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日内瓦发布最新报告《世界卫生统计2018》,根据对183个主权国家的统计,全球总体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2岁;中国人口预期寿命约76.4岁,其中男性75岁、女性77.9岁。按一年365天来计算,一个人的预期生命天数在两万七千至两万八千五百这样一个数值区间。而从出生开始算起,过去的每一天已经永远地过去了,接下来的每一天也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不折不扣的“余生”。生命当然可贵,过去了的每一天再也不可能追回来,值得用自己的奋斗去期待的,也只有接下来的每一天了。
所以,当一个人的生命某一天发生了重大变故,被确定“余生”已经区区可数,而他正当21岁的好时光的情况下,他当时会怎么想,他该如何面对自己接下来的每一天,他该如何去用好接下来已经能够数得尽的每一天?
或许,这样的一些问题,只有包括当时21岁的当事人,青年陈子衿自己愿意,或者也能够去回答。之所以说“愿意”,是因为他就是当事人,主动也好、被动也罢,既然结局已经注定,再没有改变的可能性,不如先认命好了,认命之后再决定如何让接下来的每一天过得稍微有意义一些,或许才是较为积极的一种选择。之所以说“能够”,是因为他具备了这个条件,“余生”确实所剩无几,非人力所能抗拒,此时的心态绝非能够模拟,真实得不能再真实了,不存在因为矫情而“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情形……
所以,21岁的青年陈子衿在得知自己被确认为淋巴癌四期的时候,或许一开始的时候难免稍有难过,但却很快平静下来。他决心满足自己长久以来的一个心愿,用笔把自己的“余生”写下来,既是写给自己看,也是写给别人看,或许也是想告诉世界自己真的曾经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并且经历了这样的一个阶段。当然,他这些也是写给自己的父母看的,其中都是纪实片般的真实记录,所以陈子衿说:“觉得有朝一日他们要是看到我的书写,会怒不可遏……而我的记录很有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家庭战争。”而在看过了陈子衿在《二十一岁以及我的余生》所写的一切之后,又有谁不由地会认为,陈子衿的这种担心不是多余的呢?!
每一个人都在过着属于自己的每一天,或许曾有过感叹时光易逝、“逝者如斯夫”的时候,但更多的时候,每个人并不曾意识到,接下来的每一天其实都是“余生”,过去的一切,好坏都包括在内,再也不会回来了!很多时候,假设不过就仅仅只是假设而已,戏谑的成分很可能会居多;而当真实的厄运来临之时,却一定只有极少数人还能够依然镇定自若——超级英雄的“余生”和普通人的“余生”注定会有不同!
但即使是一个很普通的人,譬如陈子衿这样,“余生”就只能那样不了了之了吗?!当然不是这样的。在《二十一岁以及我的余生》这本书里,陈子衿记录下了自己在淋巴癌确诊之后的所有一切,包括自己的父母,包括自己的所思所想,包括他在病房里所遇到的那些人和事,很真实,也足以令人不胜唏嘘——但更多的,则是每一个人需要在掩卷之余能够好好想一想,假如把陈子衿换成了自己,自己又会怎样呢?!
千万不要觉得这是一个很无聊,或者是距离自己还很远的问题或者话题。生命之奥妙,其实就在于它的不可确定性,就在它在很大程度上其实也是可以把握在自己手中的,古今中外的很多例子都已经不止一次地证明和证实了这一点。承认也好、否认也罢,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意义;能够让自己的生命比原本更有意义和价值的,就是不如勇敢地直面、正视所有的一切,设身处地好好计划计划,过去的一切已经算了,怎样把接下来的每一天过得相对精彩一些,让其实非常短暂的一生不致于白白浪费,这才是应该做的。就像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说过的那样——“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生命确实可贵,但可贵的生命并不天然就能够可贵,而是需要每一个人懂得珍惜,懂得怎样让它变得可贵才行!如此,“余生”才是真正可期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