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做不到一些事情。一些是因为我们的舒适区阻碍着我们改变,而另一些可能是有复杂的综合原因。
我们先来说第一种。很多行为之所以难以改变,很大原因是受我们舒适区的影响,跨出舒适区很容易让我们感到焦虑。就像原始人的洞穴能让他自己感到安全,踏出洞穴就意味着危险。
但原始人踏出洞穴,让他感到危险的是狮子老虎等危险的猛兽。而我们不敢踏出舒适区,让我们觉得舒适区外不安全的是什么?
为了发现它,罗伯特·凯根发明了一种工具,叫心理免疫的X光片。他认为,人的心理也有一套免疫系统,它会像身体排斥微生物一样排斥我们采取新的行为方式,以此来维持心理结构的平衡和稳定。而这套方法能像X光片一样,把你心里真正怕的东西给照出来。
这套工具很简单,只需要你回答四个问题:
1,你希望达成的行为目标。
2,你正在做的跟改变相反的行为。
3,这些相反的行为背后的好处。
4,让这些好处成立的重大假设。
我们举个例子来解释这种方法。小方在学校每逢重要的考试时,总是会很反常的在其他同学复习时玩游戏看小说。还跟同学打趣说了很多顺口溜,比如:“人有多大胆,复习拖多晚;只要胆子大,天天寒暑假;死猪不怕开水烫,越到考试我越浪。”之类的。
他的朋友小李对此十分不解,因为每次小方考好的时候又总是会四处炫耀。他也问过小方,小方也说了他很重视考试。只是为什么最后他表现出来的是这个样子呢?小方自己也不知道。后来小李学了这套工具帮小方分析了一下:
X光片第一栏,希望达成的行为目标。
小方说当然是希望自己考一个好成绩
X光片第二栏,正在做的跟改变相反的行为。
这点小方举了很多,比如越临近考试越放纵,不自觉的通宵看小说打游戏等。
X光片第三栏,这些相反的行为背后的好处。
小方想了一下说,考差了可以跟别人说是自己没认真的结果,考好了也可以跟朋友炫耀自己没认真复习也能考好。
X光片第四栏:让这些好处成立的重大假设。
这次小方叹了口气说:我觉得复习了还没考好就是能力不行,我想避免别人觉得我能力不行。
你看,如果不用这套方法,小方可能发现不了这股阻碍自己改变的力量,会一直对自己潜意识中的假设所虚构的危险产生本能上恐惧。活在假设构建的安全区里。
这是第一种工具,针对做不到是因为害怕尝试的分析工具。接下来讲第二种工具,它是一个分析综合原因的工具。叫知能愿+内外因。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我们不能做到某事,可以从不知,不能,不愿三个层面分析它的内外因。
比如小方考试考不好,从不知的层面分析,内因可能是他上课没认真听课,或者理解能力不足,接收知识的时候出了问题。外因可能是授课老师讲课没讲清楚,在传递知识的过程出了问题。
从不能的层面分析,外因可能是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等造成的。比如是不是宿舍或教室环境太吵学不下去,或者因为要打工还债没时间学习等。
而内因可能是个人能力缺陷。然后进一步延展能力不足的内外因。比如从能力不足的外因分析学习上是不是缺乏有效的预习,复习等。
从能力不足的内因分析他的生理或心理是否存在问题。比如生理上的焦虑症,忧郁症等原因,心理上比如害怕努力了仍考不好会被嘲笑就是一种心理原因。
最后从不愿的层面分析,内因可能是厌恶学习或缺乏动力之类的,比如觉得三本院校成绩考的再好也很难找到一个好工作。
外因可能是缺乏激励,比如因为学习的过程太枯燥了,没人陪他一起学习,缺少了精神激励就放弃了学习。
这就是知能愿+内外因的方法。
那么照例来个小总结。假设你想做某事而不能做到,如果是因为做这件事会让你感受到不舒服,可能是因为你有不能做这件事的假设,你可以用心理免疫的X光片这个工具来查出背后的假设。如果是其他原因,你可以用知能愿+内外因的框架进行分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