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豆瓣评分8.9分,作者塔拉·韦斯特弗,美国历史学家、作家,先后获得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和历史学博士学位。2019年,塔拉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
而塔拉在17岁之前,没有踏进过学校一步。
无独有偶。
维特根斯坦,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凭借其著作改变了哲学的发展方向。“1920年以后的哲学航程,维特根斯坦无疑是最主要的舵手。”
和塔拉一样,维特根斯坦14岁之前,也从未踏进学校一步。
14岁之前的维特根斯坦,一直都是由其父亲聘请的家庭老师在家指导其学习。
而17岁之前的塔拉,虽然没有像维特根斯坦那样的优渥条件,但是她的坚毅、果断、对知识的渴望,无不是她少年时期在那一堆破铜烂铁的生活中培养出来的。
我们不怀疑也不能否定学校的教育作用,但是我们更应该认识到:
学校并不是学习知识的唯一场所;
作为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庭和社区,更有利于培养一个人所应具备的品德和习惯,
至少,家庭和社区能够对学校的教育起到有益的补充。
2.
学校教育的出现,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国家和民众对教育的需求增加而产生的一种集体教育形式。到目前为止,一个老师面对几十个学生,仍然是学校教育最常见的教育模式。
学校的这种教学模式也让其优点和不足都很明显。最大的特点是高效,而最大的弊端是很难做到因材施教。
具体到我们每一个学生,都要尽力保证自己跟上大多数同学的学习进度。超前一点和稍有掉队,对于接受学校教育的我们来说,都是不合时宜的。
而当下越来越卷的学校教育,让老师有意无意地更加关注分数,更加关注优秀生;
在宁愿累倒自己也要卷死别人的白色恐怖下,老师会不自觉地为优秀的孩子呐喊助威,号召更多的学生赶上去,超过他,而很难做到放慢脚步去等待哪一个学生。
时间不会停止,课程不会停歇,别人不会等待,
奋力地奔跑,谁都无法保证自己没有一点儿闪失,
谁都无法保证自己每一步都迈得足够快 ,踏的足够稳。
于是,在一定时间的学校教育之后,我们便有了假期。
假期生活的合理的安排,
就是回顾自己跌跌撞撞一路奔来的得失,
修补自己知识结构中的不稳定的那一点,
连结当初学习时被迫挣脱断掉的那一环。
假期合理的学习安排,正是弥补当下学校教育弊端的最佳时间。
3.
每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天生的,都是在一次次经历中和自己反复斗争成长起来的。
能考得上985的孩子,没有一个是靠老师盯着学、爸妈逼着学才考上的,
优秀的孩子展示给我们的,更多的是分数,
而分数只是他们优秀的品质、良好的习惯这棵藤上结出的果实。
平时的学习,有老师的陪伴和指导,有学校纪律的约束和监督,
没有了老师的指引和辅导,才能看出一个孩子真正的学习能力。
脱离了老师的陪伴和提醒,才能看出一个孩子能否真正能做到自律。
假期,是自己和自己相处,自己和自己对话,正视自我、认识自我的最佳时机;
假期,是自我检查,是自我调节、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的最好季节;
假期,是培养习惯,锻炼自主,磨练品行,提高自律的最佳时间。
假期,是休养生息,也是弯道超车,更是学校教育之外必要的调整和补充。
4.
双减之前,有些孩子被爸妈送到补习班,被动地跟着同学在一起学习。
而这些被迫送到补习班的孩子,我不说大家也能猜到会是怎样的表现。能不捣乱影响其他学生学习就已经值得大加表扬了。
双减之后,这些孩子看到原来隐藏在小区里的补习班销声匿迹了,于是大呼过瘾,以为大家真的都像自己一样不会在假期学习了。
其实,每小区里依然藏着补习班,只是,比原来的补习班更隐蔽。
是那些自律的孩子,不用父母的督促,不用老师的陪伴,自觉自主地学习。他们分散在各自家里的某一个房间,把以前的补习班化整为零。
起床,锻炼,晨读,各科学习分时段安排在每一天固定的时间里,包括娱乐和午休,都规划的清清楚楚。
相比于以前的补习班,他们更像是在学校一样有规律地生活学习,劳逸结合,张弛有度。
如果说以前是在补习班,这些孩子呵,他们简直是把学校隐藏在了所有的小区里。
但愿——
你也是这所学校里的一名学生!
我是水清心宁,从乡村的小学校到深圳这座大都市的路上,我遇见了很多人,也经历了很多事。从今天起,我试着讲一讲自己的所见所闻,但愿能带给您一些快乐,点滴思考。
如果你觉得有趣,故事精彩,那就关注我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