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隐士,或藏之于市井,或匿迹于世外,但偶尔也会显露锋芒,出山行仁义之道,解救天下苍生。
《瑯琊榜》是我喜看的一部电视连续剧,梅长苏苍白又飘逸的身影出现于江湖一叶扁舟之上,他忧郁的眼中总是闪烁着深藏、内敛又有谋略的幽深微亮,不够勇猛但够坚韧,如基督山伯爵一般,要用谋略为作恶者铺一条毁灭之路。当然,他最吸引人之处莫过于开篇的“瑯琊榜首麒麟才子”之论,在他的好友江湖一哥的力荐之下,成为榜首才子,为太子与誉王争夺的目标。他的出山为“先期造势型”。其实诸葛孔明亦如此,如非造势其前,岂有三顾之恩。
话说孙悟空出山的方式是“石破天惊”式,从石头里一蹦出来,就惊动了玉帝。从海外求仙,到硬闯龙宫得如意棒,入地府强销生死簿,到天庭因被小看只任了个微末小官而反出天庭,打出“齐天大圣”的旗帜,可谓“步步惊心”,直至再上天庭,造反天庭,被如来封印“五指山”下,才算完成整个“出山”过程。从一开始即诠释了他的一生必然“惊心动魄”。
赵国平原君门客毛遂则是用一种自荐方式出山,有些卑微,且令人讶异,毕竟,由他人举荐更容易让人接受,而这位由于不被人待见,只能自己举起自己的名字,告诉人家“要不我来试试?”毛遂不负重望,在与楚王的谈判中,充分利用自已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楚王,发兵救赵,解了邯郸之围。这与苏乞儿当丐帮帮主时的出山方式十分相似,苏乞儿尽管已得了丐帮长老亲传的睡梦罗汉拳,仍然长期“躺倒”姿态,被认为是扶不起墙的烂泥,就这么一摊烂泥却自告奋勇,主动争夺帮主之位,打败一帮丐众,但却出了意外,打狗棒折了,人家这位还用了“迷信下大神大法”蒙混过关,顺利当上丐帮帮主。从武状元的跌落神坛受尽凌辱再到当上帮主东山再起,可谓一波三折,两次出山,两种结果,层级不同,表现不同。
而我们熟悉的超级军师刘伯温的出山有些失意,前几次仕元,不得重用,辞官归隐,而朱元璋却对他青睐有加,终于仕明而起,献时务十八策。
纵观各色人等的出山方式虽有不同,但却是个人努力的结果,大多先要有被埋没的失意经历,而后才有雄起平天下的能量加持。人言大佛要历千般苦才能得成正果,或即此理了。
清晨书此短文一笑而起。
(聊城市档案馆 张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