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和书籍背景介绍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让我们以后简称七个习惯,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然后再给大家一个练习的片段,最后我再做一些引导。
七个习惯的作者史蒂芬柯维是美国的管理学和咨询学的大师,创建了国际知名的咨询公司叫富兰克林柯维公司,他也有杨百翰大学博士学位和哈佛大学的MBA学位。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在过去的28年中一直是高居畅销书榜。看书名这本书像是一本谈时间管理的书,但实际上它是一本关于自我管理的书,也包括一部分时间管理的内容。本书倡导的原则是变化的世界中总有不变的原则,我们应该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
如果你也想参加这么好玩又有干货的活动,请联系微信51130626。
格书材料
习惯四 双赢思维
双赢者把生活看作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一个角斗场。一般人看事情多用二分法:非强即弱,非胜即败。其实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不必就视为自己之失。
有一次,我应邀去一家公司,解决员工们缺乏合作精神的问题。
总裁说:“问题的关键就是他们都太自私,不愿意合作,否则效率会大大提高。你能不能制订一个解决方案?”
我问他:“到底是人还是模式的问题?”
“自己观察吧。”他回答。
我发现,员工的确自私,抗拒合作,抵制命令,沟通保守,情感账户的巨额支出已经造成了信任缺失的企业文化。
我提醒总裁:“员工为什么不愿意合作?难道不合作会被奖励吗?”
“当然不会,”他肯定地说,“相反,我们奖励合作。”
他指着办公室墙上一幅宝马图,每个跑道上的赛马代表一位经理,跑道终点的奖品是风光明媚的百慕大群岛之旅。每星期他都会召集全体经理,一边训示合作的重要性,一边却以百慕大之旅做饵。换句话说,总裁口头上高唱互助合作,实际上鼓励彼此竞争,因为胜利者只有一名。
归根结底,这家公司的问题在于它的模式有误,这在很多商业、家庭和其他关系中十分常见。该总裁想用竞争模式实现合作,却发现这并不奏效,于是寄希望于一些技巧、计划或者措施。
结果是治标不治本,只关注态度和行为无异于隔靴搔痒,关键是要建立一种能突出合作价值的信息和奖励机制,激励个人和部门创造佳绩。
不论你是总裁还是门卫,只要已经从独立自主过渡到相互依赖的阶段,你就开始扮演领导角色,影响着其他人,而有助于实现有效的人际领导的习惯就是双赢思维。
双赢不是什么技巧,而是人际交往的哲学,是六个交往模式之一,这六个模式分别是:利人利己(双赢)、损人利己(赢/输)、舍己为人(输/赢)、两败俱伤(输/输)、独善其身(赢)、好聚好散(无交易)、利人利己(双赢)。哪一种最好?如果赢要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为代价,以至于得不偿失,那么还是“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好。有些情况并非如此。比如说,当你的孩子面临生命危险的时候,对你来说,拯救孩子高于一切,自然无暇顾及他人。因此,最好的选择必须依情况而定,关键是认清形势,不要教条地把某一种模式应用于每一种情况。实际上,多数情况都只是相互依赖的大环境的一部分,于是只有双赢模式才是唯一可行的。
(有省略)
双赢品德
一个诚信、成熟、知足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很少或者根本不需要用到什么技巧。
很多人用非此即彼的两分法看问题,认为一个温和的人一定不够坚强,但是只有温和与坚强并重,才能实现双赢,这种坚强的作用甚至双倍于赢/输模式的那种强硬。双赢模式要求你不但要温和,还要勇敢,不但要善解人意,还要自信,不但要体贴敏感,还要勇敢无畏。做到这些,在敢作敢为与善解人意之间找到平衡点,才是真正的成熟,这是双赢的基础。知足 即相信资源充足,人人有份。富足的心态( Abundance Mentality)源自厚实的个人价值观与安全感。由于相信世间有足够的资源,人人得以分享,所以不怕与人共名声、共财势,从而开启无限的可能性,充分发挥创造力,并提供宽广的选择空间。(有省略)公众领域的成功的意思不是压倒旁人,而是通过成功的有效交往让所有参与者获利,大家一起工作,一起探讨,一起实现单枪匹马无法完成的理想,这种成功要以知足心态为基础。
