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嘚瑟咖 / Deseka Artech Media》
·
《年书》人物
唐学斌
彩生活服务集团CEO
20多年前,唐学斌是一个物业人员,20年后,借着物业管理的支点撬动了互联网。
物业懂互联网思维,世界挡也挡不住。
1993年,唐学斌大学毕业就分配到中海地产。当时中海地产还不叫中海地产,叫中国海外建筑(深圳有限公司)。
凭着自己专业优势,懂电路,懂得电梯、中央空调这些安装,在施工现场能对各种涉及到电的东西,设计、调试,小改小动,很快获得了领导的赏识和提拔,关荣的成为了一名物业管理人员。
物管其实是一个钱少事多的工作,每天很忙很忙,奖金却少的可怜。
看着做房地产销售的同事一年几百万,而他只有两千块奖金,他心里有想法了,必须让物管赚钱。
于是他利用物管的关系,做过电梯广告,卖过大米、水、花生油等。
可以说,这些小事情看起来像是小打小闹,不过锻炼了唐学斌的商业眼光和管理思维,而这些磨练正为日后的商业帝国做着实打实的准备。
唐学斌看的一本书——《占领终端》,这本书教会了他以互联网思维思考商业模式。
随着物业管理日益高涨的费用和业主对服务质量更高的要求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唐学斌觉得时机成熟了。
他创造性的提出了一个商业模式,即能够帮着物业提高服务质量,又能够帮着业主免掉物业费,同时还能帮着卖货的厂商获得流量。
这个模式可谓是一举多得,一经推出市场,获得了大家的欢迎。
模式其实很简单,不复杂:
① 商家入驻“彩之云”app,愿意投入一些广告费,来吸引业主来体验它这个商品,体验它这个服务。
② 业主注册“彩之云”app,在上面购买生活用品等,免去物业管理费。
③ App获得商家的广告费,替业主支付物业管理费。
④ 物业管理人员推广这款app作为物业官方指定减免物业管理费的app,获得相应的报酬并且提供优质服务给业主。
跟唐总是老朋友了,这次采访很轻松,也不是第一次采访他了,这几年一步一步见证着“彩惠生活”的发展以及商业模式的转变。
采访的整个过程中,唐总思路清晰,他对自己的目标也是十分坚定明确。目前给“彩生活”制定的一系列阶段目标也在慢慢实现。即能够让业主免物业费,也能让业主享受高质量的物业服务。再则就是能提高物业管理的社会地位。
——编导董晓凯手记
彩生活是把物业管理作为我们这个行业的一个基础,作为一个入口级的应用,就像腾讯它是把我们俩的通讯作为吸引我们粘住我们的一个工具。然后我们再通过其他的服务来获得我们的收益。其实咱们也一样,是把物业管理作为一个基础,作为一个我们连接业主的工具。那么我们也是把提供其他服务作为我们的一个变现的来源。他这个东西不需要点亮,你只要去做这件事就可以。
——唐学斌
这会不会是下一个电商帝国呢?我们拭目以待!
每个人的故事都值得被记录,关注《年书》,关注我们“嘚瑟咖”公众号,邀您聆听观看更多关于唐学斌的故事。
请收看我们即将推出的《年书》人物完整版:
唐学斌
·
《年书》是什么?
《年书》是以年为时间轴,以人为核心点,讲述人与这个城市交汇故事的多媒体电子书。
是深圳人共同创造并共享的年度城市文化产品;是具有文献价值的城市年度馆藏;是具有独特印迹的城市记忆;是讲给你、我、他的深圳人自己的成长故事。
深圳是一座奇迹之城,在炫目的发展成就和耀眼的经济数字背后,是一个个血肉丰满的人。
《年书》作为独一无二的数字人文作品和与时俱进的图书馆馆藏载体,对代表和引领城市发展的精英人物、对彰显城市独特个性的潮流人物、对与城市休戚相关的普通百姓全覆盖,以视频、音频、文字、图片和互动媒介,通过年度人物故事、年度人物专访、年度人物里程碑、年度人物点评等形式,创作可独立传播又汇聚成册的全媒介电子人物《年书》,并以每三年为节点,持续回访更新《年书》,动态记录人物在城市的今天、明天。
所有作品将作为地方人物文献在南山图书馆收藏并借阅。
·
为什么做《年书》?
《年书》源起于所有的“我们”对深圳这座城市的热爱。
这个“我们”,是与深圳这座城市有着共同经历的人,是给深圳留下印迹的潮流先锋人物,也是与城市休戚相关的普通人,他们愿意讲出自己与深圳交汇的故事。
这个“我们”,还是一群擅长观察、记录、表达、传播故事的文化、传媒志愿者,有志于传承和记录深圳城市精神和人文故事,《年书》就是他们创作的作品。
这个“我们”,还是一群致立为城市保留印迹的人,他们来自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的使命驱使,他们不遗余力推动、推广并收藏《年书》。
《年书》是所有的“我们”对自己热爱的城市的集体贡献。
·
《年书》运作机构
项目发起:南山图书馆
项目执行:嘚瑟咖传媒
项目协作:传媒志愿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