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选择教育这条路,是源于初心的执念,但是现在走在这条路上,并不我的执着为主,而是有信仰辅助我。也就是因为我执念的好奇心,让我遇见了我现在的生活,但是不可否认,这几年我真的对未来和教育彷徨过,因为我也会看不到方向。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教育认知的贫穷。而且从本质上讲,我本来也没读过什么书。所以更加低级。原始家庭的贫穷和学识的贫穷,让我有很好的发展,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思维格局决定了能力的大小。
举个简单的例子:
有文化底蕴家庭的孩子,和普通家庭的孩子就是不一样的。从生活的培养方式就不一样,先不说花钱见世面,就拿简单的生活引导来说。有文化底蕴的父母,他在引导孩子的时候,不会单一的给一个答案,而是思维的多样性。平时带孩子玩,她们之间产生的交流很多,不会是一般父母,一问一答的方式。越高级的父母越有耐心,这是守恒定律。
人年龄越大思维越固化,再加上没有读书就更加固执己见。所以孩子小时候所处的环境,决定了他长大的思考和步伐。
就拿我来说,我为什么不想读书,不想读大学。就是因为对知识的无知和自以为是。如果我处在一个优质的环境下成长,我一定不会不想读大学,因为有些东西儿童时期种下了,孩子会为了自己要的去拼搏努力。父母只告诉我们清华北大好,但是为什么好?好在哪里?父母给予我们的价值观都是肤浅存于表面。为什么?就像父母经常说的一句话:“现在不吃苦,长大以后更加吃苦。现在吃苦长大以后不吃苦。在他们的认知里面,考上清华北大,就可以保障自己后半生衣食无忧。”其实工作以后我才明白,奋斗努力是终生的。这是一种好的价值观追求,也是我的价值观追求。而父母不知道的是,你越往上走,只会更苦更艰难,从来都不会轻松。只是说经历了苦以后,你拥有更多选择的甜。这个甜顿时会成为平庸者讽刺自我生活的台词“你成功了,放个屁都是香的。”
当然不可否认,你奋斗到一定层次你是可以躺平的,当你选择躺平的时候,你可以过上很舒服的小日子。但是这样的小日子也是奋斗出来的。也就是父母说的,你现在吃苦,熬出头就后面不怎么吃苦了。如果你想继续前行,苦会一路伴随,但是你的路也会越来越辽阔。
肖申克的救赎,所有牢狱里面的人,都是我们生活中各自的自己,我们不满足现在的生活,总想过上好的生活,但是会给自己理由告诉自己无能为力,随着年龄的增大,志向的磨灭,你会开始习惯这种生活而不知道,当你发现的时候,你已经不能救赎自己了。因为能真正爬起来的极少数。安迪在这种境遇下,从未放弃过自己的信念,一直为着自己的信念坚定前行。水滴石穿就是他造隧道的力量。
有些事情大家忘记了,你一定要记得,因为那是关于你自己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