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师父,各位莲友:
我们今天中午继续来学习第三百八十二个答问:如何劝八十多岁的老人念佛?
具体问题:
我父亲八十多岁了,我经常给他讲念佛的好处,让他念佛,但他却说什么呢,“你还是让我多活几天吧”,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才能说得他心里去。
学习师父的开示之前,我们的莲友佛永已经证实师父开示里面讲的这个往生的案例的真实性。其中这个人叫吉因玲,法名佛瑞,她的丈夫李兵的往生,佛永是他们的当地人,见证了这件事情。而且佛永的信佛,也正是由此因缘而开始的。可见,这个往生案例非常殊胜。
我们来看师父的回答,首先我们来看第一段。师父说:子女劝父母念佛,表达要善巧,不能太急切。如果太急切,给人的感觉好像“你让我今晚就去死呗”,当然不能接受,所以他说“你还是让我多活几天吧”,我觉得师父这段开示,虽然很短,内容也很直白,但是非常重要,他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我们要去劝父母念佛的一个总基调,就是表达要善巧,不能太着急,不能太急切,不能太急迫的。
否则,有时候效果适得其反,事与愿违,他会觉得,你让他赶紧去死呢,他反而不会接受。他还会说,你让我多活几天吧,这样的话。所以,我们还是要善巧,不能太着急。就像前面,师父也回答了劝小孩子念佛,该如何去做。也是要顺着他的性子去劝他,不学佛的人,往往比较任性。所以,我们学佛的人一定要柔和,我们顺着他去劝他。这样就比较容易些。
在师父的开示的第二段,师父说,要怎么劝他呢,“我当然希望你多活几天,何止多活几天呢,活一百八十岁,长命百岁,不仅希望你多活几年,而且希望你活的时候活得很顺溜,活得好,活得舒心,有人照顾,内心不寂寞,不孤独,这不好吗?希望你在这个世界,多陪我们一段时间,将来往生净土,在这个世界还能活得好,这是双重利益,一开始的时候他比较注重现实利益。”但是从师父的这段开示可以看到,刚开始的时候还是要给老人多讲念佛的世间利益,甚至不讲往生的利益,先让他接受,不排斥。先因势利导,先顺着他的性子,来劝他:他喜欢长寿,我们就说长寿。他喜欢过得好,我们就说念佛,可以让我们过的好。每个人都希望活着的时候舒心,就说念佛可以让人舒心。念佛与佛同在,不孤独不寂寞,等等。我们先从世间利益这方面来讲。念佛有现当二益,在最开始给父母、给老人讲佛法的时候,先讲现实的利益,逐渐接受了认可了之后,再开始讲往生、当来的利益。
我们来看师父开示的第三段。另外,“我们对父母不要太操心,好像感觉很难,我们现在要他怎么样怎么样,其实我们只要自己念佛了,父母基本上都是能往生的。因为他们受你的感染,你平时再对他好一点,再孝顺一点,和颜善语,他们不就听你的了吗?到临终的时候,你给她们好好安排肯定就往生了。”这一段开示呢?我觉得也非常重要,我们也不要过分担心父母的往生大事,如果他不接受,非常刚强的话,也不要着急。就像师父这段开示里面讲的一样。我们长期自己念佛,经常在他们身边去感染他们。另一方面,作为子女,我们要对老人好一些,孝顺一些,和颜善语。你说什么,他们不就能接受了吗?人和人在一起,你对他们很好,很听他们的话,他们也就听你的话。所以,我们也要做一个敦伦尽分的人,尽力做一个孝子。这样的话在劝导父母念佛上,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些。
在临终的时候,因为前面已经做了很多铺垫了,这个时候再好好的安排一下。给老人助念,他肯定就能往生。所以,我们自己已经专修念佛了,父母的往生之事,那我们就不要过分的操心。一方面,我们要交给佛,另外一方面,我们也要做好自己。这样的话,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人就会接受佛法开始念佛的。即使他平时也没有念佛,临终的时候还是有机会给他助念,让他往生净土。
这个回答的最后,师父讲到了一个往生的案例,就是刚才佛永提到的吉因玲的丈夫李兵往生的案例。这个案例非常殊胜,我们来看一下。
吉延玲本人信佛时间也不是很长,就是在丈夫往生前的一个星期才接到弘愿寺一些法宝。以前也没有接触过佛法,她自己对念佛也不能坚信。丈夫生病了她不知道怎么办,旁边也没有人请教,没有人问。没有办法,只好自己念佛劝丈夫也念佛,丈夫有没有念,她也不知道。丈夫信不信,她也不清楚。她自己也不太信,有一次回到家,她就念不了,事也多心也乱,回家也不念佛,只是在丈夫临终前一晚,他两人感觉病好不了了,她就说“你念佛吧,要是好不了了,你就到极乐世界先等我。”第二天凌晨五点钟她丈夫就断气了。
她头一天晚上讲话,她丈夫已经不能讲话了。所以,她丈夫从头到尾有没有念佛,对佛有没有信心,对佛有多大的愿心,她根本就不知道。她自己,就那样稀里糊涂的也没有多大信心,她也是手足无措的,她自己讲。我只是傻傻的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因为没办法了……”
