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消停,寒宵已霁,秋风扫过,落叶成道。如果做一个秋晨扫叶的行者,大概会有秋生的感动。近树处,有鸟声紧促,不知道它们是否相约南向,飞半个秋天,去度过一个冬日。
去往教室的路上,恰好有考试的人群进场,停留在侧的路旁,在一个矮树下。风过吹拂,树冠里传来声响,细微听觉,耳畔过往。抬头,原来是年老的生命发出声响,尽头颂歌,年轻的围困其中,听曲渡己。
经几度风吹,今夏的满眼绿幕年岁成秋,叶的离去比花的凋谢要壮美,犹如太阳的余韵,做最后的归往。不禁感叹秋季的情绪来的如此迅猛,让人猝不及防就遇见它的寒凉。添衣望之,它们露出枝丫,不同于春的喜悦,金溢的秋涩,带着些许忧愁,忆夏日的林荫,转眼闻风而散。鸟儿心意向南,许多的微生都预备藏匿,它们有它们的秋冬,只是我们看不见罢了。
今日的风已过半,湛蓝的天幕被云层填满,留出几个风口,带来秋的诉说。虽然昨夜的雨已消,但今日的风不断。心中微意,竟不知这世间万物的情谊,时光悠短,一叶成秋。
现在想起,昨夜雨前,八月十五,冷月清明,亮的极目。可能是由于时节寒凉,云层沉重,滞留于天际,可能是在等一场雨,将心情放轻,烦恼散去。但是此间的月亮不可心由,也不能看清。我更喜欢夏夜的它们,月尽而清,清晰到脉络分明。期间云意游曳,自由过往,感觉离月亮很近。如果我去到一座高山的顶端,会不会能亲手触摸到它,上面是否有神话还是现实。
上午还阴,下午似晴。但总有日光透入,来找寻什么,反正不会是我们。迎迓而来的顺时,一晃而过,我们在下方过往,经历春秋。
我是坐在一间教室的一角,这里靠窗,日光、风意正好,窗外传来一丝热闹,对面楼层之上的云,如同奶油一般流动着,带着一丝甜意。目光正对着学校的音乐厅,外面是由像镜子一样的材质铺设的,一块块映照了不同的光景,里面有人与景。自然下的一切都是美丽的,连这座建筑也是。
目光由己更甚,坐一方,观过往。
这里是底楼不同于高层的远观,今闻不同异色。教室外面走廊逾过许多人,人声时有时无,有强有弱,我并不关心。一面心中自然,一面听觉现实,心里留声,喧而又静。
午气半消,这方的云层风散己动,蓝幕遗落,留下一条云做的金鱼,有着大大的肚子,白色柔软的身体,要比现实的它们来的自由,但也不会一直如此。它们总归是云,只是平添了自己的臆想罢了。
剩下的午意,云层散去,大有澄澈天空的意味。到了夜幕回头,又重新聚集了,中间做了些许异色的梦,在正真的夜晚梦醒了。
夜色下有各似的欢愉,上面也是,出来那刻它们又成了白日的模样,空留禅寂。忽然想起了寒山禅师小诗:“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我是讲不出来它的魅力的。那就去看吧,诉一场自已的秋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