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结束了《朋友圈的尖子生》,每个人都各有特色,但是在他们成长成功的背后,既有差异,也有很多共性。
杨超:
善于利用世俗的条条框框;
当你在一个行业一个公司做了几年之后,自以为自己很牛的时候,突然知道这个世界上还存在一种你根本不知道的玩法,你发现自己原来只是一只井底之蛙,根本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李倩:
做任何事情首先需要确定目标,寻求最短路径;
在一个行业做事就要懂得这个领域的核心业务;
学习一门技能,就学顶级的东西、看顶级的书、见顶级的人;
相信厚积薄发。
马文亚:
善于全方位了解一个行业的信息,善于发现并利用信息的不对称;
知道不代表能够做到,做到不代表做好;
当你想要做点什么的时候,就一定要每天都做一点,将目标由多变少,最终能挑选最主要的那一两个。
马佳佳:
研究规律,善于利用规律和“套路”;
与有趣的人在一起,不需要存很多没用的东西,你以为日后对你有什么价值,其实没有用;
所有的活动和事情,不喜欢的就不去,不好玩就不去。
李叫兽:
做任何事情,如果不知道怎么做,就一定要找一个方法去做,想办法找一个招。面对任何事情,首先假设自己是完全不懂的,在做每件事情之前,假设自己是完全不懂的,然后把它当成研究火箭一般去对待,系统了解这件事怎么发生,该怎么做才行;
当自己的直观感觉和证据冲突的时候,我每次都相信证据;
每天刻意练习,通过读书学习基本理论,然后拿那些理论去指导生活;
培养长期的差异化的竞争力是任何战略的基础,这就需要自己有挣脱价值网的决心和毅力;
学习一门技能就马上去实践;
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探索事物背后的原因,即运用黄金思维圈思考事物,指导生活;
构思知识的多领域用法。
脱不花:
社交的本质就是资源和价值的交换,你不能帮助别人,别人也就没办法帮助你;
要抓住一切机会与该领域的牛人建立联系;
针对目标对象要制作个性化的“钩子”:初次见面的理由、建立联系的理由、持续见面的理由;
突破第一次见牛人的胆怯不自信之后,我不再恐惧“被拒绝”,建立了一种“社交自信”,在这之后,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什么人都敢去打招呼,多高级的办公室的门我都敢敲,因此进入了一个“扑”老师的阶段;
做一名精巧的复制者和模仿者,代入导师的角色,观想他们的行为和思维;
人总是看见他们没有的部分,把它们看的更珍贵;
自己在干的事,和自己的价值目标,要全面匹配;
想想目标读者,他们就坐在你笔记本的对面,对着他们说话,掏心窝,捞干货,亮绝活。
马占凯:
结交最顶级的人,看最顶级的书;
一段时间里,刻意提升某一项技能,大量反复刻意练习;
叶梓颐:
越努力越幸运;
即使没有长远目标,那也要定下短期目标,让自己的生活有奔头。
刘丹尼:
理论实践派、行动派;
对于很复杂的事情,其实都有非常基本的事情,你只需把它做好,然后你能够坚持把它做好就可以了;
对于读一本书,他喜欢用“笨笨”的姿态,他会特别相信书中说的道理和东西,所以他会马上去实践,也许后来实践中发现书上说的是瞎扯,但他最终还是会学到书中讲过的正确的道理和方法,因为他自己试验过了;
美团创始人王兴:人们愿意做几乎任何事情去掩盖他战略上的懒惰。
冯鑫:
所有的瞎折腾,都源自没有思考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万事皆有解,你所担心的,必然会发生;
有能力的人,干什么都不会太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