双赢关系
以双赢品德为基础,我们才能建立和维护双赢关系。双赢的精髓就是信用,即情感账户。没有信用,我们最多只能妥协;缺乏信用,我们就无法开诚布公,彼此学习,互相交流和发挥创造性。
但是如果情感账户储蓄充足,信用就不再是问题,已有的投入让我们相知相敬,我们可以全神贯注于问题本身,而不是性格或者立场。
(有省略)
没有双赢人格和双赢关系作为后盾,书面协议就形同虚设。只有真诚的感情投资,才能帮助实现双赢。
双赢协议
关系确立之后,就需要有协议来说明双赢的定义和方向,这种协议有时被称为“绩效协议”或“合作协议”,它让纵向交往转为水平交往,从属关系转为合作关系,上级监督转为自我监督。
在双赢协议中,对以下五要素应该有明确的规定:预期结果:确认目标和时限,方法不计。
指导方针:确认实现目标的原则、方针和行为限度。
可用资源:包括人力、财力、技术或者组织资源。
任务考核:建立业绩评估标准和时间。
奖惩制度:根据任务考核确定奖惩的意义。
这五个要素赋予双赢协议重要意义,对此的理解和认可使人们在衡量自己业绩的时候有据可依。
格书导语
以下问题中选一个作为格书的作业题目。
1.认真想一下你最近需要打交道的人或者想要解决的问题,在敢作敢为和善解人意间找到平衡点。
2.反省自己的交往模式,是赢/输式的吗?这种模式对你与他人的交往有什么影响?形成这种模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种模式对你有何助益?
3.找到一个双赢模式的榜样,也就是即便身处困境也不忘双赢的人,仔细观察并向他学习。
导师抛砖引玉
@Emma
经验:最近做自律社群的经历让我感受到双赢思维和行动的魅力,最早我只是为了让自己坚持早起和读书,后来慢慢增加了其他目标,过程中吸引了很多很久不联系的老朋友和现实生活中不可能认识的新朋友,大家一起坚持成长,目前已经累计36天,收获了很多干货,也收获了自己的成长,认识了很多大小牛人,再出发的路上有那么多人互相鼓励,越加发现自己离最好的自己越来越近了。群里的小伙伴们也都说自己在群里学到很多,也成长了很多。
下一步的计划和行动:想让自己牛,就要逼自己,简称牛逼,所以我果断加入好朋友的牛逼class预备群,不断提高目标在学习区成长,本来就想开始一个早起和读书,没想到这么多惊喜,我相信未来用双赢思路在成长的路上越走越顺畅。
小伙伴格书精华
@枫丹白露-苏眉鱼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第四个习惯是双赢思维。双赢指的是双方的共同获利,双赢是人际交往的哲学。很多人都知道的一个关于两个人分橘子的故事,因为两个人的需求并不完全相同,所以两个人通过沟通是能够实现双赢:同时都得到自己想要的。这个策略在谈判的时候是运用得特别广泛,谈判的双方如果都只关注自己一方的需求,谈判会很容易进入死局的。比如在采购谈判过程中,卖方报价为1.5元,而买方希望的采购价格是1.3元,如果大家只纯粹的纠缠在价格上,双方不肯让步,那可能就不了了之。但往往我们是可以有其他条款可以拿出来交换的,比如说卖方的这个价格是基于货到后90天付款的,而买方财务状况良好,可以接受更短的付款周期,那么,买方就可以把付款期限作为一个可用资源和卖方进行交换,只有这样,双方互相了解对方的不同需求点,才有可能进行更多的交换,从而达成共识。不止是利益可以双赢,立场也可以达到双赢。我有一个好朋友,我们有时候会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有不同的意见和立场,每次他都会跟我开玩笑的说:所有的事情有什么好值得吵的嘛?好好好,都是你对,好了吧?然后,每次火药味都在他的玩笑话里平静下来,无论他是对是错,每次当他这么说的时候,我就总是笑笑,然后开始反省自己,到底自己的立场、观点是不是真的正确,还是是有问题的?在我看来,愿意让步的人其实就是一个拥有双赢思维的人,有时候,适当的让步,并不意味着输。在商业领域也是一样,很多的企业家都愿意把公司的股份和员工一起共享,让员工在努力工作的同时得到应有的回报,这也是双赢思维的一种体现。双赢思维说明了只有共赢,才能获得更多。
@King
今天的作业。所谓双赢我觉得不仅仅体现在工作之中,也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再结合前两天的时间管理,也可以理解为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比如说当思索一个问题没有答案,是不是可以通过其他路径到达目的地呢?
