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掬水月在手》——郭平、郭思淼父子音乐会

《掬水月在手》——郭平、郭思淼父子音乐会

作者: 人间南木 | 来源:发表于2019-03-11 20:35 被阅读0次

    掬水月在手——郭平、郭思淼父子音乐会_腾讯视频

    郭平、郭思淼父子音乐会全程视频

    来源:五十里

    上周末听完音乐会,带着些许激动的心情,写下《水月在心,素怀寄琴》,斗胆表达了自己对郭老师的敬仰。当时没有清晰的视频和音频,很可惜未能同步分享音乐会的现场。现在,终于等到了高质量的全程视频,与同好者共赏。

    音乐会曲目

    1、《流水》(《琴砚斋琴谱》)郭平

    明代朱权《神奇秘谱》中《高山》、《流水》的题解记载:“《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至宋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按《琴史》,列子云:'伯牙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唐后刊载《流水》的琴谱多达30多种,它们的基本内容和精神一脉相承,也基本保持了8段的结构。清咸丰至光绪年间川派琴家青城道士张孔山在原第五、六段之间加了一段,成为9段。所加的这一段也就是为琴家们所著称的 “七十二滚拂”。这一段增加了大量滚、拂的手法,模拟水流之声,形象地描绘出汪洋浩瀚、急湍奔流的气势,是全曲中最突出、最精彩的部分。

    1977年8月22日美国发射的“旅行者号”太空飞船中就携带有两张名为“地球之音”的镀金唱片,录有多种语言和代表性音乐,旨在向宇宙中的外星高等生物传达人类智慧与文明。其中就有华裔作曲家周文中先生推荐的由管平湖先生演奏的《流水》。

    此曲通过古琴复杂多变的技巧,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流水的各种动态,从潺潺滴水,响彻空山,转而幽泉出山,风发水涌,时而波涛之声,最终汇入汪洋,浩瀚不可测度。屏息尽听,宛若坐危舟,过巫山峡,目眩神移,惊心动魄,几疑此身在群山飘忽,万壑争流之际矣。

    2、《忆故人》郭思淼

    《忆故人》又名《山中思故人》、《空山忆故人》。曲谱载于《今虞琴刊》(1937年),相传是蔡邕所作的古琴曲,曲谱为清末民初琴家彭祉卿得其父所传的乐曲,原曲相传是孔子想念颜回所做,经后人多次修改转变成对亲友的思念。曲调缠绵悱恻,意在思念故人。

    每当静中奏之、即触发对远方的亲友的思念之情,而相会无期、催人泪下的凄清孤寂。全曲共六段,以泛音开头,清新飘逸,使人于空山幽谷的宁静之中油然而生思念故人之情。后几段则以缓慢沉稳的节奏,绵绵不绝的琴音抒发了思念故人的情深意切,感人至深。乐曲表现空山月下徘徊沉吟,怀念友人的感伤情绪。

    3、《四大景》郭平

    《四大景》,中国古琴曲。曲谱最早见于清代《张鞠田琴谱》,原曲目为《四大景》,但曲谱仅“春景”一段,后《琴镜》亦有刊载,此本系王仲皋传出,名《杏花天》,复经陈天乐、管平湖整理改订而成。曲情奔放发扬,有春风拂面,柳翠花明,万木竞秀,欣欣向荣之感。一气呵成,在琴曲中别开生面。

    “春色娇丽融和,艳阳天,景物飘飘美增妍。玉兰花儿天,迎风多娇艳。草萌芽,桃似火,柳如烟。红男绿女,戏耍秋迁,嗳哟,花开三月天,娇娇嫩蕊鲜。蝴蝶穿花,两翅儿扇,清明赏锦园,和风透体仙,小牧童,沉醉在杏花天……”——清朝兴盛歌曲版本《四大景》歌词

    4、《渔樵问答》郭思淼

    中国十大古曲之一。此曲在历代传谱中,有30多种版本,有的还附有歌词。现存谱初见于明代萧鸾编纂《杏庄太音续谱》:“古今兴废有若反掌,青山绿水则固无恙。千载得失是非,尽付渔樵一话而已”。谱本有多种。

    此曲以对答式的旋律,描写渔夫与樵夫的对话。上升的曲调表示问句,下降的曲调表示答句。旋律飘逸潇洒,表现出渔樵悠然自得的神态。正如《琴学初津》中所述:“曲意深长,神情洒脱,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声之欸乃,隐隐现于指下。迨至问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

