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社会心理学》有感

读《社会心理学》有感

作者: MaE_6 | 来源:发表于2017-03-11 23:47 被阅读0次
读《社会心理学》有感

当代的人们理应对我们的心理有所了解,唯有这样才能使我们能够生活得更快乐些。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事都和心理问题中衍射出的认识和价值观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学习一些心理知识是事关现今和未来的大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这方面的学习。

这段时间,我阅读了美国人戴维.迈尔斯写得《社会心理学》就很受启发。尤其在看到爱情婚姻这段对许多人的测试结论,几乎颠覆我对婚姻、爱情的认识。比如,家庭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经济支配权的问题,我过去都很忽视物质在爱情中的作用,以为爱情之神圣可以超越物质,超越一切,属于纯精神的,而且是完美的精神升华。现在回过头来一看,才忽然发现我在这个问题上算是被忽悠傻了,而且是被电视、文学作品等那些主流媒介给忽悠傻的。爱情与婚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赤裸裸的直白,这样的无耻过。由爱情和婚姻的历史来看,我悲观地发现婚姻、爱情从来只有很现实的浪漫,而没有超越的浪漫。超越的浪漫只在接近童话的故事里,在十六到十九阶段花季少女的白日梦里。人类物质在飞跃般的进步,爱情却慢慢只成为了传说。

即使在有梦的年代曾经的浪漫和激情,经过了七年之痒,当人们的激情慢慢淡化时,所有的家庭问题都出来了,更少不了很多人无法忍受而离婚。实际上,还没有到三年之痒,家庭就会因为各种矛盾冲突使得夫妻的关系淡化,甚至是恶化。除了少数两口之间高度一致性家庭里的夫妻过得很幸福外,大部分的家庭能否走到婚姻的尽头,那全要看双方对矛盾的忍耐力了。从现在来看,忍耐并非是包容,而是无奈,是有所顾忌而迫不得已。

谈恋爱已经很世俗化了,婚姻比谈恋爱还更加世俗。除去人的生理因素如激素、荷尔蒙外,谈恋爱本身就是一种价值交换。埃里克.弗洛姆在《健全社会》一书中写道:“爱情只不过是一种让双方感到满意的交换,双方在权衡了各自的价值后,都得到了自己所期望的大多数东西。”在当下的中国,这种交换非常简单而直白。女人靠自己的美貌和男人的地位和财富进行交换。因此,在中国这个追求丛林法则的社会里,女人在美容和穿着不惜花很多钱,以使自己的吸引力达到最大化;男人努力奋斗,不惜一切代价追求金钱和社会地位的提高,以求自己女人面前更有吸引力。

既然是交换,就会是等价的交换。由于男人对美貌的审美观不同,产生选择方面的偏差,更多功不成名不就的男人会转而求其次,如气质、性格、品德等等;而女人受自身外在条件的限制,会不断降低自己的期望值,也就是找对象的条件不断降低。等价交换的选择,这会在爱情选择中出现男女双方的相互匹配的特点,即美女不是找到有钱人,就是会找到帅哥;有钱人大部分和有钱的家庭联姻,高干和高干们的子女结婚得多,这也就是常人所说的门当户对。如果现实中会出现童话故事里的灰姑娘和王子的故事,那么,这样的事情在现实中一定很少很少,而且灰姑娘一定还是个大美女才行。从爱情的等价交换可以看出,把未来理想化或是高估了自己价值的后果,那就是让自己成为剩女或是剩男先决条件。这种匹配特点有时在谈恋爱中,男方若沦为被动被支配地位或是女方显得过于主动,而会出现谈恋爱时心理的波动。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得到的可能是贬值的,可能是配不上自己的等等,这对恋爱双方的心理或有微妙的影响。 费尽千辛万苦谈了恋爱,终于走进了婚姻,会发现婚姻比爱情还要世俗,还要物质化,而且在婚姻问题上,女人比男人更加现实。所以,家庭的核心问题就是经济问题。现在来看,对一般普通的人而言,尤其在经济问题不是很宽裕的家庭是最核心的问题,这在一方有强烈的控制或支配欲望的人会表现得尤为突出。马克思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家庭关系也属于上层建筑,在双方收入差距足够大时,这个问题就明显的表现出来。这从远古的家庭婚姻的形成(母系社会没有明确的婚姻家庭)就可以看出,男人处在供给和保护的地位,女人要养育后代,没有能力完全照顾自己,也就是说,家庭没有男人的供给,女人就要挨饿,生存都是个问题;离开了男人保护和勇敢,女人和孩子的生活和安全得不到保障。因此,在生存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女人的经济能力很弱,社会地位很低,她必须要依附于男人,这在封建社会和兵荒马乱的乱世尤为明显。由于女人的经济地位很低,在家庭中的地位低下,女人是男人的附属物。这时,如果女人遇到厚道、明事理的家族和丈夫,日子还好过一点。若是遇到苛刻的婆婆,那算是苦海无边了。