@小坑
这方面我的经验不是很多,因为个人原因吧,上学期间比较内向,也没有太多环境去接触外面的各种场景,我觉得双赢是一个互惠互利的过程,每个人都为了一些目标合作在一起,完成共同的目标,然而这个目标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完成,有一个很好的例子(不谈太复杂的东西),当大地震的时候,大家都不计较一些平时琐碎的东西,比如邻居的恩仇,或者债务的关系,就算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可能也要放一放,因为在这件事中,大家有一个同样的价值观,人命重要,在同样的价值观里,重要的东西被动摇了,大家一起关注了,就不自觉的在一起,互帮互助,有的可能因为不想失去亲人的希望,在努力救人,有的人是不愿意再看到别人失去亲人去救人,有的是为了国家关系和人道主义,去救人,目的达到了,救了人,有的找回了自己的亲人,有的巩固了国家的关系,等等,这可能就是双赢吧。我感觉双赢是一种方法,从以终为始的考虑方式来看,这是一种很好的处理方式,不仅可以共同完成目标,在商业来看,在能得利的情况下,还能得到一个稳固的商业伙伴,这不仅为自己公司以后有一个靠山还可以继续合作,或者推荐合作,长久发展。有的时候双赢,并不一定是利益,刚开始的员工,肯定会付出加班来过得自己经验,绩效,也达成了双赢。我前面提到那个领导应聘的例子就体现出双赢,应聘职位,高管为你提供5年后开店的能力自己资本,你为公司提供自己的能力积极的为公司创造价值。
@小花Fenny
我想到了吴伯凡说到的生态,在商业里,不要一家想独占上中下游,而是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knowhow)的部分,花80%的精力在这里,其他的非核心、非擅长的部分外包或者与其他厂家合作,这样在这个生态里,大家都有肉吃,不抢相互的生意,不打价格战,各自赚自己生意的利润,这就是一个双赢。上次还听了得到音频《开餐厅应避免的三个坑》里面提到,在一个商业圈里,不要因为看到开火锅店生意很好就跟风,因为这样你是在和这家抢夺同一批客源,势必客流量进行了分流而同时你还参与了激烈的竞争,你应该看这家商圈还缺什么类型的餐馆,再结合自己的特点,开餐馆。
双赢的策略也应用于生活、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像群主主导的自律群和格书群,成就大家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在销售工作中,我们帮助客户解决了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的同时,也完成了自己的业绩,得到了满足。
双赢思维的障碍,我觉得是心胸太狭隘及思维认知局限所造成的。我们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先示好,先付出,先尝试,而是先看对方的行动再见机行事,这其实使我们丧失了很多结交真朋友、看不见机会的机会。
未来对于双赢思维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做任何事情的初衷都以双赢为原则进行指导。
@Yonge
