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题,拾起、放下、再拾起、再放下……已经不知多少个来回了。这是一个代入感很强的话题,无论站在什么立场谈,都会激起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情绪。所以,今天再拾起这个话题,尽量客观不带任何立场,只是提出问题,引发对孩子的正确关注。
该不该焦虑?
我们复习一下焦虑的定义——指个人对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的危险或威胁所产生的紧张、不安、忧虑、 烦恼等不愉快的复杂情绪状态。这个定义让我们明白两件事:一是焦虑是一种让人不愉快的主观体验,二是焦虑源自对未来或未知的不确定性。
当你知道别人家的孩子周末上4个辅导班,你感到恐慌马上要给自己的孩子报4个或以上辅导班;当你看到邻居家孩子中考、高考失利时,马上意识到自己还没上幼儿园的孩子该学识字、学数数;当你听说同学的孩子才上中班就能认好多字,回家看着自己的孩子玩积木乐此不疲瞬间无名火起;当你总是将孩子目前的小问题无限放大联想到将来可能会影响孩子前途而感到恐慌、沮丧……这大概就是有些焦虑了。
既然是“主观”体验,偏感性的、只关注表象不深度思考本质的人往往会比较容易产生这样的情绪,“不确定性”更容易产生在以往有过失败体验、对自身缺乏自信、对未来有不切实际的期待、容易被环境或他人左右的人身上。因此,“焦虑”其实无处不在:富豪&土豪、官员、体制内上班族、白领、学生……各行各业、各个阶层都有自己的焦虑——财富能否长期拥有?政策是否利好?票子赚多赚少?位子能坐多久?能否按时退休?薪水是升是降?爹妈是否满意成绩?考研还是就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人的生存模式不再像计划经济时代那样相对固定,太多的不确定性让人们普遍缺乏安全感,民众的普遍焦虑让社会也显得浮躁。
因此,家长无须为自己的“焦虑”而焦虑和自责,因为这不属于这个群体专属。接纳和正视自己这种不愉快的情绪,不要让焦虑成为焦虑的又一个起因,对自己造成二次伤害。
焦虑从何而来?
第一,过量信息的杀伤力不容小觑。互联网时代,我们的确享受着网络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便利,但像野草一样疯长、缺失监管或监控滞后的自媒体,更加凸显网络作为双刃剑功能中颇具杀伤力的那一面。从最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单一论调,到如今的“百家争鸣”:各种公众号随处可见标题党发表各色“升学危机论”——“一半的孩子将上不了高中”“在××(某些一二线城市)上个公立高中有多难”“高考15%的学生做不完卷子”;朋友圈争先恐后晒自家娃儿的各种技能,悄然渗透“别人家的孩子威胁论”……这些信息无孔不入,无底线地蹂躏着中国家长脆弱的神经,尤其是容易被环境或他人左右的人,“焦虑”就像漫无边际的黑夜笼罩周身。
第二,学校教育超出家长认知范围。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始于2001年,一个一年级学生(假定为头胎)的家长,其年龄正常情况下大概三十出头,那么他应该是在课改之前完成或即将完成义务教育。所以,当他的孩子上学以后,作为家长,他会发现孩子所受的教育与他记忆中的教育经历是完全不搭界的,神经大条的家长会牢骚一句“现在的教育怎么这样啊?”心思缜密的家长则会认真探索“为什么教育是这样的?”课改进行了10年之后,也就是2011年,才有了成体系的、与国际接轨的课程标准,在这之前,教师只知道有“教学大纲”,能站在教的立场考虑教什么和怎么教,这已经可以算得上是一位好老师了,但有了课标之后,教师才有了坐在学生的椅子上考虑怎样为学而教,而这样的教学是目前所有学龄家长从未经历过的,于是出现了“为辅导孩子作业心梗”的悲剧,各种教娃儿的段子层出不穷。现行教育模式已经完全脱离了家长个人的教育经验,很多家长感到无所适从,身处这样一个与个人、家庭息息相关,既无法摆脱又完全陌生不受控制的领域,没人能泰然处之。
第三,对“成功”的片面定义。国人对“学而优则仕”的曲解由来已久,“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孩子抓周时印章、算盘(票子)、书、笔是必备之物,鲜少有人放上一束稻草、一把螺丝刀之类的,权力、金钱、地位……这些俨然成为“成功”的隐喻,作为家长,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成功人士”、出人头地,当这样的愿望慢慢成为执念,而孩子的现状似乎并没有出现符合成为未来“成功人士”的先兆时,执念有多深,焦虑就有多重。
第四,光耀门楣的原始情结。我们经常会听到家长在斥责孩子成绩不理想的时候说“你这样做让我们在别人面前很没面子”,也会听到家长苦口婆心教育自己的孩子“我们混得不好,还指望你将来争口气如何如何”,而感觉自己还比较吃得开的家长则会这样说“我们辛辛苦苦都是为了你,你将来要比我们还要成功才对得起我们。”就这样,自我感觉良好的家长希望下一代能延续父辈的“成功”,直至子子孙孙可以无穷尽也;自我评价较低的家长则把改变生活状况的责任强加在下一代身上。孩子们未必能理解并愿意承担这样沉重的使命,家长为孩子的“不懂事”甚至压力下的叛逆而倍感焦虑和无措。
也许还有其它的原因。
怎样才能少一些焦虑?
