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经常听到类似的问题:如何关心他人、如何具有同理心?
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从对方的感受出发
许多人希望自己能多些自我观察,但又不知道如何去更好地了解別人。
那么就请你把「抱怨、埋怨、发泄」转化成与自己对话!
我们在关心他人时,常常会掉入2个误区:
1. 我们急忙想帮对方「解決事情」,想出「解決方法」,聚焦在「事件」上,而忘记探讨「事件对人的影响」。
2. 我们都在问「对错」,而不是关注在「人」
若都在说谁对谁错、而没有提供问题解決的实质性建议,那么我们只会不断在辩论及说理这个死胡同里打转。
当我们把方向调转到人的感受时,那意义完全两样。
与对方对话可能会出现一阵比较尴尬的沉默,或就此带过某个事情;还是一直与对方爭吵到面红耳赤,不欢而散呢?
如果你的出发点是关心,那它就不应该是这样。
我们不是在说理,而是帮他们觉知。
不是手拿着地图,告诉他们应该往哪个方向前进。
而是帶着空白的地图,协助他们开辟新的道路,通往他们想去的地方。
若当我们关心对方,是从「人」出发
我们就能知道对方的「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让他们从中了解自己,为自己负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