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儿子高考完,给他配置了一部微软当年最新款的笔记本电脑,总花费约14000元,对我们这样普通人家来说,算是不错的大件了。高考成绩公布后约一周,儿子要返校办理毕业事宜兼谢师。
记得返校头天,儿子兴高彩烈地对我说返校时要拍照、存一些资料,所以他要带上新买的笔记本电脑,听他这样说我当时就急了,心里立刻担心起来:这么贵的笔记本,小孩毛手毛脚的,带出去万一损坏多可惜,要阻止他带去学校。于是着急的话语冲口而出:"这么贵的电脑带上跑来跑去不小心碰坏了怎么办?”感觉分量还不足以说服他,等不及儿子说话,我又紧接着说:“要是弄坏了我们可再不管了!”着急着说完,一抬头就见儿子脸上的兴奋表情已无影无踪,取而代之是极其不悦的神色,并随之抛来一句冷冰冰的话:"你在威胁我吗?”,然后转身去了另外房间,不理我了。我感觉到儿子说的话里有了明显地火药味儿,其实我本意该是希望他细心管理、爱惜好贵重物品,一着急冲口而出的话,让他这样生气,我随之一愣竟也不知说什么好了,本来轻松愉悦的氛围变得僵住了…为了让自己有个台阶下,我干脆扭头先做其他事了,一会情绪平静些想想:这台电脑本就是买给他上大学带走的,并且录取他的大学在千里之外的外省市,现在却又担心他带去离家这么近的学校会不小心损坏,我內心该是有多矛盾呀;再反复琢磨下自已说的话,恍然悟出这句话背后的深层意思就是“我不相信你有管理好自己物品的能力”…想到这些恍然明白了儿子生气的原因,感觉到这种语言隐含的内在不信任、不确定的焦虑情绪,儿子一句话点醒我,自己说的话表达多不恰当呀,于是牢牢记住并提醒自己以后避免再说这类话语。
![](https://img.haomeiwen.com/i16823955/bf36e8b1f668d694.jpg)
从那以后,我和同学们相处时,就改为用积极的、给予信心与引导解决问题方法的语言与同学们交流,最大限度减少或避免说含威胁不信任意思的语言。例如我希望同学考出好成绩、有目标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我不去说:“成绩不好假期别想开心放松…"等,而是换成“要想有好成绩得从哪些方面抓起?比如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等等;想想看如果找到错误并改正过来保证以后不再错,考试成绩是不是就会一次比一次提高啦…"等等,总之,我希望同学们能从语言中感觉到信任、从中得到方法的引导,学习时能保持积极、轻松的情绪状态、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这就是我所愿!
你的 生活中,有没有对自己孩子说过"期末考不好假期就别想出去玩、考不到95分以上就不要看电视、写不完作业就不要吃饭…”等等包含威胁意思的话呢?如果有,就改改吧,孩子能经常得到父母的信任与正确引导,是孩子成长的最大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