第一,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标题党迷惑。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变得过于方便,而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却不见得是真正有价值的。一个雷人的标题是自媒体吸引受众最常用的手段,事实上多数人并没有耐心逐行逐字阅读(就像此时这篇文章,能有耐心读到此处的大概没几个),大家都忙着看下一篇文章是什么,从标题上断章取义成了常态。其实,稍加思考,我们会发现,这类文章往往带有很大的片面性,观点片面、数据片面,尤其是文中夹带广告的公众号,其实文章的内容并不是重点,页面广告的利益才是重要的。抖音解锁各种陪娃儿写作业的奇葩模式有些看起来明显就是排练出来的,直播平台都敢用道具充当食材,何况可以剪辑的抖音视频呢?无论哪个行业的信息,“官宣”还是相对比较可靠的,其它各种声音,看看而已,若要当真,那就是找虐了。
第二,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中国大学扩招后的大学毕业生们已经陆陆续续开始承担家长的角色,而且随着教育的持续发展,家长的知识水平越来越高,部分家长学历、见识已经远远超过孩子的老师。有些家长,或许自己读书时并没有表现出强烈的质疑精神和批判思维,但在转换角色成为家长之后,这种“科学”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尤其是那些读过几本家庭教育类书籍的,俨然成为家庭教育专家,对学校教育各种诟病,对老师各种指手画脚。和网络世界一样,图书出版界监管也并不是那么严格,家长的焦虑让商家嗅到了利益的味道,各类家庭教育类书籍充斥市场,未经认证的“教育专家”横空出世,只要培养一个考上名校的孩子,就可以被冠以“家庭教育专家”的称号,著书立说、巡回演讲,套路成千上万的中国家长,引发新的焦虑。书不是不可以看,但仍然要甄别在前、思考在后,可借鉴不可照搬。作为家长,须分清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界限,相信学校、相信老师,读再多的家庭教育类书籍都不能说明你是一个懂教育的人,相比而言,教师仍然是比家长更专业,在孩子面前,教师是知识的化身,你不能一边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光宗耀祖,一边质疑甚至鄙视孩子的老师,越小的孩子越是容易混乱,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如果对学校教育确有疑惑,可以心平气和地与老师交流探讨,而不是无端指责、诋毁。
第三,理性界定成功和幸福的定义。孔子说的“学而优则仕”并不是说让大家好好学习将来走仕途,连在一起的还有一句“仕而优则学”,意思是说“一个人学有余力可以试着做官,做官尚有余力可以为学”,说的是治学与为官的关系。因此,仕途从来不是学习的终极目标,中国14亿人口,能进入仕途的毕竟只是极少数人,难道其他人没有幸福可言?未必。芸芸众生,在平凡的岗位上算不上成功?不见得。都说幸福要在比较中才能感受到,攀比心理堪称幸福的强大杀手:自家娃儿正常发挥考上心仪的山大,本来觉得是件挺开心挺自豪的,结果发现人家的娃儿超常发挥居然上了清北,于是幸福感瞬间烟消云散;自家娃儿乖巧孝顺进门递上一杯水化解你一天奔波的疲劳,但一想到上班听说同事家的孩子钢琴顺利考级,幸福瞬间化成一声叹息……每个孩子未必天赋异禀,但一定会有自己擅长的一面,作为家长,不妨特立独行一些,理性认真地界定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成功到底是什么。
第四,不要把自己的责任强加给下一代。有些家长,堂而皇之地将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变成孩子的责任:我没能考上一所好大学,我的孩子要拼全力上重点;我上学的时候贪玩成绩不好,我的孩子一定不能重蹈覆辙;我一直想×××未能如愿,我的孩子一定可以……试问:你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为什么一定要让别人去做?言传身教,一个吃不得苦的家长不可能培养出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一边躺在沙发上刷手机一边教育孩子好好学习不会让孩子真正服气。一边为孩子的教育感到焦虑,一边不停地说教,除了能营造紧张、不平等的气氛,并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孩子不是任何一个家长的私有财产,父母给予他生命,却无权控制他的生命轨迹。梁启超膝下九子,个个都很了不起,究其原因,他是一个懂得尊重孩子的好家长,哪怕到了大学选专业,他也不会横加干涉,让自己的孩子选择热门、方便赚钱、方便做官的专业,考古、建筑、图书馆……他的孩子所学专业五花八门,都成为各自领域的顶级高手,其中三个孩子成为院士。反观当下,有多少孩子能明确地表示自己喜欢什么学科、什么专业?又有多少家长能任由孩子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
之所以触及这个话题,是因为我——一名教师和我的同行们总会为家长的焦虑而焦虑。一个内心充满焦虑的家长,他不会完全信任学校、信任教师,哪怕一次正常的座位调整,他也会想到是不是针对自己的孩子;一个内心充满焦虑的家长,很难正视问题,当孩子的老师反馈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为孩子解释和开脱,而不是和老师一起探讨问题的本质;一个内心充满焦虑的家长,很难理性思考,听到关于教育的负面舆论、个别教师的不端行为,不由自主会将自己孩子的老师也装进这些筐里……对每一个人而言,有一颗平常心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烦恼。对家长而言,平常心尤为重要——试着把孩子当孩子吧,在该玩耍的年龄让他尽情玩耍,对大多数孩子来说,用识字卡片换下手中的积木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情;教孩子做个善良的人比盯着分数更重要,这样将来有一天当他感觉到能力支撑不了他的欲望时能适可而止;把老师当成合作伙伴,因为两者之间有着共同的目标,家长的无条件信任能老师们心无旁骛地教好你的孩子;把教育变革当成自然发生的事情,不要把自己对体制、对社会上个别不良现象无限扩大、蔓延,相信任何改变只是为了让事情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对于大环境,接纳并适应才能更好地利用资源。如此,家校矛盾会少一些,家长和教育者的焦虑也都会少一点。
网友评论