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湖北省新联会 讲好文旅融合发展故事 湖北网络大V 黄石行

湖北省新联会 讲好文旅融合发展故事 湖北网络大V 黄石行

作者: 社会新阶层 | 来源:发表于2019-10-22 00:47 被阅读0次

金秋风景如画,十月天高云淡,在这秋高气爽、阳光灿烂的收获季节里,湖北省新联会组织网络界人士分会会员,于10月20-22日赴黄石开展“讲好文旅融合发展故事——网络大V黄石行”活动,参加由黄石市网络新媒体协会举办的“相约黄石、共享精彩”畅游“最美工业城”采风联谊。

此次讲好第三届中国(黄石)地矿科普大会暨晶彩黄石文旅融合发展故事,湖北网络大 V黄石行采风活动由黄石市委宣传部、黄石市委统战部、湖北省新联会网络界人士联谊会主办;黄石市网络新媒体协会承办。

此次活动为湖北省新联会网络界人士分会组织的一次集体联谊活动,目的通过活动开展,增进各地新联会会员之间交流与沟通,为第三届中国(黄石)地矿科普大会暨黄石文旅嘉年华活动进行宣传推介。

100多位媒体大V,网红嘉宾朋友相约黄石·共享晶彩。充分了解这座“宝石之城”、爱上这座“矿冶之都”、续上一段“矿晶奇缘”,通过新媒体宣传,让全国人民全面、深入地体验黄石这座“中国科普胜地,世界地矿名城”的无限魅力。

按照大会活动的安排,今天上午我们前往园博园参观,之后参观园内恐龙馆、国际树化石林、矿博园、地质馆。

黄石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湖北省东南部,拥有3000多年的冶炼史、100多年的开放史、60多年的建市史。现辖一市一县、四个城区、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面积458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70余万人。

黄石的得名,来自于《水经注》“江之右岸,有黄石矶”。这里,有3000多年的冶炼史,是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熊熊炉火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这里,被誉为“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地下矿藏丰富,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摇篮;这里,矿冶遗址众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矿冶文化,成为打造“中国科普胜地、世界地矿名城”的稀缺资源。

矿冶文化是这座城市的根和魂,挖掘矿冶文化、保护矿冶文化、发扬矿冶文化,留住城市的根,守住城市的魂,让这座城市更有特色、更有气质、更有内涵。

1973年秋,矿工们在铜绿山铜矿露天开采场开采矿石时,在一片采矿井巷中,无意中发现了一些废弃炉渣。令人惊奇的是,矿工们竟然一连挖出了13把大小不一的铜斧,还有铜锛、木铲、陶罐等器物。根据考古发现,楚国的先民就在铜绿山大兴炉冶,在这里建成了中国最早最大的青铜冶炼基地,使青铜文化成为强盛楚国独领风骚的重要标志,毫不夸张的说,黄石曾经引领人类先进冶炼技术上千年。

这一发现,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1982年,国务院将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

一百多年前,一场洋务运动将工业文明的种子播撒在华夏大地。1889年,张之洞兴建汉阳铁厂,开办大冶铁矿作为原料基地,大冶铁矿成为中国第一家用机器开采的大型露天铁矿。1908年,盛宣怀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合并为“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这是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揭开了中国近代冶金工业的新篇章。与此同时,湖北最早的铁路、最早的煤矿、最早的电厂、相继在黄石诞生,黄石在关键时期引领了中国工业文明的风潮。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曾于1953年、1958年两度亲临黄石视察工作,并留下“开发矿业”、“办大办好”的重要指示。在历经千年挖掘、百年开采之后,大冶铁矿于2005年建成了占地15平方公里的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并于2010年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这里的“亚洲第一天坑”已成为黄石的标识,东西长2200米、南北宽550米、最大落差444米、坑口面积达118万平方米的“矿冶大峡谷”留下了千百年来的采矿印记。经过几十年努力,矿山人在废石场上还种出了面积达366万平方米的刺槐,一跃成为亚洲最大的硬岩复垦林。

如今,黄石境内留存下来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大冶铁矿遗址、华新水泥旧址、汉冶萍煤铁厂等中国唯一、世界罕见的“四大”工业遗址群,见证着城市厚重的矿冶文化、工业文明发展的历史。

