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

作者: 佳斐鱼 | 来源:发表于2020-07-29 17:05 被阅读0次

与朋友凑一起,在一起谈的自然是孩子对问题。

“孩子不自律”

“孩子学习不爱钻研”

“孩子学习不主动,要催”

“孩子不爱思考,学习浅表”

……

而他们经历的学习方式和环境:

“学习环境中,过度强调竞争”

“学校以考试成绩为单一评价”

“接受的学习以灌输为主”

“为了高分,陷入保姆式机构辅导”

“学习体验差,不愿意学习”

“学习的知识碎片化,缺乏系统,枯燥”

……

如果是以教学设计者的角度来思考,有没有一种教学方式,可以为孩子获取知识、增强技能、培养动机、形成习惯、创设环境而设计?

我们心目中的面向未来的学习者又是怎样的呢?

主动

有热情

热爱生活

动手能力强

喜欢研究爱思考

主动寻找学习资源

对自己有认同感,理解他人

能调动自己的已有认知获取新知

……

这样的孩子有吗?有!当娃“沉迷”游戏的时候!

以上是个冷笑话。这样的学习者有吗?

我们通常认为学习者是“苦”的,所以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吃苦是为了做人上人,以外部评价来驱使自己这样很矛盾,会发现那个真实的的自我痛苦而纠结:学习不是我要的。

以下这幅图 形象说明了学习的辛苦,以及痛苦征途过后同伴变少,坡顶上发现前面还有一个更大的“坡”。

上图中的学习体验会使得学习者筋疲力尽,产生痛苦!

!爬坡(学习)痛苦,我们就不爬坡了,在原地呆着吧,无助感袭来!

我们或许可以试着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看?

当学习过程中加入交替,在进入下一个学习阶段之前适应和吸收新新学到的知识(是不是特别像很多游戏采用的结构?)一个个关卡,因平衡“能力”和“挑战”而设置。

当你沉迷一件事情产生“心流”,一抬头,才意识好几个小时已经过去了。

太难学习者觉得沮丧

太容易又会觉得无聊

滑坡过程,不仅使学习者发现新信息,还有机会给学习者充分吸收信息,并且不至于大量信息涌入造成超负荷。

心流原则:

能力和挑战

和朋友探索的STEM中我们实践这一原则:能力和挑战。通过二轮或更多的尝试,分解项目难度,构建一个个关卡,关卡之间承互相关联推进。

1.讨论孩子们心目中的屋子,头脑风暴中,孩子们调动积极主动,同时整理形成思路。自我驱动产生念头:我想试试实现自己的想法。

2.先给出第一个的任务目标,给孩子们实践自己设计思路的机会,也完成了遇到困难解决问题的情景设置。实现后,孩子们很开心。

3.将第一步实践对比现实,给孩子们赋予建筑师身份和建筑使命,思考更深的问题,并鼓励他们进行问题剖析讨论,形成更强烈的“欲望高坝”,从而产生再次尝试的念头

4.给出第二次任务,并且将困难点转化为任务目标,进行挑战。

5.总结分析,反馈!我们将引发孩子互相欣赏学习作为总结反馈的内核。而不是单纯鼓励竞争,使用单一评价。

在“挑战不可能”工作室,我们发现画出下面这张表格的时候,几乎每个孩子问:这是要比拼第一名吗?

我们的鼓励孩子运用自己的知识,推测、预算,因为每个孩子特点不同,他们计算的数值各不相同。当孩子们和我们同样专注在验证自己的推测、以工程师的身份探索极限的概念,他们放下了外部评价,转而精心调整设计、搭建、重建。

心流式的活动流程设置中,孩子是活动的主人。除了在活动环节给他们赋能;产生兴趣、调动他们的认知;助力他们构筑“欲望的高坝”去实践表达是活动的重心之一。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许多孩子都会问,下一次是什么时候,还能来吗?

什么样的情况更能有助于孩子们自我驱动学习探索,这是也我们的实践重心之一。

我们从游戏中学习到的,如何运用转化在学习中产生心流?

相关文章

  • 反思

    反思,如何反思,他人反思,还是自己反思,还是利用他人反思来反思自己,还是利用自己反思来对照她人,是孩子反思还是父母...

  • 反思反思

    反思反思学会反思

  • 反思反思

    反思反思学会反思

  • 行有不得者反求诸己

    反思你的反思.做你的反思.行你的反思.反思取决于你是否愿意接受你的反思.....

  • 把反思培养成习惯7.22

    1.时间的层面反思可分为,日反思,周反思,月反思,年反思,双环反思。 2.日反思:对过去一天的反思,对未来1-2周...

  • 怎么写好教学反思

    反思类型可有纵向反思、横向反思、个体反思和集体反思等,反思方法可有行动研究法、比较法、总结法、对话法、录相法、档案...

  • 10.16

    反思的本质就是不断反思,在行动中反思!

  • 反思牛市中需要什么?

    我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反思,几乎是有时间就反思反思,什么都反思,工作的事情反思,人际交往的事反思,鸡毛蒜皮的事也反思。...

  • 反思后的人生还是一地鸡毛

    没有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每月反思,每周反思,每日反思,反思多了生活还是一地鸡毛,甚至反思都不痛不痒,也就懒得做了,...

  • 学习

    成功人士的好习惯: 1、反思 苏格拉底曾说:“没有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做好日反思、周反思、月反思和年反思。 2、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cqk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