双赢首先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上,在国内时跟其他科研单位或企业都有过合作,双赢的例子也有过,但与其他5种结果相比真的太少。与其他科研单位合作时有人会凭借自己的名气和地位独占科研成果,合作者必然不乐意;与企业合作时互相不信任,企业怕科研单位拿了钱做不出自己想要的东西,科研单位怕企业不给钱。在国外时老外对中国人的印象也是"一个人是龙,几个人是虫",说咱们的体育项目都是单人项目强,如乒羽等,集体项目都不怎么样。跟第三天"要事第一"一样,老外的招聘广告中teamwork和priority被强调的频率都很高。为了让儿子多接触当地文化也建立合作精神,让他参加冰球棒球等运动,尤其在冰球中每个教练都强调位置和传球,有的球员个人技术很好,仍然会坐冷板凳甚至会被踢出球队,就是因为合作不好。个人认为要实现双赢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要多站在对方立场思考问题,当然也不能牺牲自己利益,所以谈判和度的把握也是共赢的关键。
@仗剑走天涯
其实双赢思维是可以用王东岳先生的递弱代偿原理来解释,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所有人都很难独立于社会之外单独的去完成一件事,社会的协作和分工在不断细化,也就是说我们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依存条件也越来越多。那怎么办呢?就需要进行补偿,让与你合作的人得利!也就是合作共赢。
拿我个人做生意的例子来讲讲,在最初做汽车配件生意时,因为是刚开始做,所以卖货的量不大,那天正好有一个供货商上门推销,和我聊了三个小时,可以说相谈甚欢。说来也巧,有一个客户正好需要一个这供货商的配件,客户要的这个配件在市场上的需求量很小,可以说几乎没有人卖,我卖的价挺高(因为稀缺吗)。当时这供货商想交我这个朋友,很爽快的说不赚我钱,所以给我了一个很低的价格(价格确实很低,几乎确定是不赚钱的),但是我却没有接受他的好意,结帐时果断给他加了百分之十的利润。从此之后,他的所有的货在我这里永远是最低价,并且给我赊销,我们到现在依然是很好的朋友。
与员工的双赢思维这块,我做的并不好,通过学习了这本书后,让我重新理解了怎么与员工建立共赢关系,包括双赢协议的签订,所以我理解的是。做企业,一定要做到内外双赢,才能将企业不断做强。
@汪春杰-白云边
对于双赢这个概念,我其实不是特别的理解,看了书以后,我认为双赢思维是一种大格局和大智慧,目前的自己还达不到这种格局和智慧,所以思维还比较狭隘,但是我也说一下自己目前对双赢思维的理解。我觉得双赢思维重在协作,比如说我现在和我爱人相互鼓励,去完成每天要做的事情,比如他的编程、我的读书,我们在相互协作中各自变得更好,这就是双赢。群主的自律群和格书群也都是双赢的最好体现,找到合作伙伴,相互鼓励相互支撑,共同达到新的高度。工作中的双赢思维还需逐步建立,希望可以把理论付诸于实践。
@树仔
关于舍己为人(输/赢),说下我的情况:长期以来,自己跟周边人相处的模式就是:舍己为人。形成我这种性格来自于我小时候的家庭环境,我家是做饮食的,小时候在家帮忙,必须要对任何客人都恭恭敬敬的,不能表现出不满意客人的态度。爸爸妈妈都很忙,很辛苦,所以我一定要要求自己尽可能多地帮爸爸妈妈干家务等等。还有小时候,因为有时候成绩好,其他的同学会容易出现矛盾,不太愿意跟我玩。所以渐渐地,会逐渐更多地去考虑别人的感受和情绪。无论什么事情,我总是先考虑别人,再考虑到自己。我就是那种讨好型人格,先取悦满足别人,然后自己默默难受。在团队当中,如果大家都认为要做A,我是不愿意,也不敢反驳要做B的。在生活当中,别人请求帮忙做事情,无论值不值得,我都可能会答应,而后有时候身边的人并不会因为我的委屈求全和为别人着想而对我更加亲密,相反,他们常常认为我是一个特别没主见,特别没原则的人。久而久之,觉得自己特别累,特别压抑难受,越来越没有信心。跟作者提到的那样“一味的压抑,不能将情绪加以升华,自我评价将日趋低落,到最后依然危及人际关系,得不偿失。”真正有所改变应该是从16年下半年开始吧,自从学了李笑来老师的专栏,最宝贵的财富是自己的注意力,我开始学会拒绝别人。最重要的是先倾听自己的声音,先让自己成长起来,有条件的情况下才去帮助别人。一是拒绝那些需要夺走我的大块的注意力的时间的事情。我开始思考,别人让我做的这件事,有没有必要。二是拒绝让我身心疲惫又觉得难以理解的朋友。有些人不能够让你成长,反而会让你觉得相处起来没有安全感,特别不愉快。当然,我觉得如果是能让自己学到更多的东西的事情,可以多多尝试而不要轻易拒绝。学会分清楚事情的性质也非常有必要。
