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年度大戏终于落下了帷幕。我是开播不久就忍不住好奇心用两天的时间读完了原著。《人》剧开播以来收视率一路飙升,创造了湖南电视台单集电视剧收视率新高的佳绩。剧中各种各样的角色受到广泛的关注。刚直不阿的侯亮平,沉稳老练的沙瑞金,道貌岸然的高育良,不择手段的祁同伟,爱惜羽毛的李达康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我却从另一个角度关注了一个不起眼儿、却贯穿该剧始末的角色——老革命,省人民检查院前常务副检察长陈岩石,外号"老石头"。
陈老退休多年,本来可以在家养花种草享颐养天年 。可是他偏偏闲不住,利用自己的威望为大风厂的职工处理各种棘手的事情。
二十年前,大风厂还是一家国营企业。陈老在荆州做副市长时主持了大风厂的股份制改革,让工人们集体持了公司的股份。后来他离开荆州到省检查院工作,工人有事还经常找到他。不管是什么时间,饿没饿着肚子,只要是大风厂的事情,陈老就跟打了鸡血一样骑上他的二八自行车赶到厂里。
剧中陈岩石这个角色的戏份并不多。但是每次在危机时刻都起到了关键作用,相当于一个救火队员。
大风厂的职工为保卫工厂,维护自己的股权权益和前来强拆的假警察起了冲突。老爷子得到消息后,顾不上天黑风大,骑着破二八自行车赶到了出事地点。眼看着工人的情绪难以控制,警察局长赵东来下令鸣枪示警。老爷子拖着年事已高的身体,深一脚浅一脚的爬上墙头及时制止了公安局长的这一决定,避免了一场更大的冲突。并苦口婆心的劝退了激愤的职工。
为了等上级领导的指示,陈老陪着不肯离去的工人们熬了一整夜。工厂的露天地里,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坐在一个破沙发上,背后是大风厂的职工。早春的风吹乱了他几缕白发,坐了一夜的老人家显得倍加憔悴。我看到这样一个细节。早上,当工作人员送来早点时,他先是把早点拿给了身后同样熬了一夜的大风厂的职工。
是啊!在这位老人的心里,大风厂这个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就是他的家。那些曾经和他风雨同舟的职工们就是他的亲人啊!在他心里,工人们当初是听了他的话才持了股,那这件事就永远跟他有关系。工人们有什么事他都必须管到底。工厂的大事小情儿都牵动着他的心。这就是一个老共产党员坚定的信念,这就是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家国情怀啊!
他是抗日战场上火线入党扛过炸药包的战士,他是现任汉东省反贪局局长的父亲;他是省委书记沙瑞金养父的战友。然而他更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者,他没有一点架子,就像邻家的爷爷。他没有豪言壮语,他没有把党性和原则总挂在嘴边。却用极为朴素的有效的方式为大风厂的员工解决各种难题。他的出发点就一个而且只有一个:为了大风厂一千多名员工的利益。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老党员的责任和义务。
被前省长赵立春排挤,到退休还是厅级干部,他没有退缩,一直致力于揭发赵立春贪污腐败的行为。相信组织会给他一个公道。
年过八旬,唯一的儿子陈海因为掌握了犯罪团伙贪污的证据被车撞成植物人。他相信反贪局会查到水落石出,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工人们的股权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厂长蔡成功抵押,群情激奋。这位可敬的老者安抚工人相信政府会帮我我们要回股权。
这就是一个老共产党员的信仰啊!在大是大非面前不糊涂,沉着冷静,始终保持了清醒的头脑。相信党和政府,相信原则和正义。
大风厂的员工王文革,为了要回股权采取了过激的方式,绑架了厂长蔡成功的儿子。危机时刻,王文革要求一定见到陈岩石。老人家火速赶来,苦口婆心的劝王文革无果。警方为了保证人质安全决定启用狙击手。老爷子急了,在门外喊把孩子放了,冲我来!在把人质交换成自己的那一刻,陈老笃定了王文革不会对他采取过激的行为吗?不是啊!凭着八十岁老人的人生经验,情绪失控下的人是什么事儿都能做出来的!可是他的直觉告诉他必须这么做,别无选择,义无反顾!就像当年战场上火线入党扛起炸药包往前冲一样。想不了那么多,生与死都置之度外了。王文革是大风厂的职工,那等于是他的亲人啊!他就是为了维护自己正当的利益采取了不正当的方式。狙击手的扳机一扣动他亲人的命就没了,他愿意铤而走险。股权要回来了,王文革的命保住了,孩子得救了,陈老爷子却累的住院了......
故事的结尾,老爷子要去看看同在一个医院人事不省的儿子。他发现儿子的胡子太长了,催促老伴儿去拿剃须刀给儿子刮胡子。此时的他回归了一个做父亲的角色。他趴在儿子的身上说,小的时候我忙,抱你没抱够。等你长大了我又不好意思抱你了,现在想抱你,我老了,抱不动了。说着说着两行清泪滑落老人的腮边。电视机旁的我已哭成狗!
这时候的陈老,他回归了一个做父亲的角色。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唯独忽略了自己还是一个父亲的身份,此时他感觉愧对儿子啊!
陈老走了,趴在儿子身上满足的走了!生前没有好好的陪家人,走后可以和家人永远在一起了!
应陈老生前的要求,把遗体捐给了汉东大学医学院。
老人家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可是这位可亲可敬的老者却以另一种方式活在了人民心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