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位于和县城大西门外。其地冈峦层叠,绿水环绕,冈上桃林片片,溪旁杨柳成行。
桃林深处的“张籍读书堂”,是唐代著名诗人张籍少年时读书的处所,此地民间至今流传着张籍因祸得福而有桃花坞的故事。
相传唐元和十二年(817年)冬,宰相裴度平淮大捷,宪宗皇帝于太和宫大宴群臣,以庆此功。席间,有人提议:凡赴此宴者,都要吟一句尾缀“红”字且与酒宴有关的七言律句,以表庆贺,出格者罚以巨觞。
当时,张籍身为太祝,官品低微,临到他出句时,“红”字几乎被前人占尽。张籍本无意于此,再加上几分醉意,便信口吟了一句“柳絮轻斟玛瑙红”。
不料,一个专事谄媚取宠、拍马逢迎的佞臣,向宪宗奏道:“我主洪福齐天,四海归附。今日盛宴,臣等均以‘红’为喜,申表贺忱。而柳絮为白色,白为丧。太祝吟句,意在诅咒圣上,罪该万死!”
醉态朦胧的宪宗闻听此言,勃然大怒,喝道:“小小太祝,竟敢诅咒寡人!来人,将他推出去斩首示众!”武士一拥而上,将张籍向门外推去。
在场的文武大臣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韩愈是裴度麾下的行军司马,亦是此次平淮的有功之臣,他对张籍的人品、学识极为赏识,便不顾个人安危,起身谏道:“启奏万岁:喜庆之时,不宜杀戮。况张太祝乃饱学之士,吟句当有来处,绝非信口雌黄。请万岁当场问个明白,他若讲不出来龙去脉,再行治罪不迟。”
裴度也从旁力谏。宪宗准奏,传旨将张籍拉回讯问。张籍出了一身冷汗,酒意早已飞到九霄云外,他镇静了一下说道:“今日喜庆,微臣早有祝词在胸。所吟律句乃是诗中成句,全诗虽不敢妄称上乘之作,但却不落庸才俗套。”
宪宗道:“既然如此,快将全诗吟出来。”张籍略加思索,吟诗四句:
四海升平承主恩,桃花柳絮醉春风。桃花酿就胭脂色,柳絮轻斟玛瑙红。
吟罢说道:“臣少年攻读在和州郡里桃花坞。坞里有千株桃花,万棵杨柳,每当春深,桃花怒放,艳似朝霞;柳絮临风轻舞,在桃花的辉映下,灿如红色玛瑙,故有此吟。”
宪宗龙颜大悦,拍案称妙,即赦张籍无罪,并破格擢升为秘书郎。
其实,张籍少时在和州读书处并无桃花,桃花坞更是子虚乌有,所吟之诗,所绘之景,都是凭借超人的才华,利用申辩的瞬间,急就而成。
嗣后,为防追究,张籍特遣心腹家童,昼夜兼程赶回和州,嘱咐家人在读书处周围抢种桃树,命名“桃花坞”。人以文名,山以林秀,桃花坞自此便伴随张籍的诗名,蜚声中外。后人有诗赞曰:
柳絮桃花趣,全凭才智生。
诗人张太祝,官运自丰亨。
后来,张籍七世孙张孝祥高中南宋状元,和州人又在桃花坞增建了“状元坊”一座,至今古迹犹存。
(选自《巢湖人文景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