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佛修心,心养性,性生善

佛修心,心养性,性生善

作者: bf4c4f13d4a9 | 来源:发表于2017-12-08 13:28 被阅读0次

参禅心学之五要:

心学之一要,明

孔子曰:人之初,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恶论”,一部《金刚经》万万人诵读注疏。儒,道,佛,孰对孰错?何解正何解误?心明则觉,觉则能悟,有信而不尽信,方能悟其真,明其实,觉其新。

心学之二要,静

禅语:一念心清静,莲花处处开。

佛门之所以称为静地,是指心非静而不能修。惟心静供养清净,惟心静广增智慧,惟心静振奋精神,惟心静释放安宁。惟心静不打诳语,惟心静不出流言,惟心静不生执念,惟心静不存妄想。

心学之三要,淡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心若淡,则万事皆能放下。心若淡,则不盲从,不好高,不骛远。心若淡,则随心,随性,随缘。看破红尘,虽破有怨;淡看人生,淡中是闲。

心学之四要,稳

佛曰: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

可见,心的最高境界为“不动”,不动为稳。心稳,则人不冒进,不轻诺,不擅专,不贪嗔,不伤他,不虐己,从而达“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之佳境。

心学之五要,定

佛曰:为人安详,言行审谛,从禅定中来。禅定者,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禅定可令心专注,心专注则不乱其所为。心定则气定,气定则神定,神定则性定,性定则禅定,禅定则能至无为之境,而无为即有所为有所不为,无为更胜有为之为。学习佛法、结缘开光佛事用品添加卫星miaoyong216互相了解学习,阿弥陀佛!

相关文章

  • 佛修心,心养性,性生善

    参禅心学之五要: 心学之一要,明 孔子曰:人之初,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恶论”,一部《金刚经》万万人诵读注疏。儒,道...

  • 一切都是心的游戏

    一切都是心的游戏 此心人本具,善恶皆由心。 修善身安乐,做恶苦忧生。 佛由此心修,道由此心证。 佛由此心积,功由此...

  • 雪漠《真心》1.1.10 一切都是心的游戏

    10、一切都是心的游戏 此心人本具,善恶皆由心。 修善身安乐,作恶苦忧生。 佛由此心修,道由此心证。 德由此...

  • 禅语2018.4.18

    佛,从无处生,由无生有;佛,由善而生,以善渡恶;佛,无色无相,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佛,在虚无之处生,由心生;由心...

  • 修好这颗心

    无意中看到的星云大师的禅语《修好这颗心》细品很有人生哲理,修佛修心养性。广结善缘其实就是怀着一颗善良的心做有缘有爱...

  • 佛与魔

    凡尘善者多, 心本愿修佛。 不料嗔心起, 一朝成恶魔。

  • 修心·养性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最近生活中琐事纷扰,静下心来重新拜读《金刚经》,佛法...

  • 修心Day1 修利他心,得快乐生活

    佛教讲究练心修性,认为将“心”与“性”修好了,便可得“道”成“佛”,从而健康长寿,大智大慧。因此,“修心”在我看来...

  • 静心,修心,养性

    只要自己的航向是对的,就坚持你的坚持,执着你的执着,热爱你的热爱!愿历经世事,依旧不忘初心,不忘本来,走过...

  • 禅院生佛境 修心颂佛经 清茶静佛心 锦鲤幽佛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修心,心养性,性生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cje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