    5、《文王操》郭平

    一九八九年,成公亮费时半年打出的古曲《文王操》成为电视剧《孔子》的主题曲。一九九七年,在中国交响乐团的伴奏下,成公亮演奏的《文王操》再次获得了古代和现代音乐交融后的新生命和新魅力。

    据《史记》和《韩诗外传》记载,孔子曾向春秋时期著名乐师师襄学琴,所学之曲正是《文王操》。后人在试图恢复还原《文王操》时,便将琴曲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主体由周文王变成了孔子,故后来的《文王操》被认为是赞颂孔子德行的曲子。

    此曲被古人尊为高雅的作品,一首可以陶冶人们高尚的情操,净化人们的灵魂的琴曲:“鼓此曲令人荡涤邪秽,消融渣滓。”(明代琴谱《杏庄太音补遗》);北宋琴家成玉涧所箸《琴论》称“其声古雅,世俗罕闻”。苏轼的古体诗《舟中听大人弹琴》为听其父苏洵弹《文王操》等曲而作,在评说时人“强以新曲求铿锵”、“数声浮脆如笙簧”后,发出了“古意堕渺茫”的感叹,最后便是“江空月出人绝响,夜阑更请弹《文王》”的千古名句。

    舟中听大人弹琴 | 苏轼

    弹琴江浦夜漏永,敛袵窃听独激昂。

    风松瀑布已清绝,更爱玉佩声琅珰。

    自従郑卫乱雅乐,古器残缺世已忘。

    千家寥落独琴在,有如老仙不死阅兴亡。

    世人不容独反古,强以新曲求铿锵。

    微音淡弄忽变转,数声浮脆如笙簧。

    无情枯木今尚尔,何况古意堕渺茫。

    江空月出人响绝,夜阑更请弹文王。

    6、《广陵散》郭思淼

    今存《广陵散》曲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谱中有关于“刺韩”、“冲冠”、“发怒”、“报剑”等内容的分段小标题,所以古来琴曲家即把《广陵散》与《聂政刺侠累》看作是异名同曲。

    据《琴操》记载:战国聂政的父亲,为韩王铸剑,因延误日期而惨遭杀害,聂政立志为父亲报仇,入山学琴十年,身成绝技,名扬韩国。韩王召唤他进宫演奏,聂政终于实现了刺杀韩王的报仇夙愿,自己毁容而死(注:《史记》则言为严仲子与韩相侠累有睚眦之怨,严仲子闻聂政之名,聂政以母在,不从;母死丧毕,聂政怀之,遂报严仲子,刺韩相侠累,自己毁容以不连累亲友,韩人暴尸街头,无人识;其姊闻之,以为乃其弟,赴认之,大哭而死。见于《史记·刺客列传》)。后人根据这个故事,谱成琴曲,慷慨激昂,气势宏伟,为古琴著名大曲之一。

    魏晋琴家嵇康以善弹此曲著称,刑前仍从容不迫,索琴弹奏此曲,慨然长叹:“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

    今所见《广陵散》谱重要者有三,以《神奇秘谱》的《广陵散》为最早,也较为完整,是今日经常演奏的版本。全曲共45段。全曲贯注一种愤慨不屈的浩然之气,“纷披灿烂,戈矛纵横”。

    历史文献中关于《广陵散》的记载特别多,远远超过了一般的琴曲。曲体结构庞大,旋律也很丰富,曲调激昂慷慨,这都是它特别著名的原因。 

    7、《雪夜钟》(郭平谱曲)郭平

    古琴,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文化,但对于郭平老师来说,这是生活的一部分,如写作、书法、绘画、旅行、做家务……一样。正因把琴融入生命与生活,才能伴随人的一生,真正成为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这首曲是郭老师在一个下雪的夜晚即兴而作,分享出来是希望大家意识到,古琴可以表达今天的情怀,亦可以有新的创作。

    《怎样进入古琴世界——兼说琴的现代传承》(郭平《古琴丛谈》)

    既然陶瓷既有宋代的汝、官、哥、均、定,又有明代永乐、宣德的青花;既然山水画既有范宽、董源、王蒙,又有徐渭、四王乃至黄宾虹和傅抱石;既然交响乐既有贝多芬、勃拉姆斯,又有马勒、拉赫玛尼诺夫和勋伯格;既然二胡曲既有刘天华、阿炳,又有今天的《三门峡畅想曲》、《豫北叙事曲》,为什么古琴就不能有新创之曲呢?