后面就讲到了一个人,她丈夫的两个朋友中的一个出来说,做了一个很奇特的梦,梦见李兵被佛接走了。她听到这个梦,感觉有些安慰。但是她也不能确定她丈夫有没有往生,于是她就给师父,写信请教。师父说,你丈夫肯定往生了。
下面师父这个往生的案例,做个几点分析。我觉得这个往生的案例非常经典,师父分析得也非常透彻,我们来学习一下。这个往生的案例,非常提升和坚固我们往生的信心,大家一定要认真来学习。
师父就这个梦,做一些分析。首先,师父说这个梦,是一种灵梦,他不是一般的虚妄之梦,他是完全可以做证明的。在这本书的前面,曾经有人也拿梦来问过师父,师父说那个梦是不能做往生的证明的。这里师父说这个梦是完全可以作为往生的证明的。我们具体来看一下,这个梦有什么特别之处。
第一点,他是个三十五岁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从来不做梦的。但是那一天就做了梦,这是第一点可奇特的地方。
第二点,他梦醒之后自己都吓了一跳,梦见佛了。因为这个事情不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而是完全超出了他的期望,这是第二点可奇特的。由于这个人没有学佛,他白天可能也不会想佛,也就打破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规律,把他反而还吓了一跳。
第三点,一般人做梦就是梦见三界之内的事情,就是再奇特的梦,天上地下都是我们可以想象的。但是你能梦见佛菩萨,不要说一般人就是久修念佛的人,也不可能想梦见佛菩萨就梦到。他这个梦不是人能安排的,不是想梦就能梦得到的。何况他根本就没想过,他竟然梦到了,说明很奇特。
第四点,他梦到的景象跟经典说讲的一模一样。这个人根本就不懂佛法,这个非常关键。他不懂佛法,梦到了一些和经典非常一致的梦境。李兵被接走了,他讲得很简单,但是这么简明扼要的,就把经典所讲的景象讲述的那么清楚。说明这个梦非常奇特。
第五点,他的时间正好跟往生的时间点一样。这个能去凑合吗?这就是说他做梦的时间和往生的时间一样。这个非常凑巧,怎么能凑合到一起呢?
第六点,他在梦里面见到的唯一的世间的景象就是李兵这个人。他穿着黑色的衣服,结果他往生那天就是穿着黑衣服在现实当中,得到了证明。
所以,种种的现象证明,他们非常灵,这就是一个灵梦,李兵的往生,没有人助念,他本人也不是久修,包括劝他念佛给他助念的妻子,也是才刚接触念佛法门,一个礼拜的时间,也不懂得多少的佛理,当然也不能给他讲多少佛理。就在他临终前一天晚上,觉得这个病好不了了,他自己本人不能说话的时候,他妻子给他说,那你就念佛吧,你到极乐世界,先等我,这样一种因缘,至于他有没有听进去他妻子的话,有没有念佛,有没有信佛,有没有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都是不确定的,不知道的。
在下面一段,师父还是说这个人没有临终助念,也谈不上什么临终正念,也更谈不上说修了多少法门,就他妻子也只是学佛一个礼拜时间,他自己本人临终前一天晚上才知道往生这件事情,就这么简单的一个佛缘,他老婆在他旁边念这句佛号,他就这么往生了,这说明往生非常非常的容易。
在这个问题后面,师父为什么拿出这样一个往生案例,讲了这么多?就是说,我们要去劝我们的父母、老人来念佛,刚开始的时候,他们身体非常健康的时候,我们要善巧方便,不能太急切。如果他们不能一下子接受往生利益的时候,我们先讲现实的利益。即使在平时,我们已经做得非常尽力了,但是他还是不能接受,还可以给他临终助念。
即使这些都靠不住,这些都没做好,后面这个往生的案例也能增加我们父母、老人往生的信心,因为往生实在是太容易了。就像李兵他都可以往生,何谈我们的父母、老人?他有我们这样专修念佛的儿女,平时就受念佛的熏染,这一生后面几十年都受这个念佛的儿女的影响,就更能往生了。
我们来看师父的开示。师父说:“我举这个例子想说明什么呢,那就是我们长期念佛我们的父母亲,你拜托给阿弥陀佛,然后临终助念这一关,你把好,平时多劝他们。多安慰,多孝顺,多鼓励,多肯定,往生根本不难……”我觉得这四个“多”非常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多劝他念佛。但是师父在这里说的四个多:多安慰,多孝顺,多鼓励,多肯定。实际上,做到这些,父母自然而然就会听我们的话念佛的。如果他们开始念佛了,有一点点的信仰,往生根本不难的。李兵的例子足以证明。
在这段的最后,师父说:“因为有弥陀的慈爱,人人都有希望,你只要不拒绝。如果完全拒绝,那实在是业障太重了,如果不拒绝,人人都可以往生成佛。”
师父也讲到,你劝他,他说你让我多活几天吧,其实他不是拒绝,他只是不接受你的说法而已,所以也不用操心,改变一下劝他念佛的方式方法就好了。用柔和的心态给他说,他可能逐渐就会接受的。南无阿弥陀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