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老师连续提了四个问题,:
1、 在家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内驱力?
2、 如何引导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如何引导孩子学习和更高效的学习方式?
4、 针对自觉性不够孩子,怎么样培养孩子自主学习?
坦率地讲,在姐弟二人的成长过程中,这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和寻求答案的 问题,尤其是第一个关于内驱力的问题,因为城市里的孩子拥有相对富足的生活,很容易迷失方向,时间久了不知道努力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内驱力的问题解决了,主因发生了改变,其他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2019年10月,孩子上初二,正在学习中国近代史,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观看电影《1894.甲午大海战》,一个周六的晚上,我和孩子一起看了这部电影,电影看完我和孩子都很感慨,孩子和我讨论了好几天,我也为此写下了一篇很长的感想,那一刻,我觉得内驱力就是民族的使命感。我在文章中写道:“ 十一国庆节前的晚上,我和儿子一起做国庆假期的学习安排,儿子将10月1日那天学习计划安排的满满的,我说,十一早上的时间得空出来,要看阅兵式,儿子轻描淡写地说,作业太多,就不看了吧。我惊异地回头看了他一眼说,十年一次的大阅兵啊,怎么能不看呢!不觉间就提高了声调。后来在我的坚持下,十一早上儿子还是和我们一起观看了阅兵,但看的平平淡淡,波澜不惊,从他的脸上全然看不出心潮澎湃的民族自豪感,我的心中小小有些失望。看过这部电影之后,我想如果现在再去观看阅兵式,儿子一定会是另一番感受。一边是节节败退的北洋官兵,一边是气势如虹的中国军人,一边是七年没有添一艘新舰的北洋水师,一边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东风快递”,如此强烈的对比,民族自豪感怎么能不油然而生。 我们常常在说现在的孩子,由于拥有相对富足的生活,时间一久,孩子们很容易迷失方向,不知道刻苦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也就失去了持续努力学习的动力。我也一直在寻找,究竟什么因素可以成为他们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奋发向上的内趋力。看过这部电影后,我想,其中的道理应该对孩子们有所触动。电影用它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一遍遍地告诉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我对孩子们说,有史料记载,当年的定远号管带刘步蟾是免试进入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院并且直接上军舰实习的,林泰曾、萨镇冰、方伯谦等都是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英国海军学院。孩子问我,为什么当年的刘步蟾他们能这么优秀,我说,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身上背负着民族振兴的希望。民族振兴这句话我们常常在书本上可以读到,我想此时此刻,这句话才能鲜活地写进孩子们的心中。我把当时去英国海军学院学习时那些留学生的誓言抄录在家里的黑板上:“此去西洋,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
小黑板大家可能会觉得使命感三个字有点太大了,但是我们想一想,我们已经靠自己的努力在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解决了温饱问题、房子问题,他们好象没有啥需要奋斗的了,所以就是要从小给他们灌输:你们今后是要改变世界的,时常这样引导他们,孩子的格局是不是就会提高一点呢?
2020年12月,云开拿回一篇作文,作文的题目是《万物生长,各自高贵》,看完他的作文之后,我忍不住去抱了抱他,因为我读懂了他作文背后痛苦和努力。那个时候他被学校选拔进创新班刚刚三个月,创新班汇聚了高级南北两个校区的最优秀的学生,学习压力和竞争压力空前巨大。儿子虚构了一个反应木讷,天份不高、学习成绩不优秀,但是靠着努力练习小提琴,有一天也站在学校的舞台上熠熠生辉的小伙伴的故事,只有我读懂了,那个幻想中的天份不高的儿时玩伴就代表他自己。作文的结尾是这样的:“夜幕降临,皎洁的月亮挂在天上,洒下疏疏落落的月光,高贵而美丽,可星星几点萤火之光亦有别样的风姿。万物生长,各自高贵”。那天晚上,我久久睡不着,很心疼儿子,面对压力,儿子抗争、努力最后和自己和解了,那一刻,我觉得家人无条件的爱和支持,就是他的动力源。第二天我把一点感想记录下来:“昨晚,叮叮的一篇课堂作文让我失眠了。看完,我不由自主地去抱了抱他,感觉到被什么东西打动了,后来邱老师的一句话让我突然明白了打动我的是什么,故事虽然纯属虚构,但情绪是真实的,三个多月以来,面对巨大的压力,他拼尽全力挣扎着、对抗着,也思考着,成长着,我又是心疼又是欣慰。又想起最近在听的《平凡的世界》,更是觉得苦难才是人生最宝贵的一笔财富,只有在逆境中经过磨砺,才会更加强大与不可战胜,才会面对人生的不公平不卑不亢地说出:万物生长,各自高贵! 早上,又看到日本《人生七年》的介绍,更是感触良多。我们为人父母,也是拼尽全力为孩子创造最好的条件想让孩子在自己预设的轨道上尽可能的少走弯路,顺利一点,可是事实证明,那一条弯少的路,可能就不属于他,正如文章中所说,那些绕不开的社会变革、经济大势,那些局限和遗憾,会推着他们走向他们彼时彼刻的人生,我们无能为力,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给他们无限的爱与支持,那种根植于他们内心的坚持和坚定,才会决定他们往哪里走,走多远,而我们,就是他们唯一的动力源。”
