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职场妈妈对抗焦虑两法宝——“放宽心”和“时间表”

职场妈妈对抗焦虑两法宝——“放宽心”和“时间表”

作者: 周倜 | 来源:发表于2019-03-18 00:07 被阅读0次

    常常看到网上有人发段子吐槽职场妈妈的幸(jian)福(xin)生活:

    有娃前的生活——老公:工作;老婆:工作。

    有娃后的生活——老公:工作;老婆:工作+陪娃+研究睡眠辅食+购买绘本玩具+买娃衣服+做饭……

    段子有点过于绝对,但是当妈的人,多多少少会有点共鸣——因为当妈以后,生活确实大变样了。

    过去,时间都是自己的,平时下班后,想娱乐、想学习充电,都是自己说了算。喜欢安逸的小幸福,就可以和老公看看电影、和闺蜜逛逛街;享受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就可以在家读书、写作,感受进步带来的快乐。

    当妈后,时间都被娃占据:母乳喂养时,几小时一喂奶是必需的,即使上班,也需要扛着背奶装备;下班时间,各种陪伴更是会占据大量时间,如果娃睡得晚,这一天什么都没做,就这样过去了。 

    所以,我们也经常听到职场妈妈的心声:

    平时工作多,下班也需要加班整材料,一做就是一两个小时,孩子需要妈妈陪伴才能更好的成长,我却陪伴得不够——焦虑。

    在孩子身上付出的时间很多,必然会分散工作精力,很难像生娃之前那么随叫随到,做工作也没法做到完美,这样未来的职业前景肯定不乐观——焦虑。

    带娃和工作,就像天平的两端,总是很难平衡。有时候越想越会觉得不平衡,为什么当职场妈妈要这么辛苦?

    其实对抗焦虑也是有办法的,最近听了罗胖的跨年演讲,也读了晴妈郝景芳针对这个问题的文章,有了一些感触,总结起来就是两大法宝——“放宽心”和“时间表”。

    一、焦虑的妈妈如何“放宽心”?

    几乎每位妈妈都很爱自己的孩子,想让ta的未来有成就、有人爱。

    陪伴孩子,是为了给他快乐的童年,帮助他养成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学习能力;努力工作,是为了给孩子稳定的物质基础,在面临“学区房”“出国求学”等问题时能有强大的经济基础——感觉做到这些,孩子就有了幸福的保障。

    所以,很多妈妈工作忙没时间陪孩子,工作时可能也没法好好安心;陪孩子时想着工作,陪伴的质量也不见得很高。

    不过,认真想一想,是否少一点陪伴,孩子就一定没法好好成长了呢?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孩子就一定没法上好的学校了呢?

    再往下想一想,即使一切如我们所愿,上了好的学校,就一定会收获幸福的人生吗?

    所以,我们的这些想法,表面上是“为孩子”,实际可能还是“为自己”,为的是在心中打造一个“完美妈妈”的形象,让自己面对孩子不愧疚。但是这些想法,反而可能让我们更加焦虑,因为很多时候可能会有这种错觉,如果我没有做到这些,我就不是一个好妈妈,我这样会耽误孩子的未来的。

    这样其实是对自己没信心,也是对孩子没信心。

    因为天下并不存在完美的妈妈,也不存在完美的孩子。人生并不是数学公式,满足了“努力、奋斗”的条件,就一定可以画上“幸福人生”的等式。

    我们很忙,陪伴孩子的时间少,那就陪伴孩子的时候更专心一点,让他感受到你的爱;我们要照顾家庭,没那么多精力把工作做到百分之百的优秀,那就告诉自己,我已经尽力了,确实只能做到这样。

    放下对“完美自己”的执念,不要对自己太过苛责,也不要对环境有太多怨念;因为其实任何时候你都有选择,而不是“被迫的、没办法”。

    选择了多陪伴孩子,并不是因为“没办法,老公不陪,只有我来陪”;而是你觉得“陪孩子”这件事,对你来说比别的事情更重要。其实“少陪孩子多做自己的事”也是一种选择,只是你觉得这种选择对你来说更不容易接受,对吗?我们是自己做了最优的选择呀。

    所以,我们无论是选择多陪孩子,或者选择多工作,都可以更积极的面对自己的选择。放宽心,只要你爱孩子,并学习如何用正确的方式爱他,那并不会因为少陪了几个小时,孩子的未来就不幸福。

    再说,人生本来也不可能永远都那么如意呀。

    二、不知道该如何选择的时候,按心中的“时间表”走就好了

    罗胖在跨年演讲中,把人群分成了两类:做事的人,和不做事的人。

    在他眼中,不做事的人喜欢问一些务虚的问题:比如职称妈妈怎么平衡家庭和工作呀?而做事的人可能根本不会想这么多,她会根据事情的重要、优先级去选择。比如孩子发烧了,那肯定是陪孩子,就不加班了;公司有个重要的会议,那就托付家人多照看会孩子。在做事儿的人面前,就是一张时间表。

    我对这个观点,大部分同意,小部分不同意。

    我感觉,能问出这种看似“务虚”问题的人,不一定就是不做事的人。他/她可能只是没有经历过这种生活,无法想象而已。比如,未婚女生就常常会问已婚朋友这种问题,因为她们还没有需要平衡家庭和工作的经历。

    不过,对于“时间表”这个问题,我是特别同意。

    前段时间,我每天都很忙,回家不是在整理医院的杂务工作,就是备课,再就是学插画课、画作业。每天时间都安排的满满的,几乎没时间陪孩子。孩子常常在书房门口敲门叫我出去,但我被deadline卡得死死的无法抽身。这让我心里很难过,而且自己做事状态也很差。想想那时候的问题,就是任务的优先级和做事的时间表没有弄清楚。

    吴军在《谷歌方法论》里,把事情分成了两类:一类是必须自己做的,一类是可以别人做的。比如去菜市场买菜,就不一定非得自己做;但是去接丈母娘过生日,就必须自己做。

    还有一个著名的四分法:重要并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把这两项原则一结合,就豁然开朗了。

    回想一下,讲课这件事很重要、很紧急,而且必须我来做,所以备课是必须的;学插画课也很重要,但不那么紧急,但也是必须我来做;陪孩子的事很重要,相对不那么紧急,而且是我喜欢做的;一些杂务性的工作,虽然紧急,但不重要,而且换谁做都一样,就可以适当地跟团队协商,能否转交团队中其他人来负责。

    这样一梳理,就瞬间明朗。摆在面前的事情,也不再是乱糟糟的一团,而是可以根据重要、紧急程度依次划分。

    每天面对的不是让人头疼闹大的“我又要做这个,又要做那个,好烦”;而是“先做A,再做B,把C协商转交,有时间就再做做D”。工作和生活就不至于那么被动,掌握好了任何工作的节点,无论工作还是带娃,也会从容一些。

    “放宽心”,把压力降下来;排好“时间表”,让生活主动起来。并非这样我们就可以成为理想的妈妈了,而是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接受不完美的小孩,计划让我们有安全感,计划外的惊喜才是人生的常态,不是吗?

    祝我们都能成为爱自己的不完美妈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职场妈妈对抗焦虑两法宝——“放宽心”和“时间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cap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