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浅谈高效课堂与问题式导学案

浅谈高效课堂与问题式导学案

作者: 通化662黄殿云 | 来源:发表于2019-10-10 08:18 被阅读0次

    谈到高效课堂,可能很多老师会跟我一样有一种误解,认为高效课堂就是指“高效率”,说白了就是一堂课教师教授的知识是否达到最大化。当我拜读了张海晨和李炳亭两位老师撰写的《高效课堂与导学案设计》一书,瞬间觉得以往教学中自己思想上的狭隘,教学操作中的一些弊端。作为教学,有“教”又有“学”,“教”在前,说明这是一个前提,一个过程,一个铺垫,“学”在后,说明这才是关键,是结果。传统教学里,我们老师更多的关注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所以高效课堂不能片面的理解为老师的“高效率”,而应该更多的思考“高效益”“高效果”。教师“教”的效果,永远不能代表学生“学”的效果,站在新课程改革的当口,我们每一位教育者都应该重新审视自己以往漫长的教学生涯,去探求好的教育,好的教学,好的课堂,让自己的教学,每一堂课都注入新鲜的血液,教育教学一直在路上,绝不停歇。叶澜教授曾有一段话:已有教学理论传统之长,深入实践主根之深,形式硬壳之坚,传习的可接受性之强,都是今日教学改革面临着强劲的真实“对手”,教学改革要改变的不只是传统的教学理论,还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这几乎是等于要改变教师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其艰巨性不言而喻,但是又迫在眉睫。下面我就读书所学内容浅谈下问题式导学案的“由”“来”:

    一、传统教案的流弊

    所谓“教案”,指教师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编制的教学具体方案,也可以称为“课时计划”。长期以来教案一直是教师教学,学校管理,教育督导部门检查都绕不开的话题,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案更是成了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所以对传统教案也有重新审视的必要,那么导学案也就应景而生。

    (1)传统教学最终被异化为教师“教教案”

    “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三中心”,过分强调了教师“教”的地位,而忽略了学生的“学”,这是一种适于教师“传授”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形态,教师把教材搬进教案,把教案搬进课堂,搬上黑板,同时让学生搬进笔记,搬进作业,搬进考卷,这些仿佛都成了题中之意,应有之举。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是对教材和教案负责,学生只满足于完成考卷和获得标准答案。“三中心”的教学,告诉我们学生只是“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学习固定的知识”,殊不知,如此发达信息的网络时代的到来,深刻而神奇的改变着我们的世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学习已经不受时空限制,人们完全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知识”,就如同这个暑假我们遇到的cctalk,结识的互加计划。一个人知识再多,比起网络来,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一滴水与一滴水之间的差异可以忽略不计。如果教师还在用过去的知识,教现在的学生,培养未来人才的话,这样的结果只能是“人财两空”。

    (2)以教案为本位的课堂成了教师演出“教案剧”的秀场。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由“教教材”进一步退化,演变为“教教案”。于是教案在传统的课堂上就被至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从导入新课到明确学习任务,到新课讲授,到环节过渡,再到课堂上的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具体设计等都要越详细越好,甚至于教师会把自己在课堂上说的每一句话,回答的每一个答案都原原本本的写进教案里,即使在课堂上出现学生未按教师预设的情况回答,教师也会想方设法“引导”到预设的答案上来。回忆刚毕业的时候参加组内公开课,尤其三校教研时,真的如上面写的一样,想要说的每一句话,想要做的每一件事,都写在教案里,一遍遍得看,一遍遍的背,才觉得胸有成竹。但是现在回想起来,这样的教学实际上就变成了“教案剧”,成了教师自我表演的独角戏,剧本就是教案,课堂就是教师作秀的秀场,讲台就是教师演出“教案剧”的舞台,教师在台上是“主角”,学生充其量算是个“配角”,很多学生成了不起眼的“群众演员”,这也就是课堂上总有学生睡觉的主因,教案的设计并未考虑到学生的存在感,纯属“目中无人”的备课。被忽视,被忽略后的自暴自弃成就了越来越多的后进生和问题学生。

    (3)以教案为本位的教学是封闭式教学,最终导致僵化。

    以教案为本位的教学是封闭的,是教学之前备课的物化产品,封闭性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这样的课堂不会有真正有效的生成,更不会使课堂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即便是学生哪里有了些生成的想法和创造的意念,也会被教案这只“无形的手”所控制,进而被扼杀在萌芽里。教学的本质原本就是交流,是互动,而以教案为本位的教学,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存在,教学过程被简化到纯粹执行教案的过程。这样的课堂必然使学生有口却不能辩,有眼却不能看,有耳却不能听,有手却不能动,封闭必然导致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只有开放才能搞活,才能让课堂焕发生命力,找回原本属于自己生命的快乐和幸福!

    (4)写教案被等同于备课,等同于上课

    教案本是备课内容简要而有序的记录,是支持教师上课的范本。简单来说,教案是教师备课形式的文本记录,无论备课也好,写教案也罢,都只能是课前的一种预设过程,与实际课堂是有一定差距的,它绝不能代表上课,备课的内容和涉及的范围要大于上课内容,而课堂上自然生成的问题又是备课和写教案无法完全涵盖的,他们之间不能完全等同,教案仅仅是备课中有形的结果性的反映,教案的预设更难以应付课堂上丰富多彩的生成,我这里只是谈利弊,不是反对写教案,反对备课,而是呼吁要转移重心,备课不仅要“备书”,而且要“备人”,教案以“教”为设计中心转向以“学”为设计中心。备课也好,教案也好,起目的都是为了寻找一条提高教学效益,打造高效课堂的途径。对于那些把写教案变成抄教案,先上课后补教案应付检查的,只能说是对教学的极大嘲讽,也是教育的退化!

    正名“导学案”

    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曾这样表述其教育思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为了探求好的教育、好的教学、好的课堂,这种改革的步伐好像一直没有停止过。过去的教学研究更多的是研究教师“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应对应试教育又研究“考什么”、“如何考”的问题,然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变化,促使我们更多的去关注学生的“学”,研究学生“学什么”、“如何学”、“学的怎样”的问题,让老师少教甚至不教,让学生的学习能勤于自主、善于合作、乐于探究、勇于创新,最大限度的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永远都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一切的教都是围绕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一切促进学生的学,一切有利于学生的学”来做的。那么在这种大的呼声,大的背景之下,“导学案”应运而生,导学案是高效课堂的必然产物,它是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产物。这也仿佛预示着“教案”这种传统意义上的备课产物即将终结它在传统教学中的“历史使命”,而“导学案”作为一个承载并推动现代课堂发展的新生事物,会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管理者和一线教师的重视。导学案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为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由教师根据课时或课题教学内容,通过教师集体或者个人研究设计并由学生参与,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师生互动“教学合一”的设计方案。导学案是集教师的“导案”、学生的“学案”、“练案”(分层次训练)和综合性评价于一体的导学性文本,它是高效课堂教学理念下教师为学生进行学习设计的产物,被形象的比喻为高效课堂上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方向盘”、“导航仪”。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高效课堂与问题式导学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cbl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