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一四七】反己者,触事皆成药石;尤人者,动念即是戈矛。一以辟众善之路,一 以浚诸恶之源,相去霄壤矣。
【解说】一个善于反省自己的人,他所遇到的任何事物都可成为改善自己的良药;一个喜欢怨天尤人的人,只要他的念头一转便都是可以害人的邪念。善于反省自己可以开辟通往众多善行的道路,怨天尤人却是开掘各种罪恶的源泉,两者之间天壤之别。
【我的感悟】
这段文字让我想到两个词:内求VS外求
01 内求
有人遇事后先向内探索,觉察和反省自己。看看自己内心在发生着什么,看看自己内心的需求,看看自己对这个事的影响,看看自己能做什么,从改变自己开始。正如古语“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比方说,学生课上玩手机,不听课,老师不能只怪罪学生,批评学生,要求学生,因为教与学是个互动过程。教师首先要积极主动的态度反省自己,看看课堂内容、讲法、学生学情、教学目标等是否清晰,是否了解学生玩手机的真正原因,是否能对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多一点链接,尝试多沟通,关爱学生,以便有的放矢,达到共赢。才能在一次次反省中不断修行和成长。
02 外求
有人遇事后向外求,一方面迎合他人,寻求外界认可;一方面抱怨他人,抱怨环境等,好像自己没有错,一切错都归于外因。这样的人把自己的期待交给外界掌控,关注点放在外界,越是对外人、外界不满,就会积累指责,积累愤怒,一个人就会变得更加不能接受、不能容忍所抱怨的事。还拿上课为例,如果教师认为学生上课玩手机的归因是学生不爱学习,不听老师的话,水平差、素质低等,老师不但会放大学生的原因,从而指责、批评、惩罚学生等,而且还忽略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角色和主导作用,看不到自己的成长点和成长方向,进步的道路上可能会举步维艰。
一个人遇事如果形成了内求或外求的思维模式,其行为和结果就会不同,甚至会走向善与恶的不同道路。凡事我们要懂得自己“求什么”,需要综合看问题,内求与外求要分主次,内因与外因要结合。内求是真正的、可控的成长源泉;外求是。
网图侵删——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