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晶体管到CPU

从晶体管到CPU

作者: 设计匠 | 来源:发表于2019-05-26 14:49 被阅读0次

晶体管是CPU中的最小组成元器件;
晶体管的组合,可以形成基本逻辑单元(非门、与非门、或非门...);
基本逻辑单元的组合,可以形成基本逻辑电路(全加器、地址译码器、三态门、D锁存器、D触发器、移位寄存器);
由基本逻辑电路的组合,可以形成一个最基本的概念CPU;

1.最小元器件(晶体管/场效应管)

晶体管有NPN型、PNP型
晶体管的三级分别为基极(B)、集电极(C)、射极(E)
对于NPN型,当基极给正电流,集电极射极导通,反之断开;
对于PNP型,当基极给负电流,射极集电极导通,反之断开;

晶体管.png
场效应管有N型、P型
场效应管的三级分别为控制极(G)、源极(Vss)、漏极(Vdd)
对于N型,当控制极给高电压,源极漏极导通,反之断开;
对于P型,当控制极给低电压,漏极源极导通,反之断开;
场效应管.png
场效应管也是一种晶体管;

2.基本逻辑单元

通过晶体管的组合,可以形成基本逻辑单元

非门 B=!A

非门.png

与非门 C=!(A&B)

与非门.png

或非门 C=!(A|B)

或非门.png

三态门

C为1时输出等于输入,C为0时输出为高阻状态(可理解为空)


三态门.png

与门A&B、或门A|B

它们不是最简单的逻辑单元,而是组合出来的


与门 或门.png

异或门

同样是组合出来的


异或门.png

3.基本逻辑电路

通过基本逻辑单元的组合,可以形成基本逻辑电路;

加法(减法)器

全加器:xyz表示三个二进制数,cs表示二位二进制结果

全加器.png
四个全加器组合,形成4比特的加法电路
加法电路.png
有了加法就有了减法,因为减法等于加上一个负数、 负数可表示为一个二进制的补码

译码器

地址译码器,当A0~4给特定值时(地址)输出为1,否则为0;
输出接三态门后,可实现类似通过内存地址取值的操作;


地址译码器.png

二四译码器,输入AB的不同组合,输出端依次只有一个为0(实现了多路选择)


二四译码器.png

D锁存器、D触发器

之前的逻辑电路输出值总是取决于当前的输入值,我们称之为组合逻辑电路;
如果输出值不是只取决于当前输入值,还取决于上一个状态的输出值,我们则称之为时序逻辑电路;
D锁存器:C为0时Q和Q反的值不发生变化,C为1时Q等于D、Q反等于D相反值;(保存了状态)

D锁存器.png
D触发器:在D锁存器基础上加入了根据CLK信号边缘触发;
D触发器.png
D触发器时序图.png
移位寄存器:将D触发器串行组合后,可以形成移位寄存器,依靠时钟脉冲将信号不断右移;(实现乘除法)
移位寄存器.png

4.概念CPU

通过基本逻辑电路,我们实现了加减、与或、左右移(乘除)、多路选择;
利用这些基本逻辑电路,可以组合成一个概念CPU如下图:


概念CPU.png

A、B为两个四位二进制输入信号,同时接到四个运算电路上;
利用加法、与或、左移、右移电路,可以对AB进行加减乘除与或运算;(S0、S1可以调整运算电路的运算规则)
运算结果给到多路开关,通过S2、S3的取值来选择输出哪种计算结果;
该电路实现了通过给定的S0~3,可以知道取哪个计算电路的哪种计算方式来对A、B进行计算;
把S0~3的16种排列组合,理解为概念CPU的16条指令,A、B理解为两个四比特的运算数,那么这就是一个四比特概念CPU;
程序的执行,就是交替给CPU指令和运算数让其运算;


概念CPU指令集.png

相关文章

  • 从晶体管到CPU

    晶体管是CPU中的最小组成元器件;晶体管的组合,可以形成基本逻辑单元(非门、与非门、或非门...);基本逻辑单元的...

  • [计基]-CPU

    一.CPU发展历程 继电器 -> 晶体管 -> 门 -> 触发器/振荡器 -> 存储器 / 芯片(CPU) 继电器...

  • P9 高级CPU设计-Advanced CPU Design

    传送门:P9 高级CPU设计-Advanced CPU Design 早期计算机通过减少晶体管的切换时间提高运行速...

  • 从晶体管到计算机,与逻辑门的奥妙

    从小就对计算机的组成十分好奇:人是如何造出一台能思考的机器的?复杂哪怕如手表,也可以在科普读物的介绍中大致想象得到...

  • 程序是怎样跑起来的

    CPU是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 CPU和内存是由许多晶体管组成的电子部件...

  • CPU对于程序员是什么?

    CPU负责程序的解释和运行最终转换成机器语言的程序内容。 1.CPU和内存是由许多晶体管组成的电子部件。CPU内部...

  • cpu制程工艺与纳米技术

    cpu的制程工艺,从14nm起,进展变得非常缓慢,摩尔定律已经失效了。因为电子隧道效应的存在,公认的晶体管制程极限...

  • 从主管到经理

    《从主管到经理》 节选自今年三月故事会小伙伴袁菊子职业访谈《访谈:一个管理者的成长样本,推荐新任管理者阅读》中的部...

  • 从网管到茶商

    在很久以前,我在一家连锁零售公司上班。黄觉是我关系最好的同事。黄觉是公司的网络主管,带着两个应届生,管理着公司下辖...

  • 线程池的7种创建方式,强烈推荐你用它

    根据摩尔定律所说: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量每 18 个月翻一番,因此 CPU 上的晶体管数量会越来越多。 但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晶体管到CPU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cnz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