但是,现在的女人的社会地位提高,尤其是经济能力的增强,甚至能超过很多挣工资的男人,这本来对家庭而言是件好事,家里的经济实力大增加了,家里的生活保障能力更强了。但在实际上,家庭生活并不比过去更幸福,离婚率也是直线上升,这还不包括很多几乎错过了最佳生育年龄的大量的剩男剩女。现在社会的结婚率推迟和离婚率的升高,既是社会的进步,也是社会的悲哀。在进步的方面,就是结婚更注重个人的需求,尤其是感情上的需求;悲哀的地方就是社会物质的进步和个人更大的自由选择,并没有带来家庭幸福的提升,反而使得家庭幸福感缺少的人大幅度上升。究其原因,这是人们对生活的需求在提高,本质上是人们在对生活的欲望上从质到量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人们不控制自己的欲望不止是七宗罪之一,这也会使自己的生活幸福感下降。 在婚姻家庭上出了这么多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为什么会普遍出现那么多“指责型”、“打岔型”的家庭模式?不知道有人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没有。在撒提亚冰山分析理论的家庭模式中,提出了一致性的观点,这和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中的观点不谋而合。由此也就发现了我们在家庭中相处关系中,我们很多的不幸福是自己的无知和缺少智慧造成的。就好比那个硬给女儿安排公务员的母亲,以为这是对女儿好,不理会女儿多次要以死口头方式的抗议,直到女儿为此跳楼自杀。这个母亲事后总是说自己傻,不正是告诫我们要用知识才能成就美好的生活?而不是用自己一相情愿的想象揣度别人,替别人思想,以为别人和自己的想法一样,然后总是去做一些伤害别人的事情。

在家庭中出现问题,男人最有问题的地方是忽略对方的想法和要求,没有能力搞清对方的心理和需求,又不会用适当的幽默感及甜言蜜语哄对方在烦闷时开心,从而造成女人在情感需求上的缺失。男人没有有关和女人相处的知识和智慧,这是男人在婚姻关系中的无知所带来的隐患,随时都会爆炸一次,爆炸得多了,婚姻就会出现危机。一次不懂女人不重要,要是经常不懂女人就很危险。男人一次大脑愚笨不重要,要是经常愚笨上帝都不会原谅。而与人交往的智慧来自于知识,所以必须要终身学习。

