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机里面没有安装任何新闻APP,包括微信的新闻推送也都被我关闭了,我也不看公众号,除了连岳每天必看。
所以很多时候很多消息我很晚才知道,就好像北京的火灾,直到我的快递在站点扣留了一个星期,我实在忍无可忍了找客服询问,客服说因为火灾快递都要等等了,我才知道这个事情。
直到远在老家的老妈打电话问我们这边有没有受影响,我去搜了几个关键信息,我才知道,原来这个事情已经这么严重了,波及范围如此之广,影响程度如此之大,网上的各种文章,煽情的也好,洗白的也罢,你方辩完我方辩,一片乱糟糟。
吵吵闹闹一顿,不过三五天,一切变烟消云散,关注的快,取关的也快。路转粉的快,粉转黑的也快。
包括三色幼儿园事件,网上已经刷遍了所有人的流量,我看了个大概就不再点开了,因为我知道我的能力很有限,我给再多的关注也不过是吃瓜群主,我不是大V,发声也没有什么影响力,更何况,这件事真真假假太说不清了。
看到所有人的焦虑,群情激奋,看到那么多的人对身边的一切不再相信,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在震惊之余感觉很蒙羞,我不知道应该是什么心情。
可能很多人会说,你这样太冷漠了,这个事情没有发生在你的身上,所以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雪崩的时候每一片雪花都是有罪的。你的冷漠就是罪过。
是啊,冷漠是罪过,那么激情高涨声讨阵阵真的能改变什么吗?
一些同业的心理工作者会发声,试图去理解这些“没有人性的禽兽”,试图去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和大众的声讨很不一样,所以必须小心翼翼,再小心翼翼。评论依旧是一片谩骂。
相比较而言,我更愿意把注意力放在一些积极正面的事件上。
而作为心理学从业者我非常清楚,正面的信息几乎没有什么传递效应,在这个流量和关注就是王道的时代,在这个标题不再是为了内容服务而是为了吸引眼球服务的年代,在这个挑拨情绪引发共鸣只求扩散的年代,想从茫茫信息大海里找到金子般闪亮的正面信息和事件真的有点难。
我经常劝女性朋友不要随便相信那些十万加的公众号的文章,诸如“最好的爱情就是,我在闹,你在笑”“最好的爱情就是,你宠爱我如公主,我崇拜你如英雄”,诸如此类,不胜枚举,真心害人不浅。
今天去参加社会心理服务论坛,在圆桌环节第一个提问的就是一个小学老师,她只是一名非常普通的小学老师,她花自己的钱,花自己的时间,精力在学习心理学,目的就在于更好的去帮助孩子和家长,把学习到的知识更好的运用在教学以及和家长的沟通中,这一切其实吃力不讨好,她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有更多的付出,不断的沟通,不断的制定各种计划。
是的,她真的太普通了,我在各种学习进修的场合遇见太多的教师群体了,希望更了解孩子们从而继续学习更专业的心理学知识,这位小学老师实在是太平凡了,微不足道。
但是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花更多的时间提升专业,为了更好的解决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而不断学习付出的教师,我们是看不见的。
这样的事件绝对不可能传播,哪怕这篇文章写到了,阅读量也不过几十个,哪怕现场的听众也不过几百个。丝毫没有什么关注量。
我们的焦虑来自于我们的眼光,我看见的都是什么?
我们选择看见更多的焦虑,回来验证一遍,你看吧,就是这么焦虑的世界,就是这么可怕的世界。
极少看朋友圈,晚上看到一个家长说,尽管三色幼儿园的事情让人很焦虑担心,但是很幸运自己的孩子遇见了好老师,我回复了评论,是的,就是这样子,我们可以相信,相信很多的美好依旧存在,不比焦虑。
我深知自己能力有限,在有限的范围内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足矣。
我能做的就是继续相信美好。在负面事情不断,在不公凭依旧存在的情况下,继续相信美好。
教育行业会越来越好吗,当然,我相信。
中国会越来越好吗,当然,我相信。
世界会越来越好吗,当然,我相信。
人类会越来越好吗,当然,我相信。
如果这是一碗鸡汤,那我先干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3680163/07884d08e694b70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3680163/df03af91059694a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