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蒙蒙的天,正适合窝在家里思想。
几日病重,幸蒙单位眷顾,在家养生几天。顺便就翻阅了各大宗教经典,从我那上千册书籍的书架里,找到那些老朋友,然后,也让他们和新朋友碰碰面。
新朋友就是严复的《天演论》。
首先从宗教经典说起吧。最多的就是佛经。因为最近去的寺庙多,从佛法受益也多。所以就像再看看过去看不懂的佛经,看看会不会有新的体悟。
结果收获不大,依然还是最重要的那些世界观。最喜欢的还是《金刚经》,看起来很啰嗦(重复的话特别多),而且也好像什么都没说(里面自己说了,我说什么了吗?什么也没有。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第二十一品 非说所说分 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等等)。但这就是它的好处,读完我执全破,连法执也没有了,很是畅快。
突然也明白了六祖慧能为什么读这部经然后开悟了。
而以前觉得很好的,比如《维摩诘经》,嫌它太像一篇论文了。这个是大乘佛法的一大弊病。里面概念太多,光光理解这些概念都要花太长的时间,再加上那种非……非……的句式,真的是啊!还不如金刚经直截了当,而且崇尚辩论不是好事,维摩诘口才太好了,感觉这篇文章,就是一篇大乘佛法与小乘佛法的辩论集结,然后是大乘佛法的人编辑汇总的,所以小乘佛法的人毫无反驳之力。这种门户之见岂不也是深深的我执吗?
当然,也有可能是方便说法。我这个教外人士,没什么资格评论。
然后看来索达吉堪布老师的《残酷就是青春》,从教内人士的角度看佛法,其实很平常,贪嗔痴也很平常。回到中庸的角度就好了。要有追求,也要努力,但求之有道。这就不陷入“我执”,也不陷入“空执”。
至于能照见前世今生或者超脱轮回这块,看看就好了,佛陀自己都说了:“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就是说,所谓悉知的能力,是建立在“诸心皆为非心”的基础上。
换句话说,就算有这种神通,佛陀显了吗?他自己最终不还是圆寂了吗?不要太执着,这些神通对于解决人生根本问题,是毫无帮助的。
但留着一种希望,一种念想,也不必去否认它。
这就是“中观”的态度。
由此我又回到了王阳明心学,一切从“心”出发。很简单,如果连你自己的心都不相信了,还能相信什么?王阳明说“致良知”,就是回归本来的心。为什么是本来的心呢?因为造作的心就会看不清楚,本来的心,就会如其本来看待万事万物,这就是“如来”的本意。
净土一宗,于今世极好,因为念佛特别切实易行,然而陷入我执也很危险,所以苏东坡临终前说:“西方不无,但个里着力不得!”这个我是认同的。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不要把因果弄得功利化了。
所以回归自己的心。确实看到,生病的这段时间,欲望少了很多,感觉有团火苗在心里燃烧,然后意识下降,但看万物如同新生的一般。这真是奇妙。
我想我们不要把经典搞太复杂了,过去人所思所想,肯定是简单的,惟其灵性,与天地同在。不要试图用概念去理解。概念永远不是本相。
举个例子,你叫什么名字?那个名字就是你吗?你不觉得当把你归为那个名字的时候,那只是某个你?
生命变动不息,无常也是一种美。
然后就开始看天演论了,之前特别反感社会达尔文主义,进而反对进化论。结果看看赫胥黎的许多观点,和我不谋而和。严复的按语也比较中立,而且翻译中会把一些东方的典故放进去,特别亲切。
所以天演是正确的,我们没有说天演一定是进化。老天在引导这种演化,这种演化确实可以看到。放人类力量不去管的话,一所房子周围,没过几年就成为自然状态了。演化当然也存在于人类社会里。生存竞争也客观存在。只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力量,除了这种外面的,更重要是来自内在的,人类的创造力的发挥。
所以不赞同人类社会就是占有资源,就是解决各种问题这种观点,这只是一种狭隘的视角,为什么学术界,或者理性一直在这方面动脑筋呢?很简单,因为这个是可计算的。就像经济学的假设“理性人”一样,好计算。
但我们不仅仅在占有,更在欣赏,与大自然合一。人生也不是解决各种问题,而是不断发挥自己的本性。
问题也是一种修行,从心出发,就没什么难的。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最大的选择就是选择从心出发还是看外在。从心出发,你就进入了一个新境界。
这就是我今天所说的“信心教”。
姑且认为我在说一种教义吧,但不同于任何宗教,却也不一不二,同归于道。
那些都是路标,走过了,就忘了吧。
带着你的心去看世界。
今天早上,在被窝里的时候,听见儿子的笑声。
然后脑子里就一直想着,梦里都会笑?又想起了自己小时候观察万物的那个精神,真的,对大地万物都充满了爱,充满了兴趣。听溪水,追蝴蝶,乐此不疲。
当然,也记得第一次玩帝国时代2的兴奋感,第一次看到文明5进化到古典时代的新奇……
是的,这颗本无限制,自在欣赏宇宙洪流之美的心,就是你的本来。
当然,有时候你会认同于你的观念,你的欲望,这是特别正常的,老老实实地承认吧,特别是当你自己饿的时候,当你自己渴的时候,当你被人斥责的时候。
但是回过头来想想,不还是轻松的自己?那个人可能也回过头来想想,觉得自己刚才做得不对。因为,众生皆有良知嘛。
你说狼,他不吃小动物就活不了,如果狼信了佛教怎么办?
