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门口总有一些提篮子卖菜的老人。他们似乎在为钱打拼。
只因平时买菜都让先生包揽。年迈的老人和她的菜成了我远望不可及的风景。
今天清晨,我跑完步,几位老人居然还在叫卖。
一些左邻右舍停下了匆忙的脚步,看看,问问。然后,在整齐的菜摊上左挑右选,直到买到心仪的菜才离开。
这让我想起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诗篇《卖炭翁》,其中一句:“心忧炭贱愿天寒。”尤为感人。面前的老人在此烈日炎炎的夏天出来卖菜,能忧什么呢?
我不由得也停下了脚步,凑上前去看看。看有没有想要的。
老人们把篮子放在一旁。菜摊了一地。有绿油油的黄瓜,红红的西红柿,绿的发亮的辣椒,碧绿中带条纹的丝瓜……
我想,她们定是一到这儿,就寻找合适的地方。然后,把菜从篮子里拿出来,分门别类地放在地上,整整齐齐地摆了一个菜摊子,想卖个好价钱。
当我蹲下身子去接近我认为的未知世界时,眼中的风景竟然生动起来。
一位背有点驼,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老人,伸出干枯的手指着面前的菜,用满是期待的眼神看着我,喃喃细语:“自家种的,刚从园里摘来的。菜新鲜,买点回家吃。”
我看到如此大年纪的人还在为钱奔波。不由得心生怜悯。也许是触景生情,我想到了自己年迈的老母亲。此刻在干啥呢?是不是也如她一般辛苦?
我蹲下身子,挑了一把洒了水的薯藤,几根黄瓜。用塑料袋装好后,我东张西望。
我看到篮子里有个四四方方的小纸牌。纸牌用塑料纸真空包裹。透明的塑料纸下,草绿色的正方形中心就是黑白分明的二维码。
我眯着眼笑道:“老大妈,您一把年纪了,挺时髦的,还会玩二维码。”
我边说边拿出手机正准备扫码。年迈的老人制止了我,有些落寞地说:“我不要扫码。我要现金。”
我愣住了,惊得张大着嘴巴,半天说不出话来。
旁边的老人笑道:“我们也不会弄二维码。年轻人弄的。”
我一直瞪着眼,盯着年迈的老人,惊疑地说道:“二维码多方便!年轻人想的周到。”
年迈的老人似乎感应到我咄咄逼人的气势,躲闪着我的眼神,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钱进了二维码,就等于进了他们的口袋。我得不到半文钱。”
我听了,不知所措。旁边卖菜的老人提醒我:“你可以用手机换点现金给她。”
我点了点头,朝附近的小店走去。身后,其他老人在议论纷纷:
“我们自己种菜自己卖,搞点零花钱用。给儿女们减轻负担。不过,我的儿女不要我的钱。”
“有的年轻人真不自觉。老人不要他们的钱不说,还要老人这点血汗钱。”
我到旁边的小店换了现金。回到菜摊,我把钱交给了那位年迈的老人。她喜笑颜开,感激不已。
我在思索:当今社会,国家政策对农村老人有照顾。为什么有的年轻人还要父母身无分文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