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聊,少年主动提起几个自媒体平台的使用体会,说得头头是道,惊讶之余,对他也有了更多放手的打算。
大概是3年前,少年悄悄用奶奶的手机注册了某音账号。有次聊天时,偶然发现了,问他,说是发一些有关飞机的图片、视频,短短时间已经有了近百粉丝。
除了叮嘱他注意信息安全和用手机的时长外,没有过多干涉——长在网络时代的他们,怎么可能避免得了网络的浪潮和冲击?
少年在近3年里,又悄悄摸索尝试过小某书、某站等平台。
目前,他对这些平台的评价是:
某站是靠答题来让使用者学习弹幕礼仪,即可成为普通会员,以此教育用户,用户的素质相对较高,里面的内容质量也比较高,甚至可以在上面学到很多课程、知识。
某音上视频很多,可以不断滑动,一看就看很久,但是获取信息效率太低,视频质量差,浪费时间,我就想把它卸载了,现在只是待机状态,偶尔上去看一眼,如今有近1500粉丝,算是网络人脉资源的贮存地。
小某书上获取信息速度极快,但视频质量低,盗视频的号也多,一般我只拿来搜索信息用。
作为一个小小的内容创作者,少年已经在慢慢地边学习边分享、展现,在他感兴趣的飞机、游戏领域,与同好互动,探讨在哪里拍飞机合适、游戏怎么玩儿更好通关。
按费曼学习法里的观点,能把学到的内容讲给别人听,才算是真正学会了,这么看,少年在学中用、用中学,就方便他探究更多好玩儿的新鲜事物,也能让他更好地运用学到的东西。
要想跟少年保持总有话题聊的同频节奏,或许我也要尽快在这几个平台上试水,保持对未知的好奇心与探究欲。
孩子是大人的老师,他走在前,我得紧紧跟上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