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快三岁了,到了可以报兴趣班的年纪,最近发生的几件事改变了我对兴趣班的看法。
起因是放暑假,原本不想给女儿报暑假班,本想幼儿园放假后就把她送到姥姥家,姥姥家在农村,让她体验一下农村生活也好。
结果上周带回去体验了两天发现,如今的农村跟我小时候已经千差万别,带孩子到哪儿玩儿也成为麻烦事。
如今孩子变少了,再也不像小时候,寂静的午后,孩子们在村里到处乱串。现在家家都有院墙,大门关着,孩子们不见踪迹。
再加上女儿不在姥姥家生活,也没遇上同龄的玩伴,带到姥姥家的玩具很快就玩腻了,这让她觉得姥姥家很无趣,吵闹着要出去玩,可是天气炎热,太阳当空,也的确没有很好的去处。
那要不就带回家让奶奶带两个月,最后一问同龄的几个小朋友家长才知道,他们都给孩子报了暑假班,眼看平时的玩伴都上课去了,报暑假班反而成为最简单的处理方式。
原本我坚定不报暑假班,最终在现实面前妥协了,跟其他家长聊天发现。如今的暑假班已经成为孩子的乐园,跟以往的补习班又有了不同的意义。
即使有大人的陪伴,但是孩子还是更喜欢跟小朋友一起玩,有孩子的地方才是乐园,与其每天带她去游乐园,不如把她送到孩子们都在的地方。
朋友的孩子比女儿大三岁,她也说要给孩子暑假报托管班,一方面是同龄孩子都在里面,另一方面是省心省力,大一点的孩子对陪伴的需求更多。
如果不让孩子看电视,总要给他找点事儿做,单纯让他自己玩玩具玩半天,那恐怕是不可能的,小小年纪他也会觉得无聊,哪怕是做游戏也要有合适的玩伴,否则根本就玩不起劲。
后来她说其实兴趣班也是这个原理,它存在的意义不只是培养特长,而且一种陪伴孩子的方式。比如上学后,面对繁忙的学业,兴趣班反而成为孩子们放松的地方。
育儿博主年糕妈妈曾说过:“90%的兴趣班终点就是半途而废”,大部分家长看高了兴趣班的价值,其实真正要培养一个拿得出手的特长需要花费很大精力。除了花钱还需要家长大量时间陪伴,任何光鲜背后都是日复一复的枯燥练习,一般家庭都会觉得学业压力大得时候,兴趣班要自动让路,如此看来何必在一开始的时候期望过高。
兴趣班一部分是家长意志的投射,想让孩子成为多才多艺的人,可是多才多艺的背后意味着大量的付出,否则周杰伦也不会在歌词里写到“小朋友你是不是有很多问号,为什么别人在看漫画,而我却在学画画,对着钢琴说话”。
这样说来找到兴趣班的真正意义也就不会过分鸡娃,时代发展,兴趣班已经成为当代孩子的游乐园,由一个老师把孩子们组织起来,玩特定的游戏,如果还能够学到一丁点知识那可算是惊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