一种竞技性体育运动。

对于竞技体育而言,要提高成绩,就得针对性的训练、策略以及身体精神的孰练操控。

在其他人把大胃王比赛看作日常吃饭时,小林尊已经上升到竞技层面,他开始科学训练。

为了吃的更多,他指出了传统吃热狗比赛中的很多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热狗必须从一头咬到另一头吗?他很怀疑,想知道把热狗掰断后再吃会怎样。

他掰断给了咀嚼和传送食物更多的可能性,也让手帮忙做了些嘴巴的工作。这种方法后来被称作“所罗门法”——《圣经》中的所罗门王,威胁着要把婴儿分成两半,来解决两个女人同认一个婴儿为子的纠纷。

然后他又提出另一个问题:面包和肉肠需要一起吃吗?

人们都是这样吃的,软而淡的面包与油滑鲜美的肉肠是完美的组合,在一起很美味。

但比赛不是吃饭,不是为了享受美食,而是为了进食更多。小林尊发现,面包和肉肠一起咀嚼,会产生吞咽矛盾,因为肉肠是一管经压缩的密实的咸肉,基本可以直接滑入食道,但蓬松的面包既占空间,又需要多次咀嚼。

于是他开始试验分开吃面包和肉肠,先把肉肠掰成两半吃,然后再吃面包。肉肠可以像海豚吞鲱鱼一样不嚼就吞掉,但面包很难吞。多次试验后,他找到了快速吞咽面包的方法:把面包浸入水中,挤出多余水分,再把面包塞入嘴巴里。

这样有两个好处,第一缩小面包体积,第二吃湿面包补充水分,不会感到口渴,节省了喝水时间。后来他还往水里加入了植物油,以助吞咽。

这些思考和方法明显就是科学实验的模子。为了更好的反馈和改进,他用摄像机录下自己的训练过程,在表格上记录每个数据,试图发现低效环节和每一毫秒的浪费。

试验了不同节奏:前四分钟尽快吃、中间四分种放缓、最后四分钟冲刺,还是始终保持均速?

身体也在锻炼,他发现多睡觉至关重要,负重训练也是:强健的肌肉有助于进食,也能抑制呕吐。

而进食时跳动并扭动身体,也能给他的胃部腾出空间——这种奇怪的舞动后来被称作“小林尊抖动”。

还有一些要避免的情况,比如,与其他选手不同,他从来不在自助餐餐馆中进行训练,因为“这样我会不知道哪种东西吃了多少”;吃东西时也不听音乐,因为“不想听见任何多余的声音。”

上述几种方法结合后,他发现他开始进入一种升华的精神状态。在大胃王比赛中,一般情况下,10分钟内吃的很多,于是最后两分钟最艰难。但当选手无比专注时,那便成了享受,在感觉到痛苦和折磨时,他也会兴奋。

04 科学策略的普适性:对大多数选手都适用

我说说是科学思维和训练使他成为了大胃王,那有没有可能他本身就因为能吃,所以才成为冠军,而跟科学思维无关呢?

有两点理由说明并不是如此。

第一, 他平常吃的并不多

小林尊五官精致,身材偏瘦,温和的眼神、高高的颧骨,看上去很有灵气。他语气平和而有力,有记者采访他时,发现他吃的跟普通人一样少,而且家人和朋友也都证明,小林尊只是食欲好,一般情况下,只要满足生活就行,他吃的并不多。

第二,其他选手使用了他的策略后,成绩都上来了。

小林尊在康尼岛连续称霸6年后,一名美国选手,人称“大白鲨”的乔伊·切斯特纳,打败了他,接连获得7次冠军。

他俩连连交替刷新世界纪录,2009年,切斯特纳在10分钟内吞下了令人难以置信的69个热狗。

许多其他对手,包括“深盘”帕特里克·贝尔托莱蒂和“X食客”蒂姆·贾纳斯,也都打破了小林尊最早创造的纪录。

甚至女性组的选手,98磅重的“黑寡妇”索尼娅·托马斯,也在10分钟内吃下了45个热狗。

这些对手模仿了他的部分策略,而且所有人都从中增长了见识:原本认为是异想天开的12分钟吃40或50个热狗,其实根本不是幻想。

05 换一种思维看世界

连续成为大胃王冠军的他成了国际巨星。在日本,一名学生甚至在模仿他的大胃英雄时窒息身亡。

这些年来,小林尊参加了不少比赛,刷新了吃汉堡、德国香肠、夹馅面包、龙虾卷、墨西哥鱼肉卷等食物的纪录。唯一一次失手,是一个一对一电视比赛。2.5分钟内,他吃了31个热狗肠,而对手吃了50个,这个对手是一头半吨重的棕熊。

凭借这一才能和大胃王冠军头衔,他成为电视节目中的常客,2007年,小林尊收入达到1400万元人民币,超过了大部分的体育明星。

在小林尊成名的过程,他的经济学常识、科学素养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觉得人人都要懂一点科学,它跟法律和道德一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

因为,如果说

道德是人类期盼世界运行的方式,而科学就是世界真实运行的方式。


文章自荐:

《一年6万美元,普通学渣如何拿到美国博士全奖》

《江歌案-别让民意越过了法律》

《我为什么反对减负和素质教育》

《战争与股市,人性贪婪最直观的展现》

《我喜欢的那个姑娘,像武藤兰》

相关文章

  • 科学造就的大胃王冠军:科学不仅是知识,还是思维

    01 世界上吃的最多的男人 看一下图片上的这个人,你猜他能吃多少东西? 给个提示,他身高175公分,体重75公斤。...

  • 科学思维>科学知识

    上周参加了“金水区小学科学低年级教学研讨活动”。听了两节优秀的展示课,感触颇多。 现在小学科学越来越重...

  • 学习科学课有用吗?

    科学的定义主要包含: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方法、科学态度。 将“科学知识原理”转化为趣味性、游戏化、生活化的课程,深入...

  • 数学的三个发展时期——初等数学时期

    在人类的知识宝库中有三大类科学,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认识和思维的科学。自然科学又分为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

  • 从哲学看疫情—知识点笔记

    科学思维:有确定的知识,指导我们该如何做 宗教思维:行动不是基于知识,而是基于信仰 哲学思维:半科学和半赌博的结合...

  • 2020-04-30知识与思维

    今天读到《读库》的一篇文章,讲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讲到中学生课程中,对于科学知识的内容非常精细非常成体系,但是科学...

  • 《我是大医生》

    《我是大医生》栏目组 传播科学准确的健康知识,让生命行走得更久远。 脏腑篇 1.胃: ...

  • 人文科学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其中包括人文科学)和思维科学是科学体系的三大支柱,是人们认知、维护、改善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工具...

  • 《众病之王:癌症传》之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基础研究带来了新知识,提供了科学的‘资本’,它造就了使实际应用项目得以立足的‘科学基金’,基础研究是科学发展的领...

  • 论浅薄

    1.手机的多巴胺经济。2.没有科学的思维、没有科学的认知,认知眼界狭隘。3.知识不成体系,没有把知识把转化成思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科学造就的大胃王冠军:科学不仅是知识,还是思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bwx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