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孝文为什么黑化得那么彻底?
白嘉轩和鹿子霖靠家训支撑着,白灵、鹿兆海和鹿兆鹏各有各的信仰,黑娃的思想没有依靠,他总是被别人左右。
只有白孝文是个例外,他的人生信条,完全是从自己的人生经历中总结出来的。
简单来说就四个字:活着+权力。
一、前半生:被利用、被抛弃
白孝文在白鹿原的时候,其实活得很窝囊。
鹿子霖恨白嘉轩,却通过害白孝文来报复白嘉轩。鹿子霖的计谋太复杂,白孝文根本就识破不了。
鹿子霖先是让小娥恨白嘉轩父子,接着让她拖白孝文下水,然后再把孝文的丑事故意透露出去,让白嘉轩气昏在小娥门前。
孝文历来只知道顺从。他父亲已经规划好了他一生的道路,他就是有自己的想法也派不上用场,更何况,那时的他,根本没什么自我意识。
他轻而易举地就落入了鹿子霖的圈套。
小娥都知道他是无辜的,可他的族人没有人相信他。之前他还是族长的接班人,可他犯了错以后,就成了人人唾骂的罪人了。
那个祠堂,曾经他在里面是何等的受人敬重。而如今,他被打得遍体鳞伤,又被捆到了树上。
这还只是父亲惩罚他的第一步。接着,他就被迫和父亲兄弟们分了家。他就像一个没用了的棋子,被人弃之不管。
一切好像是理所应当的。犯了错,就该被父亲抛弃。父亲的理由也很充分,因为孝文丢了他的脸,辜负了他的期望。
也就是说,之前孝文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父亲的脸面,就是为了满足父亲的期望。他的人生,好像只是父亲的附属品。
忤逆了父亲,一切就不再属于他,他只是个一无所有的失败者。
后来,老天爷都要把他逼到绝路。闹了饥荒,他连饭都没得吃了。那时他还是习惯依赖父亲,低声下气地跟父亲要粮食。父亲还是拒绝了他。他又去求祖母,可父亲连话都不让他说:“你就甭开这个口。”
二、觉醒:自己要好好活着
他再也不指望这个家了。白鹿原上就小娥不嫌弃他。他俩都是被众人所不齿的,于是,他就躲在小娥的窑里。
他把一切都给了她。所有的房子和地他都卖了,就连家里装粮食的瓷缸和板柜他也卖了。老婆饿得浑身浮肿,他也不管。他宁可看小娥流水一样得花钱,也不给他老婆一口饭吃。
钱花完了,他就去讨饭。世人的冷眼与嘲讽他要忍,腐败的食物他要咽,野狗把他咬了,鹿三又让他去抢舍饭。
他已经被命运踩在脚下了。但是他得活着。
那坚强的生的意念,让他从人生的困境中重新站了起来。从此之后,“好好活着”就成了他的人生信条。
“好好活着!活着就要记住,人生最痛苦最绝望的那一刻是最难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熬过去挣过去就会开始一个重要的转折,开始一个新的辉煌历程;心软一下熬不过去就死了,死了一切就都完了。”
靠山山倒,靠水水流,他只有靠自己。于是他变得冷酷无情,任何阻碍他,让他有危险的人,都是他要铲除的对象。
有人说,后来的白孝文好像鹿子霖。可鹿家的报复心强是祖传的,而白孝文的狠毒可不止报复那么简单。为了活着,他可以做任何事。他可以不报复一个人,只要那个人有利用价值。
无底线,就是他活着的方式。
三、后半生:彻底黑化
既然他的信仰是活着,那用什么方式活着,就不重要了。
以前白嘉轩的仁义道德把孝文束缚得寸步难行,连在族人面前丢脸了,孝文都觉得没办法活人了。而后来,他什么都不管了,于是就无所不为。
他本可以等张团长想好了再劝他,这也是鹿兆鹏指示的,可他嫌张团长啰嗦,直接让他去见了阎罗。后来,他脸不红心不跳地向上级邀功,完全窃取了黑娃的功劳。
于是,他成了县长。
朱先生让大家“学为好人”,可是他也曾写下四个字“好人难活”。白灵、鹿兆海这样心思纯净的死了,像白孝文这样泯灭人性的,倒是飞黄腾达了。
可鲁迅先生说过:“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但是战士已经战死了,不再来挥去他们。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永垂不朽的声音,因为它们的完全,远在战士之上。”
白孝文以为他是浴火重生,其实他后面营营苟苟,损人利己,倒不如当日就被野狗咬死在土壕里来得干净。
倘若当日白嘉轩能宽容他,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帮他识破鹿子霖的诡计,让他重新做人,我想,白孝文也不至于变成这副模样。
旧社会里无情的家庭,把孩子当成利用的工具。顺从便是孝敬,不从便是逆子。孩子若要做自己,便只能先去流浪。随便生出个什么信念,也没有能力辨别,统统视若珍宝,当成自己的人生信条。
对了,只是侥幸。错了,就毁了一生。
白孝文被白嘉轩抛弃后,白孝武又成了族长的接班人。当众人苦于瘟疫,希望给小娥建庙的时候,孝武心慈手软,也向父亲请求。白嘉轩讨厌他摇摆不定的样子,要不是孝义实在不是做族长的材料,他必定会像当年抛弃孝文一样抛弃他。
白嘉轩的狠毒磨灭了孝文心里的温情。孝文后来只相信自己和权力。他对孩子也是冷酷无情的,孩子跑了他也不去找,还漫不经心地调侃他几句。
无情的家庭,孕育出的恶果,很可能会流落到世间,留下罪恶。
现在个别的父母,孩子出息了便以他为傲,孩子失败了便以他为耻。这样的结果,便是逼着孩子去追名逐利。其实,不管孩子是否有出息,他只要堂堂正正地做人,在事业上知道努力就足够了。与其逼迫,不如多理解、宽容。当然,这也是题外话了。
下期可能会解读王安忆的《长恨歌》或杨本芬的《秋园》,感兴趣的话可以关注~
喜欢本文的话可以点赞或转发,谢谢大家的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