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心术:两种读心术

读心术:两种读心术

作者: tumbleweed | 来源:发表于2020-03-04 18:48 被阅读0次

    近年来,好莱坞不断涌现出许多冠以读心术的影视剧。在这类题材的影片或电视剧中,总是会有一个很有吸引力的、擅长读心术的角色。如《惊天魔盗团》里的催眠师Merrit Osbourn、《福尔摩斯》里的福尔摩斯、《The Mentalist》(超感警探)里的Patrick Jane、《Lie To Me》(千谎百计)里的Carl Lightman.....在美国,还有很多课程教你怎么成为一个读心者,怎么根据微表情、身体语言来了解、操控他人的心理。

    这类能力以前叫第六感、心灵感应,一直被当做一种神秘的天赋,现在叫ESP(超感觉、透视、预知力等等)。ESP读心者不再把读心术看作具有独特的天赋,而认为那像是知识、技术,是可以学习的。影视剧里表现的读心术虽然看起来很像是心理学,但其实它的基础是哲学,起源于近年兴起的以美国哲学家丹尼特(平克、肯.威尔伯等)为代表的心灵哲学。因此,影视剧里的读心者像运用知识一样,思考、分析、表达。

    在我看来,假如将推理作为读心的主要手段,会产生一个明显的缺陷,那就是无论你积累了多少经验,也摆脱不了目的论的束缚。每次读心,已经预设了要达到一个目的,或得出某项结论,否则这次读心就没有完成;而如果重新来的话,就必须推翻之前的结论,更换新的目的或结论。这是哲学思考的特点,哲学家不会说某个问题的答案是感性的,把决定权给予读者,如果要做哲学式的思考,这样做绝对是失败的。

    此外,推理式读心活动的目的是透视他人,就像影视剧里的侦探,他们用读心术是去透视罪犯的心理。而心理学的读心术,不仅要触及他人的心理,同样要阅读自己的心理,这点尤其重要。所以推理式读心术顶多只能算是读心术的一半。

    大概4个月大的时候,一个婴儿就可以用同样的推理方式预测他人的行为。研究者认为,这与他们预测无生命的事物的运动时所采取的方法是一样的(比如,预测台球桌上各个球的运动)。

    虽然很重视言语化,也很重视微表情及身体语言,但心理学的读心术并非建立在目的论方式之上,也就是说,心理学的读心术虽然欢迎推理能力,但并不依赖于这种不断成长的理性能力。至少到2岁前后,正常养育的婴儿就会发展出一种感性的读心能力,这种读心能力基于母亲对婴儿大约每秒进行12次的心理预测,并由于感受到母亲者密切的关怀,逐渐从母亲那里习得类似读心本领。这种能力被称做响应功能(Reflective Function,FR),是养育过程中母婴之间特有的读心方式,心理学式的读心术就是培养这种能力,而反对采用目的论的方式——也就是无生命的方式。

    每秒进行12次读心,确实非常烧脑。有研究指出哪怕最负责任的母亲每预测成功一次婴儿的心理,也要承担60次以上的错误读心。这样的错误频率,对于没有读心经验的人来说,是很难承受的心理代价。所以,假如没有经历过有质量的养育,或经历重大挫折之后,一个儿童有可能压抑本性中的响应功能,而倾向于采用推理式的读心术。学习响应功能,进行快速、非目的性的读心活动,对于他们来说,变成了非常陌生,也非常难以接受的行为。但是现代心理学认为响应功能读心在婴儿时期是母婴间基本的沟通方式,这种读心术也是一种可以持续学习、持续发展的人际技能,对成年人来说,依然可以掌握。

    总的来说,学习影视剧里的读心术,要把自己当做了探索者、推理者、分析者,把自己当做了福尔摩斯。而学习心理学式的读心术,首先要把自己当成一个照料者(Caregiver),照料自己和他人,其次才是做个探索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心术:两种读心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czbl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