园博园,以转型黄石,灵秀湖北--绿色引领未来为主题,在建设者们700多个日夜的奋战下,将昔日的荒湖变成了如今的一个美丽的园林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它耗资7.65亿,从空中俯瞰整个地形呈现出中间低,四周高的月牙形状,园博园规划用地2030亩,其中永久性展园950亩,一共有三大类43个展园,其中市州展园17个,主题为“乡土景观”,充分展现了当地的奇山秀水、民风民俗;国际友城类展园6个,主题为“异域风情”,展示了每个国家不同的建筑风格,独特的环保理念,浓厚的异域风情,让我们身在园博就能了解世界;本地展园20个,主要展示了山水文化、宝石文化。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欣赏到园博会的:杉林水岸、云中走廊、观湖大平台吧、七彩花田、凌波步道、花鸟湿地、黄石人家、彩叶林带八大景观,它们完美的打造出一派水韵与花田相互叠合的独特景观。

黄石园博园的恐龙馆,它是2019年5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的,全部展品由古生物专家、化石收藏家、深圳古生物博物馆馆长张和教授捐赠的。张和教授把他30多年来收藏的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件古生物化石标本,其中恐龙化石就达100多件,全部无偿捐献给黄石。让我们一起去遥远的白垩纪探索生命的奥秘,开启一段神奇的科考之旅。在这里可以了解基础的化石的形成,化石的种类,如何保护和挖掘化石,还可以近距离观赏和接触恐龙化石,所有的草木昆虫可以成为你的良师益友。

今天,我们来这里,赏世界矿晶之最,鉴七彩矿晶宝石,学地矿科普知识,游生态文化景观,玩奇幻恐龙乐园。

赏:这里有一流的宝玉石鉴定中心和矿晶精品展区。矿博园、湖北(黄石)地质博物馆深度挖掘我市悠久的矿冶文化历史,这里有着一流的宝玉石鉴定中心和矿晶精品展区,各种奇石巧夺天工,美不胜收。矿博园、地质博物馆展出的观赏石、宝玉石,涵盖了各类方解石、石英、红硅钙锰矿、湖北石、黄铁矿、黄铜矿等黄石地区出产的矿石矿晶。

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红硅钙锰矿。这块矿石开采自黄石市大冶冯家山,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大、最美、最完整的红硅钙锰矿石标本!

这里将展出珍贵的“夜光宝石”海蓝宝。海蓝宝石产地主要在巴西,夜间灯光照射下会呈现出比白天更耀眼的光芒,因此也称为“夜光宝石”,是一种象征爱与和平的宝石。它的晶体通透迷人,颜色蔚蓝,有如在海边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次展出的海蓝宝名因其形状酷似农历初一的月亮而得名“新月”。

这里有黄石城市形象和地矿文化新的展示窗口黄石地质博物馆。展馆布展总面积8000㎡,是一座现代化的互动体验型地质博物馆。全馆以“黄石地区的地质运动及其产物”为主线,集地质科普、地矿交流、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通过艺术造型、创意空间、VR体验平台、地质模型、矿石标本及黄石观赏石陈列等方式综合展示黄石特色地质景观、富饶的矿产资源、先进的矿冶技术等内容,是黄石城市形象和地矿文化新的展示窗口。我们这个馆分为一个序厅,以及地球奥秘厅、黄石地质厅、黄石资源厅、黄石矿冶厅、地质环境厅以及发展展望厅六大主题展区。

鉴:这里有华中地区最大最专业的矿物晶体交易市场。黄石有着丰富而独特的地矿资源,地下蕴藏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多达78种,矿物晶体、奇石、宝玉石资源闻名于世,是世界著名矿藏及矿物产地、世界最大的孔雀石集散地、中国四大矿物晶体交易中心之一。

2016年,建筑面积10万平米的黄石矿博园面世,这里被打造为华中地区最大最专业的矿物晶体交易市场,成为集中展示黄石矿冶文化、矿物晶体和奇石等资源的对外窗口。三年来,矿博园仅在矿博会期间就接待游客36万人次,吸引了美国、德国、法国等56个国家近万名展商、客商,总交易额达6.79亿元。黄石矿博会已跻身国际十大矿晶类专业展会,“中国科普胜地、世界地矿名城”的名声不胫而走。

