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和斯巴达同为希腊的城邦,就连所讲的语言都一样。不过除此之外,二者再无任何共同之处。雅典地势居高临下,面朝大海,气候怡人,总是带着孩童般的纯真和快乐来看待一切事物。而斯巴达人正好相反,他们的城市位于深谷之中,拥有群山的天然屏障,被隔绝的不仅仅是外面的敌人,还有其他文化的影响。如果说雅典是繁华热闹的贸易之都,那么斯巴达就是刀光剑影的军事之城,这里的人民把习武当做自己的主业。雅典人喜欢沐浴着阳光讨论诗词歌赋,或者聆听深刻的哲理研讨。而斯巴达人却从未写过一字一句的文学作品,但个个都是打仗能手,他们不仅会打仗更爱打仗,为了战争他们可以牺牲一切人类的情感。
一场鸡毛蒜皮的争执最终成为了雅典和斯巴达决斗的导火索,双方一打就是四十年,最终以雅典的惨痛失败而告终。曾经拥有众多属地的雅典终于日落西山。所幸的是,雅典人民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更加生机勃勃。尽管雅典人不再是希腊国家命运的主宰,但作为世界上第一所大学的诞生地,雅典思想超越古希腊的国界,极大影响了人类文明。其中,身为马其顿人的战神亚历山大是一个值得我们记住的人物。
马其顿人一直非常关注希腊所发生的一切。正当雅典人和斯巴达人为了领导权而争得两败俱伤的时候,马其顿人却有幸生活在英明的国王菲利普的统治之下。这位君主非常仰慕希腊人的文学和艺术成就,却十分鄙视他们在政治上的放纵和混乱。他无法再任由如此优秀的民族把人力物力都耗费在无聊的战争上,于是自命为全希腊的首领,号召新臣民和他一起去讨伐波斯,回敬薛西斯王在一百五十年前对希腊所发起的侵略。遗憾的是,菲利普还没来得及出征就被人谋杀了。报波斯火烧雅典之仇的重任落到了菲利普的儿子亚历山大身上,而这位王子的老师正是全希腊最有智慧的亚里士多德。
亚历山大于公元前334年的春天告别了他的国民开始远征。七年之后,他一直打到了印度。在这个过程中,他先是灭掉了希腊商人的老对头腓尼基人,又征服了埃及,尼罗河谷的居民们甚至把他当做法老的继承人来膜拜;他不仅打败了波斯的最后一个国王,还灭掉了整个波斯帝国,并命令重建巴比伦;他的足迹甚至到达了喜马拉雅山脉的深处,他让全世界都臣服在马其顿帝国的统治之下。等到这一切都完成之后,他才终于停下了征服的脚步,然后又宣布了一个更加惊人的计划。
他要求世界各地的臣民都必须学习希腊文化,使用希腊语,生活在希腊式的城邦里。亚历山大的士兵们纷纷放下兵器改行成了当地人的老师。曾经的军营都变成了学习希腊文明的宁静课堂。正当希腊的风尚和习俗如潮水般席卷各地的时候,亚历山大却突然病倒了,不久就在巴比伦的汉穆拉比王宫里与世长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