女人在婚姻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是不懂得关心和照顾男人,而是欲望太多,并且在不断的升级。就好比普希金写得那个童话“渔夫和金鱼”里的老太婆一样,不只是比渔夫有更多的要求,而且哪些要求不断升级,一直到自己当女皇,还要金鱼去伺候她。在现实中女人没有不断实现自己不断升级的欲望的条件,因而女人在现实生活中不满足的时候多,因不满足产生愤懑情绪的时候多,在家庭语言中指责的口气是经常出现,就容易形成指责型的家庭关系。在社会实际中,女人要养育后代,还把照顾自己老人的事揽给了自己,还要应对自己工作的压力,还想实现自己消费的心理需求等等。这从女人对男人的与生俱来的依赖感会对男人有很多的要求,就如书中所说的,“女人要求男人所有的方面”。当很多要求不能做到时,女人会因为不满足而产生焦虑的心态,形成在家庭中的很多负面情绪,从而影响家庭的所有成员。最常见的女人在家庭不明智的做法,对男人的要求多,从工作、事业等等一直到生活的细节方面,女人都有要求,都能发现缺点和不足,然后是自己很生气,就要说出来。女人本身又是感性的,感情细腻,重视自己情感体验,这就注定女人对缺点和不足容易形成情感挫折,也就是俗称的女人的小心眼,这就是指责型家庭模式的本质。因此,在我们进行培训时,当提到男人对女人的要求时,就有人提到不要对男人要求太多。女人在家庭中能不能改变这种情感体验和心理需求,或许阅历和读书可以使其眼界开阔会有所改变,但对大部分女性,我不抱更大的希望。

女人在情感的体验还存在多变性,追求创新,这体现在女性对浪漫的感觉上。浪漫本身就是男人表达感情的新奇手法,再用第二遍就不新奇了,当然也就不浪漫了。这个情感体验不断求新,其实质就是追求在不断变化。如果没有不断变化的情感体验,也就没有浪漫了,因而就缺少激情的体验,时间长了就不容易稳定两个人的感情关系。也就是说只要外界有足够的诱惑和激情体验的刺激,女人红杏出墙的概率比男人大。

从遗传学的角度来分析,女人为了养育后代,在情感上是很挑剔的,这就注定了绝大部分男人不会有多少机会。从遗传学来说,男人尽管愿意更广泛地播撒自己基因的种子,但是,绝大分男人受自己经济条件和个人魅力的限制,他不可能轻易大幅超越人家的丈夫而得到播撒自己基因的机会。反之,假如男人如果有这样的机会,要么是对方男的太差劲(也可能女人更差),要么就是他自己能够付得起或者已经付出了很大代价,而且最主要的是经济上的代价。但这两种情况对普通人而言非常少见。最常见的是有了钱或者有地位的男人用权势和金钱交换女人,这时,男人常诱惑女人的方式就是给对方买房子。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的爱情关系是灰色的,甚至是黑色的,一点都和完美挨不着边。现实中女人也并非是被动的被诱惑,这可从女人也是通过尽可能的打扮和美容增加自己的吸引力能够推知,这实际上是潜在的诱惑,只是女人在情感上不易随便接受被诱惑的吸引者而已。对男女爱情关系,网络里的名言是这样说的:“女人不背叛感情,是外界的诱惑还不够大;男人不背叛情感,是背叛后的代价太大”。这个代价包括对个人前途、事业的影响,经济上的损失,周围亲戚、朋友、同事的关系和评价等等。这才是男女关系的实质,是普遍性的而非特例。特例是指比如双方高度一致性的家庭,就非常能抗拒任何诱惑。

分析这么多,可以看出除了高度一致性的家庭外,其他家庭都是存在问题的,都有着潜在的危机,而且这个比例很大。这样是在告诉我们,在婚姻问题上大家是相爱容易相处难。因此,如果希望这个婚姻要走下去,甚至是要过得快乐,双方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由于男人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多少资本,大部分男人都出在相对被支配的地位,确切地说,在城市里,大部分男人在家庭中比女人的地位低。低到什么地步?排在女人的孩子、父母等所有有直系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后面,这至少在女人实际操作中都是无意有意这样处理问题的。但是,婚姻、情感中还有中还有个重要原则,就是公平原则。尽管两个人对公平的理解会有偏差,并且会发生很多争执,由此引发的矛盾是经常性的,从而进一步产生婚姻的危机。不公平带来不平等,不平等就谈不上感情,也就是伤害对方的感情,这会出现:过弱的一方一般在尽量忍受一切,而双方地位旗鼓相当时,对方就会觉得忍无可忍,想着找机会离婚。大多数家庭问题产生矛盾的根源就在于对金钱的支配和使用上,因为金钱的使用和支配最能确定成员的关系上是否平等,因为中国人大部分都是用钱来表达感情,而且财富能带给人在自己的家庭中有较高的的地位,所以,家庭关系中的经济关系对大多数家庭而言就是核心问题,婚姻双方都应该很慎重对待这个问题,假如想让自己的婚姻能走得更好的话。