讲上面两件事,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内驱力的问题,要靠有效的陪伴一点一点去引导他。不是简单的陪着他吃吃喝喝喝,玩一玩,也不是找一个补习机构交钱了事,而是要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学习生活。如果说在对他俩的培养中有一点点经验可以谈的话,那就是有效的陪伴和共同面对,让他知道在学习的道路上,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一点在小学阶段尤其重要,我讲讲我们的一些做法:
姐弟俩四年级进学*思开始学习英语,第一次秋季课上完测试,姐弟两一个倒数第2,一个倒数第4,因为进学*思比其他同学晚,没有系统学习过语法,所以这个结果是意料之中的,我非常平静地接受了,但两个孩子从未考过这样的成绩,有点懵。下课后我和姐弟两个人留到最后,跟老师交流完情况,回去的地铁上我跟他俩说,考不好你们肯定也很难受,那接下来我们想想怎么办。后来的寒假课,每天晚上下课我和他们一起,在地铁上就把当天课的单词背完,我自己也背,下地铁互相考,进家门前,背单词的任务就解决掉了,白天再完成其他的书面作业,这样的一段时间后,课程半期他们就追上了班里的孩子,并且成绩也渐渐排在了班级的前列。那时候我每节课坐在教室后面,拿个本子认真记笔记,我就是要用行动告诉他们,看,我也在认真学习,你们不是一个人在努力,困难,妈妈和你们一起在面对。事实证明,这种示范作用挺有效的。就象曾经看到的网上一篇文章中说的,一个天天玩手机的家长,有啥资格指责一个天天写作业的孩子。
在地铁背单词那个时候学*思要求父母陪读,我觉得这是一个很聪明的作法,把课堂开放给家长,既可以让家长了解孩子的真实的学习情况,又可以让家长真正参与到孩子学习当中,当时我和爸爸有分工,爸爸负责陪数学课,爸爸也是全程坐在教室后面做笔记,回家跟他们一起攻克难题,我存了很多爸爸做题的草稿纸,图画的工工整整,我一直不舍得扔。有一次甚至在出差的飞机上,他也在演算我给他发过去孩子做不出来题,解题步骤一步步写得非常详细。
爸爸的草稿纸爸爸在出差飞机上做题
郭老师让谈一谈爸爸对孩子培养的重要性,我觉得这些草稿纸就能说明一切,爸爸的草稿纸都写的整整齐齐,孩子也不好意思写的乱七八糟,身教重于言教,爸爸的参与,会让孩子更加觉得,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也不是只有那个爱唠叨的妈妈陪着我,爸爸也在跟我一起努力,我们是一个整体,整个家都跟我站在一起,这样孩子内心是不是更加充满力量。
郭老师还让我们讲讲如何引导孩子读有深度作品的兴趣,其实在这一点上因为自身水平所限,我们也做的不够好,我只是给孩子养成了一个爱读书的习惯(因为自己也读,床头桌上到处都是书),但怎么引导不知道。所幸的是在他们六年级时,去听了一个讲座,我马上确定这就是我需要的语文课,正好是校内语文课很好的补充,讲座老师将文史打通,带着孩子们通过解读经典,不仅提高了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更将一种人文精神灌输给孩子,那时每节课我都跟着他们一起学习,我记得老师讲过《希腊神话故事》、《雷雨》、莎士比亚作品,诙谐生动,非常吸引人,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老师讲《罗生门》,讲完后提出两个问题让孩子们思考:群体的恶是不是恶?以恶制恶是不是恶?当时我有点震惊,要知道这才是六年级的孩子啊,老师就提出这么深刻的问题让他们思考。后来上了初中,又跟他们一起学习了老舍、史铁生、丰子恺、汪曾祺,《简爱》等等 ,通过老师的引导,我明显感觉到孩子们思想一点点成熟,思考问题越来越有深度,这样的语文学习,其实已经是超越了语文学习本身,就象那篇《我们需要怎样的语文老师》中所说的:语文跟每个人相关,它不仅仅是语言和文学,还是一个人的“精神底子”,所以,有了思想深度,有了正确的三观,写出漂亮的作文,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事实证明,当时坚持上这样的语文课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初中阶段,他俩的作文经常被当作范文,进入高一,由于思想比较有深度,很轻松地完成了初中记叙文向议论文过渡的过程,高一期中考试,姐姐的语文作文被选成范文印发全年级,年级议论文统一写作,姐弟俩作文也都得了班级最高分。接到语文老师微信,真是很开心。
“双减”以后,邱老师的机构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两个孩子都用自己的方式给老师送去了安慰。能够感受到他人的温暖,又能在他人需要时温暖他人,给他人以力量,这一点比优异的学习成绩更让人感到欣慰。
发给波哥的鼓励中考体育结束后,一位家长私信我,告诉我一件事:体育中考时自己的孩子仰卧起坐没有考好,如果想拿满分只有800米长跑超水平发挥,当时她的孩子长跑跟月明分到了一个组,月明知道这个情况时,主动去找组里的每一位同学,嘱咐大家带着这位同学好好跑,如果有可能,把里道让给这位同学好跑一点。后来在全组同学的帮助下,这位同学800米超水平发挥,800米跑出历史最高成绩,体育中考拿了满分。同学妈妈非常感激。这件事月明从没有告诉过我,听到同学妈妈讲,想象一下当时那个温暖的场面,我也被月明的行为温暖到了。
中考前一天晚上我去看姐姐,说好明天一早不来送考了,但感觉到她还是很紧张,第二天一早,我还是早早来到学校门口,想给她加加油,因为怕人多挤不到跟前去,就让弟弟写了一个牌子,弟弟挥笔写了八个字“我心驰骋,无问西东”。高一开学,我偶尔发现,这八个字变成了姐姐一篇周记的题目,我想这应该就是爱的传递吧。
让他们成为一个温暖的,正直、善良、内心强大的人,一直是我和爸爸的期望,他们慢慢开始成为我们期待的样子了。
啰嗦说了很多,其实我和爸爸都没有特别系统的理论教给大家,只能把自己平时的一些做法和家长朋友们分享,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也是一直在学习和探索,许多做法的对与错,可能还需要交给时间去验证。 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