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说了,做为一个年轻人,在家里要做一个孝子,如果在外面闯荡社会,要做一个良好的公民,爱你的兄弟和你的伙伴。
“谨而信”,内心谨慎,外在诚信。我觉得可以理解为谨慎的诚信,不要轻易的对人家许诺,诺言不是简单的约定,它代表的责任。
“泛爱众”就是说广泛的爱众人,你也可以说这是博爱,你看我们儒家也讲博爱啊,不是只有你西方才有啊,但我们的博爱是有等差的爱,这个等差不是分量上的多和寡,而是践行上的先和后的次序,
我们呼吁大爱、博爱,但从不排斥你按照你自己的人际关系分配你的爱,这是人性中很自然的一部分。
后面“而亲仁”看到没有?你做到了大爱、博爱后还要特别亲近其中有仁德的人,亲近仁德的人就是你要在践行次序上有所调整。
最后是你这些很基本的修养,很真诚的情感都培养起来了,才可以学文,才学技术上的东西。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就是卜商,子子夏,孔门“十哲”之一,才学很棒,悟性极好,算是个文学科的高才生了,孔子过世后,到魏国讲学,连魏文侯都尊他为师,像当时吴起、李悝很多人才都是他的学生。
子夏先生说了:“贤贤易色”。一出场就把人搞的有点蒙,不要小看这只有四个字,可是让各家有各家的说法,让人无所侍从。我们在此列出几条主流一起研究:
第一,要说我们凡人的本性都是好色而不好贤的,如果能用好色之心来好贤心,那这个人就能贤于贤者了。
第二,我们看到一个人、学问好、修养好,本事很大,看到这样一个贤人就肃然起敬,态度也自然随之转变。(有点见贤思齐的意思,色:态度)
第三,我们择偶要看她的贤轻她的色,或者说娶妻娶德不娶色。
第四,好色是人的本性,但我们要敬重贤德内在,有如爱外在的美色一样。(就是说取老婆要重内在美如外在美)
看的我其实也有点绕,没办法我们的文化太高深,一个字能有很多意思,古代的印刷有不发达,文字只能简略,很多奥义都是口传心受,要是一碰到什么天灾人祸、外族入侵,搞个妻离子散,在爷爷那还很厉害,到父亲这差一点,再到孙子这估计就剩下一半了。所以我们的文化越走越窄,越走越偏,最终只能盲人摸象,各家唱各家了。
其实我看这几条都可以说的通,争论的焦点无非是在这个“色”字上,
《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西方人也有观点“性是人类前进的原动力”,必定这都是人类的生存本性。怎奈道不尽红尘依舍恋,诉不完人间恩怨,自古都是爱江山,更爱美人,有那个英雄好汉宁愿孤独呢?不说那雄姿英武凯撒大帝也要倾倒在埃及艳后的怀中,伟大的克林顿总统也会败倒在莱温斯基的裙下,必定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正因为这是本性,我想圣人更是不会压制人性,最多会节制。前两个意思也都可以说的通,但我更倾向后两种解释,如果你将整章联系起来解释,后面三句分别讲父子关系、君臣关系、朋友关系,都是人伦的关系,以说明所学为何,再按前两种解释的话,似乎和本章无关,逻辑上有点不通,不应该是一个文学高才生的说话风格,古人是重伦理的,《易经》以阴阳开篇,《诗经》开篇《关雎》也为男女,这里我们是否也可解释为夫妇关系更为合理,所以“贤贤易色”第一个“贤”是尊重是动词,第二个“贤”是贤德、贤惠的妻子。再有就是“易”字,有注解为轻略或替换,这样就按第三个解释走。“易”也有理解为“如”的,这就按第四个解释走。不管怎么说古人都是看重德行的,如果我们的真爱不能即贤惠又好看,那我们还是“贤贤易色”吧,必定现在很多的“色”也都是蛇精脸,蜘蛛眼,美图美颜少差别,天生丽质难寻求矣!
后面就简单了,事父母,孝顺父母,没有半点的偷懒,做你分内所当做之事。事君,致全部身心之力。和朋友交往,做到言而有信。如果这些都能做好,即便他是一个没有知识没有学问的人,我一定会认为,他是个有学问的人,懂得圣人之道的人。必定学问这东西是靠做的,不只是说说而已。
《学而》篇第六、七章我们合译为
孔子说:年轻人啊!
在家应该做一个孝子,侍奉好父母;
步入社会,应该做一个好公民,友爱兄弟,善待朋友;
必须要做到谨言慎行、诚实守信;
与各种人交往时应该充满爱意,但是应该亲近那些德高望重的人;
在履行了自己这些责任之后,
如果还有空闲和精力的话,就可以学些文化知识了。
曾子说过这样的话:
选择你的真爱时,
她应该是心灵和外在一样的美丽,
如果不能两全的话,
我们还是以她的贤德为准;
侍奉双亲应当竭尽全力;
忠于君王能够俸身尽职;
同朋友交往当言而有信。
这样的人,
尽管他没什么文化,
但我必须承认他是一个有修养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