按着东方人的文化传统,男人理当养家。如果男人没有能力尽到养家糊口的职责,那么小女子就要掌管家庭大权,要在家里说了算。据说在结婚前就有人争“听谁”的这个权力,并且还争“工资卡交到谁手”里这个问题。这样的婚姻就是在成立经济合作社,尽管人数很少,也要有一个领导掌管经济大权,而且这个领导权不是谁贤惠谁干,而是谁的综合地位高就是谁的。从结婚的第一天就没有平等,也就谈不上公平,更难说的上有多少感情,这样的家庭不经常闹矛盾才叫怪呢。我还真看不懂这样的婚姻,但在现实中却又是存在的。这些现象的发生,不得不让人思考:家庭是什么?婚姻的本质是什么?

马克思说过,有爱情婚姻才是道德的,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马克思说这些话,是针对当时资本主义物欲横流、拜金主义、政治交易婚姻等现象说的话。在实际生活中,没有感情的婚姻不只是难以接受的,结婚后也是很不稳定的。这就说明婚姻在有经济基础的前提下,感情因素就是婚姻中最重要的因素。产生感情的因素很多,通常在认识和价值观、态度的一致性是产生感情的一个很重要原因。而维持感情、产生感情必须是在男女双方建立平等的基础上,甚至说没有平等,就没有公平,也就没有感情,至少会存在一方对另一方没有多少感情的情况。在家庭中,由于人们的很多交往都是物质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所以家庭里很多情感都是用金钱来表达的,这意味着这样的家庭,金钱在家庭感情上占很重要的作用,家庭里核心问题就是金钱支配和使用问题。那么,对一个相亲相爱、高度一致性的家庭,对金钱的使用是双方协商的。对于给对方家庭老人的礼物,除了尊老和符合传统习惯外,更是表达对丈夫或妻子的尊敬和关爱。也就是一方对对方家庭所做的一切,更多的是因为关爱对方而去做的。这样的做法是双方相互的、对等的,心甘情愿的,而不是一方强加给另一方的。

但在实际中,双方都会因为血缘关系而都有一定的情感偏向。这个本身只要不做过头而且给予足够的沟通,问题应该不是很大。父母养育了儿女,儿女孝敬父母一点也是理所应当。假使这些做法与金钱的支配有关,那就会牵出平等问题,牵出公平性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一定会影响双方的感情。所以双方面对这样的问题,要重视相互的沟通、协商。在一定情况下能彼此照顾对方的情绪是很有必要的,而且也是明智的做法。依此类推,在家庭里做任何事情都顾忌对方的感受,这是聪明的,也是对婚姻、感情负责任的态度。最反对的是某一方要求对方无条件顾忌自己的需要和感受,却很少顾忌对方感受。这是一种不懂维持感情的蠢笨做法。

