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段文字有什么感受?是不是感到直抒胸臆,表达有力?
这是我在一个卫生间的洗手台上方看到的。之所以拍下来展示给各位,就是想说明什么是好文字。
那么,什么样的文字才是好文字?
首先要准确表情达意。
清代画家、诗人郑板桥讲的“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理论就是说把心中所想的准确表达出来就是最高境界。苏轼、黄遵宪等也有过类似表述。很多人平时说话常常言不由衷,写文章要把自己的意思准确表达出来就更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其次要简洁。
楚国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说:“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写文章也一样,上等作品就是不能增减一字。不刊之论就是说文章、言论优美得不能删改。当然真要达到很难,但就是要以此为标准。鲁迅也说过类似的话,就是写好文章后把可以可无的文字删去。14世纪英格兰的逻辑学家奥卡姆提出的剃刀在理“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简单有效原理”也适用于写文章,就是去掉多余的枝节,只要表达清楚即可。言简意赅,简洁有力最佳。
再次,文字质朴。
孙梨的文章受推崇,他与巴金并称为当代南北两大散文家,就是因为他的文字质朴无华。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不用典故辞藻,浑然天成,他被称为词帝。李清照的词也有此特点,也得到类似的评价。
最后,就是要符合语言文字规范。
一些房产开发商在文案中写的“很成都”“很中国”就是不符合汉语的规范,这样会起到错误示范作用。老舍被称为杰出的语言大师,他的文章就是语言文字的良好范例。〔文/罗名旨 作者为媒体编辑,运作“编辑校对”公众号(editor-CN)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