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卷而沉思。就人格而言,精神病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人文学等均有所定义。似乎多倾向于一人、一族、一群体的精神世界之特点,而这一特点应该是与其他者的区别之处,否则难以定论于“格”。社会心理与历史观在人格中的定义,仍然没有脱俗为“病态”与“正常”之分,可以说两元论无处不在。
在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的分析中,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王玉德教授所著《奴性与病态宦竖人格》一书,单列中国人奴性及宦竖病态人格的论述,旁征博引,分析透彻,观点明晰,让人阅后实感触动。他在书中说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我们需要的是要坚持新民、新国、新人格、新文化---”(P:195)。他还说:“(中国历史上的)奴性人格是一种丑陋的人格,这种人格在任何一个族群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哪个族群对奴性人格认识得最深刻,哪个族群就有可能最好地克制这种人格。在时代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中华民族面对激烈的文化竞争,更有必要在文化上来一番洗涤,猛烈地冲洗积垢,以昂扬崭新的姿态在人类社会崛起”(P:198)。为一本好书,周小东向大家推荐之,值得余时翻翻看看。
奴性人格的出现远早于宦竖群体的出现,而宦竖群体的出现则强化了奴性人格的表现。宦竖群体又由于中国宫廷体制的需要,相生相灭。几千年的宦官体制把一部分特殊人群打造成为了独具心理特点的人群,他们是一群身残、自卑、专事谄媚、视主子为生命寄托的、心理扭曲的人。在与士大夫、外戚群体的博弈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生存之道,也构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特有的病态人格群落——宦竖人格。作者归纳这种人格的特征有:拍马溜须、奴颜婢膝;自卑卑贱;缺乏自尊自立;好追求朋比,随声附和;容易满足,易骄傲;心胸狭窄而刚愎自用;好暗算别人,刻意诋毁他人;等。
清朝灭亡后,宦官体制随之消失。但几千年来被宦竖人群所强化了的奴性人格,却依旧存在。儒家文化和道家学说中的“糟粕”部分起到了催化作用,不无关系。当然,这里的学问是比较复杂的,在看了《奴性与病态宦竖人格》后相信会有所感触的!为什么奴性人格在中国显得那么突出呢?前述理由是其一。作者还分析了孕育的土壤中农耕文化、地理气候等因素也在其中,确有其新颖的观点。奴性人格的核心是对上没有原则性,没有人生的信心,没有目标,一切以“主子”唯命是从;对下恶语相对,尽其所能陷害无辜!社会压力导致应对方式的不成熟、幼稚也是奴性人格产生的因素。作者认为:从历史的角度看,奴性不是与人类一起产生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很高水平时,人的思想得到很大解放时,奴性人格必然会逐渐消失(P:34)。和其他经济社会发展相伴随的产物,如毒品、腐败现象等一样,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时代,共同劳动、平均分配,没有剥削和压迫,当然就不会出现奴性(也许潜在的奴性没有明朗化)。一旦进入阶级社会后,财产私有化,个人、群体占有的比例出现了不均衡,这是必然的结果。那么,人的地位就随着占有财产的多少发生了变化,处于下层的人们为了获取更多的财产,讨好和献媚上层得到的财产,要比靠实力和武力获得要容易得多。
以上就是奴性人格的滋生条件,从这一点看当今社会,我们会发现具有或多或少奴性人格的人,就在身边,只要您留心观察。
奴性人格从精神病学的角度看,属于“病态人格”吗?其表现出的现象学,可以分别纳入不同的“人格障碍”之中。比如奴性人格在对下采取的态度可以在A型人格中寻到几许;对上的态度中可以在B型人格中发现。也许,从奴性人格针对自身体验中是否具有痛苦感受或对社会影响的程度来说,没有纳入精神病学中的“病态人格”,道理在此。当然,奴性人格的命名偏向于社会学领域,或边缘于社会心理学,也是没有纳入精神病学范围的理由。还有,针对奴性人格是否需要医学干预,相信大多数人都认为是不需要的,更需要的是社会合力,所以奴性人格不属于精神病学研究的范畴。
那么,针对奴性人格的干预方法就没有了吗?王玉德教授在书中给出了答案,崇尚和充分发挥人文精神就可以极大地削弱奴性人格。他说:不仅需要关注人文精神的狭义点:人的价值取向,如倡导独立的人格和对社会的关怀,以人为核心,反映时代进步倾向;还要关注广义的人文精神要点:一切对人类自身言行有所教化和制约的东西,都需要关注。人文主义更是一种思想态度,它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强调人的价值、追求真善美、强调独立意识,倡导发挥个人能力、人文精神体现一个民族整体的文化面貌,核心就是如何做人,如何对人!(P187-188)。从这个出发点而言,推荐此书给大家,颇有一点意义!周小东(2022年3月9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