除此之外,还有个对婚姻的态度。80后更注重自己在婚姻中的感受,已不太在乎离婚了,因而就容易出现离婚轻率等问题。对此,年轻人要清楚离婚没有胜家,大家是双输。谁都会在离婚中遭到伤害,女人可能被伤害的还要多一些。不说离婚其他代价,只说这几条就值得大家思考:其一是一个家庭,男人哪怕是排在老四老五,这也是孩子的爸爸。没有爸爸的家庭是不完整的,对孩子成长有心理影响。同理,没有妈妈的孩子就是一根草,这对孩子成长同样不利;其二是再结婚对女人难度很大,这是女人在感情上的挑剔性决定的。而且在结婚后,前一个家庭的各成员对后面的家庭生活会多少产生负面的影响。对男人而言,离婚的代价很大,想在结婚找个过日子女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三是再结婚的人是不是比以前的丈夫更好?一般来说是不可能的。自己在年轻时不能找个出色的,年龄大了反而能找个比以前丈夫好的,这不合常理和逻辑,只能是一种妄想。再进一步说,好男人早都结婚了,有妄想的人赶快醒醒吧。对男人而言,剩女还是离过婚的女人,可能会更挑剔,甚至还有性格、心理的问题,不太适合结婚过日子;其四是和人相处本身就一件困难的事情,换个人就能相处的好吗?这样思考好像忽略了和人相处是双方的事情,处不好关系不完全是对方的原因。这个丈夫处不好关系,换一个丈夫也未必能出好关系。对男人也一样,第一个老婆的关系都维持不住,你有信心和第二个老婆能处好关系吗?

与其把希望寄托于未来,还不如脚踏实地处理好现在的问题。其实,在婚姻、家庭中相处也很简单。一定要把握住公平的原则,即你要求别人做到的,一定要自己也去做到。如果自己做不到,就不要对别人有这样的要求,否则伤害对方的感情就从这里开始;要树立平等的理念和价值观。双方的关系是平等的。两个人既是最亲密的人,也是婚姻家庭中距离最远的人。处理好两个人的关系,会使得自己生活多了快乐,处理不好会增加自己的痛苦和烦恼,而两个人相处关系需要智慧;沟通是两个人相处好的法宝,但怎么运用语言的技巧能沟通好是事关感情和与分的大事情,每个人应该学习与人沟通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学会在沟通和做事中善于妥协。不会妥协的人是最不聪明的人;牢牢记住:男人需要尊重,女人需要宠爱。在这基础上去说话和做事,才能有效地处好两人的关系,使得大家生活在很智慧的交往中因和谐而美满幸福。

生活非常需要智慧,而生活的智慧除了来自实践外,更多的是来自学习和思考,这需要我们多读书,多依靠自己那颗聪明智慧的脑袋。那么在心理方面我们就可以从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中得到许多启发,与此同时也能够获得快乐。

                           来自与百度文库的参考

相关文章

  • 读社会心理学(戴维.迈尔斯)第七章有感

    读社会心理学(戴维.迈尔斯)第七章有感 很荣幸参加社会心理学的读书会,我下面谈谈阅读第五章的感受。 体会一:本章没...

  • 读社会心理学(戴维.迈尔斯)第一章有感

    读社会心理学(戴维.迈尔斯)第一章有感 很荣幸参加社会心理学的读书会,清华大学的彭凯平教授为中文版做了序言,我下面...

  • 领导给我穿小鞋,我该怎么办——和木子一起读《社会心理学》

    这是木子读《社会心理学》的第2篇笔记,今天我们要读的是本书的第1章:社会心理学导论。关于读这本书的缘由可以看看这篇...

  • 如何培养自我效能感

    文|末安笙 读武志红心理学课“锤炼生命的韧劲”中的“自我效能感”很有感触。 自我效能这个概念最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 读【社会心理学】有感

    通过读这本书,我了解了社会心理学研究主要有3个领域,分别是个体过程、人际过程、群体过程,研究层面分别是社会、个人、...

  • 读《社会心理学》有感

    当代的人们理应对我们的心理有所了解,唯有这样才能使我们能够生活得更快乐些。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事都和心理问题中...

  • 读《乌合之众》

    这是一本有关大众心理学研述的书。有关社会心理学,自己之前读之甚少,可能是有感这类书籍往往文字生硬理性,趣味性尚...

  • 人是情境中的产物

    再读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有感。 1,人是情景的产物 前几天刷微博,看到这个 乒乓球冠军...

  • 那个年轻人愤怒地举起了U型锁

    再读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有感。 1,人是情景的产物 前几天刷微博,看到这个 乒乓球冠军...

  •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书评 “读书足以怡情,读史使人明智……凡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社会心理学》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ctt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