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享,开启一切
在一个内容分享,终身学习的时代;好的内容越来越多,优秀的知识提供商也不断涌现;作为一个综合运营提供商,我们想将所吸纳的商业知识、商业故事、之后的服务案例,以这个平台分享给大家;
为何要谈商业?
商业智慧的伟大之处是,它和我们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商业构建的世界里。无论是交一份房租、买几只股票、在超市买一斤水果,用点点租或者creams订一间办公室,你都在和这个商业世界发生着关系。了解商业,你就会对我们置身的这个世界有更真切的感受、更底层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商业智慧就是人生的智慧。智生活Intelife,英文里是intel+life 构成;所以第一篇文章选择我们崇拜的公司——Intel英特尔;
英特尔,现代科技公司奠基者
英特尔可以说是现代科技公司一个奠基者式的角色,是一切的开端。不管你觉得苹果、Facebook、Google、微软、亚马逊、特斯拉等等这些公司有多么厉害,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英特尔,就不会有这些公司。而且这种影响,不只是从半导体到个人电脑到智能手机这种产品层面的,还包括 管理思想、团队组织架构、公司文化的影响 等等。
有这么一个小故事:
在创立英特尔的时候,有几个核心团队的成员就在汽车旅馆里办公。当时他们需要一个工作台,但是大家都不知道要多高,于是其中一个人就拿了几本电话号码簿摞在桌子上,直到碰到自己的肚子位置差不多的时候,他和同事觉得,“嗯,这个高度合适”。后来这个滑稽的工作台就成了今天的工业标准。
今天,我们就先从英特尔的诞生讲起。英特尔的诞生,有三个关键词最为重要: 八叛逆、仙童公司和硅谷 。这三个关键词同时被三个关键人物串联了起来,分别是: 威廉·肖克利、鲍勃·诺伊斯和戈登·摩尔 。后两位也是英特尔的创始人,之后的专栏里你会对这两个名字越来越熟悉。
一、八叛逆
八叛逆,实际上就是八个背叛了自己老板的员工。当然,这八个人有着足够的理由去这么做,不然他们也不会青史留名。
他们背叛的老板叫威廉·肖克利。肖克利是一个大牌的物理学家,自己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而他在工业界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协助发明了晶体管。晶体管也是我们电脑和手机处理器上,用到的最重要的一种材料。
肖克利当时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机遇,就是以 “硅” 为原材料的晶体管,即将成为整个行业的未来,于是他决定招聘一些优秀的年轻人一起来做相关的工作。由于肖克利名气太大,结果邮寄来的申请铺天盖地,最后他选了八个他觉得最厉害的人来给他打工。其中就有刚才提到的,鲍勃·诺伊斯和戈登·摩尔。
上图中间为肖克利。另外两位是与他同时获得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巴丁、布拉坦。该奖项为表彰他们对半导体和晶体管效应的研究与发现。
但是现在看来,肖克利这样一个天才,实际上是一个颇有悲剧性的人物。因为他的专业水平非常高,但是情商和为人处世的能力实在是太差了。可以说,你能想象到的一个老板具有的最糟糕的品质他都有,狂妄自大、独断专横、蔑视下属,丝毫不懂如何运作一家公司,更不懂得如何激励员工。
有一个很小的例子:肖克利每过一阵就要求员工接受测谎仪的检查,生怕他们干了什么对自己不利的事情。这种行为现在看起来特别可笑。
果不其然,他雇佣的这八个年轻人很快就受不了他了,肖克利最害怕的事情变成了现实。这八个人决定要离开肖克利的实验室,自立门户。
二、仙童半导体
于是我们来到了第二个关键词,仙童公司。当时还没有风险投资行业,这八个人的第一选择是找一个愿意整体雇佣他们八个人的大公司。
当时有一个做投资的朋友一直在帮助他们,这个人叫 阿瑟·洛克 。他后来被人称为 “风险投资之父” ,我们讲到苹果公司的时候,会把风险投资行业的历史给你梳理一遍,到时候,我们还会提到这个名字。