黄石矿物晶体奇石文化博览园位于黄石市大冶湖生态新区核心区域,园博园以北,滨湖大道以北,景观轴线以西。项目总投资7.2亿元,其中工程费用4.6亿元。项目用地面积6225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4264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7586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8404平方米。2016年已成功举办了湖北省(黄石)矿物晶体奇石文化博览会,2017、2018年举办了首届、第二届中国(黄石)地矿科普大会,奠定了黄石在地矿科普行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2019年黄石将从文旅融和方面发力,创新举行第三届中国(黄石)地矿科普大会暨晶彩黄石文旅嘉年华,进一步挖掘3000多年矿冶文明价值、让矿晶特色资源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此次大会旨在让游客:赏世界矿晶之最,购七彩矿晶,学地矿科普知识,游生态文化景观,玩奇幻恐龙乐园,亲身感受矿晶文化的独特魅力,实地体验矿晶闪耀的梦幻感觉。

学:这里有国家级地矿科普研学基地。因矿而兴的黄石,地矿科普研学是重中之重,除了历史与自然赋予的条件,黄石矿博园被国土部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被省教育厅授予青少年科普研学基地。专家们评说,在一座城市里,将地矿全产业链上具有代表性的景点一网打尽,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属罕见,甚至可以说是独一无二,黄石是地矿科普旅游的完美目的地。目前,黄石已开发三条地矿科普研学线路,研发二十多个精品研学课程,形成了以“科普”为轴,以“地矿”、“工业”为两翼的研学体系,着力打造“1+N”全域研学旅行模式,助力黄石获得了国家级地矿科普研学基地称号。

游:这里可以领略独具特色的旅游风情。位于湖北省黄石市大冶湖生态新区核心区的黄石园博园,展园占地2031亩,其中永久性展园为1200亩。建设1个主展馆、三大类45个展园以组团式的展园岛形式置于水中,以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建筑风格,展示着荆楚大地的人文景观、历史流韵和园艺风光。其中,主题为“荆楚乡情”的市州展园17个;主题为“异域风情”的国际友城展园6个;主题为“生态黄石”的本地展园22个。整个园区形成了五步一景,十步一观,阆苑瑶台,水木清华,胜景如画,美不胜收。

这里有四个“世界之最”的树化石林。这里是湖北省目前最大的硅化木园,筹建于2018年,占地50亩,同样是由张和教授捐献的。目前共有来自中国、南非、缅甸、印尼、美国、蒙古国、埃及等不同国家的树化石600多颗。已鉴定的品种有30多种。树化石是中生代侏罗纪晚期产物。黄石国际树化石林是世界最大面积、树化石数量世界最多(1314棵)的化石林,林内已有一棵、一棵。

其中竖立起来的新疆树化石高达17米,是世界竖立最高的树化石堪称世界之最;最粗的树化石重20吨,是世界竖立最粗最重的树化石。走进园博园国际树化石林,就仿佛进入亿万年前的森林深处,让我们一一去见证着这些世界之最吧。

这里有最长的恐龙化石和最小的恐龙化石。位于园博园主场馆的黄石张和恐龙馆展示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2800多件古生物精品化石,其中恐龙一项就达100件,还有十分珍贵的鸟化石,国家一、二、三级化石共计90余件。这里有最长的恐龙化石——马门溪龙化石,长达26米。这里也有最小的恐龙化石——鹦鹉嘴龙化石。二楼古生物化石展区有以张和教授名字命名的“五尖张和兽”化石,游客可一睹曾轰动国际的原始哺乳类动物的风采。

玩:这里有沉浸式主题文化乐园。黄石恐龙园是黄石园博园的二期项目,紧邻园博园,规划总面积为620亩,其中水域面积203亩。园区定位为沉浸式观赏主题文化乐园。“奇幻恐龙岛、探秘侏罗纪”。恐龙园运用光、影、声、电等高科技,实现恐龙与游客的互动,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游乐体验,它打造的是一座集展示、科普、休闲、互动四位一体具有游赏体验的主题文化乐园。

这样一座有着千年矿冶文明的古都,这样一座以石命名的城市,成为中国地矿元素最富集、地矿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区域;作为全球最大的孔雀石观赏石集散地、全国四大矿物晶体观赏石文化交流交易中心,2019湖北省新联会讲好文旅融合发展故事,湖北网络大 V黄石行采风活动;“相约黄石、共享精彩”畅游“最美工业城”将呈现出别样“晶”彩,值得期待。

湖 北 省 新 联 会

通 讯 员 冯茜 黄加涛

特约记者 颜 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湖北省新联会 讲好文旅融合发展故事 湖北网络大V 黄石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clf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