    今天古琴新创曲的缺乏,不能表明琴乐只能是“博物馆音乐”,关键恐怕还在今天的人们对古琴传统知之不多,对传统古琴技法、语言掌握得不到家,当一种传统的艺术还不能被人们透彻地掌握时,它必然不能变成今天的艺术家自如运用的一种语言。

    8、《归去来兮辞》郭思淼

    《琴歌<归去来辞>考》(成公亮)

    在存见的琴谱中,琴歌《归去来辞》共有同名异曲的三种谱本。

    第一种在明代前期的《谢琳太古遗音》中首次出现,至清末民初大约又有二十部左右的琴谱刊载它;

    第二种仅在明代前期的浙派“徐门正传”传谱《琴谱正传》和《杏庄太音补遗》这两部琴谱上刊载;

    第三种在清初《徽言秘旨订》上刊载,这首《归去来辞》为明清之际琴师尹尔韬新作,后有清代的《春草堂琴谱》和《琴学入门》转载。  

    《谢琳太古遗音》记载: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旣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斍今是而昨非。舟摇摇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牕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游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盤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吿予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旣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鄕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皐以舒啸,临淸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9、《龙朔操》郭平

    取材于西汉“昭君出塞”本事,成公亮的《古琴曲<龙朔操>研究》中是这样写的:

    《龙朔操》琴谱的解题和小标题与历代文艺作品中的悲哀基调是一致的,如解题中的“掩面零涕,含恨北去”、小标题中的“别泪双垂,无言自痛”等。但是,琴曲的实际情趣却与解题、小标题的提示有着相当大的距离,它的音乐竟是那样的优美清新!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不是一个悲悲切切的弱小女子,而是一个能歌善舞、光采照人的美丽形象,只是在乐曲的开始与结尾部分比较深沉,表现了思念、忆想的情感和一层淡淡的哀伤。

    这样就脱出了“红颜薄命”之类的巢臼,显然更接近于《琴操》中那位不愿在后宫葬送青春而主动要求远嫁的昭君形象,这在我国历代大量同类题材的文艺作品中是十分罕见的。

    10、《流水》(管平湖先生本)郭思淼

    在整个20世纪留有录音的琴人中,管平湖先生的艺术成就得到了琴界内外的普遍公认,他甚至已经变成了古琴的一个代表性符号。郭老师的《古琴丛谈》里有一篇是专门献与管平湖先生的——《说不尽的管平湖》:

    王迪先生这样概括管先生的琴艺渊源:“管先生对古琴艺术研究极深,得九嶷派杨宗稷、武夷派悟澄老人及川之长,并从民间音乐中汲取营养,融会贯通,不断创新,自成一家,形成近代中国琴坛上有重要地位的‘管派’。”

    管先生,可以说就是兼逸与作之妙者。

    传统“文化”在管先生身上是活的积淀、活的体现,他不是生活在优雅的诗文中,而是生活在生活中,他的琴,植根于中国活的传统中和他自己的生命、性灵中,其清新与自然,有如种子破土而出。

    管先生的琴,不是舞台表演化的,不是庭园式的,而是万壑松风,是大河宽流,是孤云出岫,是清朴之人立于苍茫天地间的磊落与坦荡。

    管先生,怎一个“清”字了得!

    郭平简介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1992年从刘善教先生习琴,1993年始从成公亮先生习琴,并得到王迪、林友仁先生的悉心指教。出版有《古琴丛谈》、《魏晋风度与音乐》、《在异乡》、《在故乡》、《后来呢》、《投降》、《巴厘巴厘――一个中国人的三十次巴厘岛之行》、《没有脸的诗集》、《鸿泥阁藏瓷》、《印尼叙事》、《净化灵魂的旋律》、《陶渊明集译注》等著作。

    郭思淼简介

    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南京停云古琴传习室主人。幼承庭训,少年习琴。2015年入天津音乐学院从李凤云教授习琴。擅弹《广陵散》、《潇湘水云》、《龙翔操》、《梅花三弄》、《流水》、《醉渔唱晚》、《欸乃》、《平沙落雁》等数十首琴曲,于管派研究颇有心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掬水月在手》——郭平、郭思淼父子音乐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cji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