所以,一切如期本来。如果本来就是要求这样,就算带着忏悔之心,也必须做下去。
其他的,只有天知道。
我们只有把未知的交给天,每一步都信任祂。这就是信心。
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大道既然安排了我们的生,也会把我们的死安排得很清楚。
在世上,就好好品尝世间万物吧!苦难烦恼也是如此。
过于去寻找某种理想的境界,反而是一种妄念。
想想看一朵花如何生长,又如何在一天之内凋落。
天演论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第二部分的“与天争胜”,里面认为,各种宗教,都是源于文明带给人的忧患太重了。
是,所以各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方便说法”。
不一样。不要硬套自己的“心”,那会削足适履。
也一样,大道相通,最终我们都要回家。
信心即可。心明之时,自与宇宙洪流相通。活在当下。然而也还是活在这个多姿多彩但不完美的世间。
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一切圣贤,不过是过来人。
最后,以荷尔德林的一首诗结尾:
在柔媚的湛蓝中
教堂钟楼盛开金属尖顶。
燕语低回,蔚蓝萦怀。
旭日冉冉升起,尽染金属尖顶,
风中,风向标在高处瑟瑟作响。
谁在钟底缘阶而下,
谁就拥有宁静的一生,因为
一旦外表被极度隔绝,
适应性便在人之中彰显。
钟声中的窗,恰如向着美的门。
同样,因为门依然遵循着自然,
便具有林中秀木的相似性。
纯真毕竟也是美。
严肃的心灵生自逝去之物的内部。
影像如此单纯、神圣,以至于
我们事实上时常畏惧于将之描绘。
上苍,始终至善至美,
拥有富足、德行与愉悦。
人或可仿效。
当生命充满艰辛,人
或许会仰天倾诉:我就欲如此这般?
诚然。只要良善纯真尚与心灵同在,
人就会不再尤怨地用神性度测自身。
神莫测而不可知?神如苍天彰明较著?
我宁愿相信后者。 神本人的尺规。
劬劳功烈,然而诗意地,
人栖居在大地上。
我是否可以这般斗胆放言,
那满缀星辰的夜影,
要比称为神明影像的人
更为明澈洁纯?
大地之上可有尺规?
绝无!同样
造物主的世界不曾阻挡雷霆的步伐。
花是美的,因为花在阳光下绽放。
我们的双眼总会在生命中发现,
更美的事物仍要以花为名。
哦,我对此颇为明暸!
莫非神矢志于身心喋血,
而不再完整存在?
灵魂,我相信,必当葆有纯真,
否则,就会抵达权力之巅,在鹰翼之上,膺受
赞美的歌咏与众鸟的和鸣。
这就是本性,这就是外表。
哦,美丽的溪流,波光粼粼,你在波光中清澈流淌,
宛若穿过银河的神的目光。
我如此熟谙你,
泪水夺眶而出。我看见,在我的外表
一个勃然的生命在我四周遍开万物,因为
我不曾不恰当地将之与墓地上的孤鸟相提并论。
只缘我有一颗跳动的心,
微笑依然是我在忧伤着世人。
我是否能成为一颗彗星?
我相信。因为彗星拥有鸟的迅疾轻捷;盛开在烈火中,
宛若向着纯洁的赤子。
伟大岂是人之本性所敢僭妄。
德行之喜悦理应得到嘉许,
得到花园里飘荡在三圆柱间严肃神灵的
嘉许。窈窕淑女必当头饰
爱神木之花,因为她的本性与情感
酷似爱神。而爱神木仅仅
生长在希腊的大地。
当一个人向镜中凝望,
在镜中看见自己如同被临摹的影像;
影像酷似真人。
人的影像生有双目,
明月秉有辉光。
而俄狄浦斯王拥有一目或已逾分。
他的人之苦难,无法描绘,无以言表,
无可置辩。
一旦戏剧表现这样一个人物,苦难油然而生。
当此刻我怀念着你,苦难于我意味着什么?
当溪流将我裹挟至亚细亚般
绵延的某处尽头。
无疑,俄狄浦斯饱受着这苦难。
无疑事实如此。
是否赫拉克勒斯也曾苦难?
毫无疑问。这对相交莫逆的朋友
不也承受着他们的苦难?
赫拉克勒斯同诸神干戈相向,就是苦难。
分享这些被生命嫉妒的不朽,
也是一种苦难。
而当一个人被太阳斑所覆盖,被些许斑点
彻底覆盖,更是一种苦难!这是艳阳的作为:
太阳裁处着万物。
太阳以光芒的魅力玫瑰一般
引领着少年人的道路。
俄狄浦斯承受的苦难,
看上去恰如
一个穷人悲叹
丢失了什么。
哦,拉伊俄斯之子,希腊大地上穷困的异乡人!
生即是死,死亦是一种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