其他:针对作者提到的舍己为人(输/赢)和损人利己(赢/输)这两种人际交往模式都不合适现在的发展了。我想到了前几天李笑来老师发的一篇微信公众号文章,《这个时代里,什么样的才最划算?》提到“未来时代最有价值的重要品质一定是坦诚。坦诚是最有变现能力的品质,个人品牌的价值很重要。”的确,在这个宣扬个人品牌,发展个人品牌的热潮当中,如果一个人在各方面都不够真诚的情况下,观众和粉丝是很容易看出来的,这一点也容易让别人决定是否要追随你。
@常敏(Jenny)
共赢即你好、我好、大家好。比如我自己工作中,在谈单子的时候,除了自己的利润,会留一部分利润空间给合作方,有些时候,对方的利润要比我还大。
这样,一是有自己的利益在里面,合作方在做事上很上心;二是给合作方留下好印象,有利于建立长久合作关系。好的合作一定是共赢,是双赢或者多赢。
@阳光
双赢思维对于形成良性发展的企业文化氛围和个人成长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双赢思维的形成首先要具备双赢品质,即温和、善解人意、自信、体贴敏感、勇敢无畏。企业从上到下注重宣扬、鼓励、发展这种良好的双赢品质并逐渐形成一种发展氛围从而形成、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进而促进企业各方面良性发展。而个人更要培养这种双赢品质,无论在人际交往还是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上都是非常有利的促进因素。
@刘世明Bankjm
一,在执行层面,最重要的是”信任的积累”:1,放弃一部分安全感;2,基于价值的合伙关系,更高质量的协作;例如:教是最好的学;二,合理利用“双赢思维”,追求利益最大化,跨越非连续性。eg.人类脑袋的发育>四肢与身体协调的共赢。“共赢思维”也是一种选择,凡是选择必定也会有代价,比如我来到大城市发展,寻找更多高效协作的机会,自然与家里老人共赢的利益就受到了影响。
@豪健
双赢我个人认为,需要的是信任,沟通。如果只是关注自己的话,就没办法合作下去了,我们应该知道一个著名的理论是囚徒困境,在彼此信任的基础良好的沟通,找到相对合理的最优解,实现双方的利益最大化。
@江北水城
当两个人或一个组织发生关系的时候,是一种涌现或叫做一个超级有机体的诞生,每个个体都是这个超级有机体的一个器官,若让超级有机体健康,每个器官都必须健康。如婚姻就是一种超级有机体,若婚姻健康,必须要男女双方权利都保持健康,不能让一方的权利过大而损害到另一方的健康。
自己感觉近期在家庭关系处理中还不够好。双方共赢的必备条件,敢作敢为和善解人意两个要素当中,敢作敢为强于善解人意,局面就是我赢家人感觉输,家人说我把时间都用于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为家庭付出的时间就少一些。这就会引起家庭关系中的不和谐。这个事情,自己明天就要解决,认真沟通,制定双赢协议。
如果你也想参加这么好玩又有干货的活动,请联系微信5113062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