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比你更宽阔的河流,爱涅塞?有没有比你更亲切的土地,爱涅塞?有没有比你更深重的苦难,爱涅塞?有没有比你更自由的意志,爱涅塞?
一个平凡得无法再平凡的世界,平凡得如同叶尼塞河岸边的一颗鹅卵石,但若偶尔被人拾起并轻轻拂过,万年来自其身边刷过、磨平其棱角、雕琢其美丽花纹的不尽之流水直淌入心。
路遥是一位伟大的作家,用历史中一个42年的瞬间,为之后的漫长岁月奉献了《平凡的世界》这部鸿篇巨著。而今晚的陕西人艺,用210分钟,又在这部巨著的右下角加上了一个时代的注解。
孙少安
少安是一个平凡的西北汉子,生在一个农耕文明面对工业革命袭来而自我摒弃革命的年代。他爱润叶,当第一幕中他拿着润叶写给他的信捧在胸口看了又看最后被幸福灌醉躺倒在地上时,我便流泪了。他也爱秀莲,那一句“我捶死你”,饱含着一个农村男子对妻子无以言表的疼惜。
他又极其不平凡,他总在时代变化中,以一种西北汉子的坚强,去寻找自己都不知在哪里的出路。在这个寻找的过程中,他看似被动,却因对幸福的热切向往,让内心持续地发生着改变。这样的改变其实是痛苦的,痛苦到这个七尺汉子也放声痛哭,但始终未放弃。
话剧里有一个这样的细节。当润叶、少平遇到巨大的悲痛时,旁边的芸芸众生递来一个硕大的面具,主角犹豫着,戴上了面具,然后就如在黑暗中失去了方向,摸索着迈出几步后实在无法忍受,把面具摘下、扔掉,长舒一口气,又开始大步向前。但是孙少安却从来没有戴上过这样的面具,因为他真实,在真实中接受、改变,几千年的宗法文化不仅没有成其束缚,反而成为照亮前路黑暗的灯火,这也正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
孙少平
孙少平和孙少安有不一样的人生轨迹。处在变革的时代,少平选择走出黄土。他接受现代教育,用工业时代的价值观看待爱情、生活,他充满理想、情怀,善于深入思考,虽不停被矛盾撕扯着却一直主动改变,这可能也是少平所代表的那一代人最大的不平凡。
那一代人是平等接受现代教育的第一代人,他们未受出身的影响,所以成为第一批走出山沟的代表,知识取代了经验成为他们探索人生的工具,书籍取代了农具成为他们获取力量的源泉。
他们并未与过去决裂,而是在这个过程中传承和发扬,去掉时代的烙印,少平和少安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只不过以自己的方式在书写平凡的人生,在历史的剧变中积极认识这世界。
田润叶和李向前
1923年,鲁迅先生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文艺会上做了一篇精彩的演讲——《娜拉走后怎样》,分析了《玩偶之家》里最后一幕娜拉自夺门而出后的结局——不是堕落,就是回来。
但是田润叶一没有堕落,二没有回来,而是坚持着自己的爱情观。无论是去少安的婚礼上抢人,还是后来打开心门接受李向前,其实初心从未变化,也确实在不断经历后,开始寻找到自己的生活。这个世界若没有娜拉,也就永远不会有人从那个玩偶之家中走出去,甚至不会有人去拉开那扇大门。
对于向前来说亦是如此,虽遭遇车祸,却冲破了灵魂的桎梏,这也是大多数人的一生,看似平淡,却蕴含着自我的超越,愈发从世俗意义上的表象中剥出真正找寻的幸福。
田晓霞
晓霞是一只始终咏唱的画眉鸟,无珠光之闪耀,无金钻之华丽,不为名利欢呼,不为财富致敬,而是向往着自由的意志和纯粹的爱情。每一幕晓霞的出现,都是整个舞台上最缤纷的色彩。
晓霞如流星划过那个时代的夜空,带给时代的是希望和光亮。她也曾彷徨和痛苦,但就如其生命一般转瞬即逝。每个平凡的时代中,总有这样的身影,他们如火炬,燃烧着自己的青春,青春在世界上是如此的普通,却也是如此的弥足珍贵。
田福堂
田福堂是一位固执的老人,就像今天我们的父辈。面对历史的洪流,他们无所适从,看着时代一点点离其远去,充满了疑惑和不解。站在如碾盘一般的舞台上,田福堂问少平,我们过去坚持自力更生错了吗?坚持艰苦奋斗错了吗?坚持无私奉献错了吗?老人实在不理解,为什么一直在坚持的,却逐渐成为了横在他和世界之间的鸿沟?
其实老人并没有错,平凡的世界之所以为平凡的世界,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无法看到这个世界的本质,我们看到的只是时空在世界的投影,只有凤毛麟角的人可以穿过投影看到真实的世界,而绝大部分人眼中的不真实才是平凡的原因。
田福堂的目光中带着疑惑,带着惶恐,最后却笃定了起来,因为他发现,其实他还有很多类似的经历,他也从年轻走过,那种润叶和润生身上似曾相识的感觉让他明白,也只有继续不断认识这个世界,才能再一次找到存在的幸福。
王世才
王世才是一名优秀的煤炭工人,在工人群体中威望高,受人尊重,但即便是这样,也仅仅是一个平凡的人。他为了救他的徒弟而死,那是一个伟大的瞬间,可能这样的离去自己也不曾想过,但终究离去了。
他也爱老婆孩子热炕头,也爱在家里喝上一口,他也未必真的明白自己为什么会从事下井的工作,但这对他来说都无关紧要。他离去后,地球依然转动,他存在过的痕迹越来越淡,直至消失。
其实不止是王世才,所有这部小说里提到过的人,在那个平行世界里,都经不起时间的冲刷,最后归于尘土。作者很伟大的地方,在于从一个平凡的时代的一个微小的瞬间,发现一处永恒,将其从生活中、从真实的世界中摘取下来,藏在作品里,由千千万万的读者保存了下去。
无论是看小说还是话剧,我都在寻找那处永恒,到底他藏在了作品的什么地方?我一直以为是下面这段少平为他的师父王世才所作的祭文,每次读起来,印象都异常深刻。
我的师父王世才,和这个世界永别了。不久,青草就会埋住他的坟头。这个普通人的名字,也会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
只是他近二十年间的劳动所创造的财富,依然会在这个世界上无形地存在,他挖出的煤所变成的力量,永远不会在活人的生活里消失。
我们承认伟人在历史过程中的贡献,可是人类生活的大厦,从本质上说,是无数普通人的血汗乃至生命所建造的。伟人们常常企图用纪念碑或纪念堂来使自己永世流芳,真正万古长青的,却是普通的无人纪念碑,那生生不息的人类生活自身。
是啊,生命之树常青,这就是我们对一个平凡世界的死者所能做的祭文。
没有比你更宽阔的河流,没有比你更亲切的土地,没有比你更深重的苦难,没有比你更自由的意志,平凡的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