阿瑟·洛克帮他们联系到了仙童公司( Fairchild )。仙童实际上是一家靠做航空摄影和新型飞机起家的公司,老板骨子里也是个冒险家。当时八叛逆之一的鲍勃·诺伊斯,发挥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强大的演讲能力,高瞻远瞩地描绘了一番晶体管为什么即将改变整个世界,结果两边一拍即合。仙童公司决定投资150万美元成立仙童半导体公司,算是仙童的全资子公司,并且5年以后还可以将其买断。
这种架构其实现在看起来是不太合理的,因为如果你只是一家子公司,并且别人还能把你买断的话,创始团队就没有动力把公司做大了。
于是,这本来可以是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风险投资,变成了商业史上最伟大也最令人唏嘘的一次分手。
图为当时的“八叛逆”,又叫仙童八人帮。
仙童半导体成立初期,鲍勃·诺伊斯已经显示出了伟大企业家的素质。公司成立以后,他立刻非常冷静地做了三个判断:
首先,作为一个创业公司想要活下去,一定要尽快推出产品,打向市场;
第二,晶体管是硬件设备,大公司的大工厂一定有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所以初创公司想要存活,一定要研发出一种革命性的、超低成本的新工艺才能和大公司竞争;
第三,应该一上来就搞定最大的客户,这样才有一种标杆效应,客户才会源源不断地到来。
可以说这三个判断是非常精准的。根据这三个判断,鲍勃·诺伊斯将团队分成两个小组并各自委派了一个负责人,让他们互相竞争,来研发最新的制造工艺。仙童的技术人员果然不负众望,发明了一个叫做 “平面处理” 的新工艺,这可以说是20世纪最伟大的技术飞跃之一。
依托这一工艺,仅仅三个月之后,仙童就推出了第一批产品,诺伊斯决定直接去找当时最大的客户去推销,那就是蓝色巨人IBM。结果诺伊斯再一次发挥了他强大的说服他人的能力,搞定了IBM。仙童半导体一下子就成为各种大客户,包括美国军方的重要供应商了。
到这儿你可能觉得,事情看起来形势一片大好,可是英特尔怎么还没出现呢?别急,科技行业的变化总是非常迅速,马上转折点就要来了。
首先,仙童内部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这个问题主要来自于总部。当时大家对科技公司都没什么概念,而且仙童半导体也不过是一家集团下面的子公司,所以仙童还是用特别老旧的方式去管理,比如把子公司的利润抽调出来大部分,去支持其他业务的发展。这种陈旧的机制,是无法满足这么一个生机勃勃,即将变得非常伟大的公司的。
而外部来看,电子产业也开始进入周期性的衰退了 。今天大家可能已经比较习惯了,科技行业每过三四年都要有一个小周期,可能前一两年还很火热,但很快就进入寒冬。但当时大家没有这个概念,都对未来特别乐观,尤其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简称 NASA )正在计划登月的事情,所以大家拼命生产各种半导体元器件,一下就产能过剩了,于是整个行业立刻进入衰退期。
内忧加上外患,仙童半导体开始盛极而衰,大批的人才开始出走。诺伊斯也决定离开仙童。这时候,之前提到的“风险投资之父”阿瑟·洛克对诺伊斯说,如果他带上另外一个“八叛逆”的人一起成立一家公司,就帮他融资,给他找钱。而诺伊斯带上的这个人就是戈登·摩尔,那个发明了“摩尔定律”的摩尔。
三、英特尔诞生
诺伊斯和摩尔出走之后,带着一帮老同事成立了一家新公司。这可能是现代科技史上最重要的一家公司,它的名字当然就是英特尔。
英特尔的创立还标志着另外一个里程碑,就是 “硅谷” 这个词的由来。
当时仙童半导体迅速倒塌,于是其中包括诺伊斯、摩尔在内的无数员工都出来投身于创业的大潮,并且这些人创立的都是以“硅”为核心材料的半导体公司。于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的时候,美国西部湾区的圣克拉拉( Santa Clara )这个地方,就充斥了一大批半导体公司,而且几乎每家公司里都有从仙童出来的人。1971年的时候,一个叫《电子新闻》的小报派了一名记者来报道这种新潮流。这个记者在报道中常使用的新闻电头是,“今日报道来自:美国,硅谷( Sillicon Valley )”。
就这样,硅谷这个引领了人类近五十年科技大航海时代的地方,就正式诞生了。
知识源于分享
来源文:《张萧雨-商业经典案例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